进入透析的尿毒症患者中,有人日渐消瘦,有人体重稳定,还有人逐渐发胖。肥胖究竟是“保护伞”还是“催命符”?
一项发表于《美国肾脏病杂志》的研究揭示了惊人结论:年轻透析患者(<65岁)若肥胖(BMI≥30),死亡风险较体重正常者增加近2倍。

本文将结合相关研究,解析体重与透析肾友生存率的关系,并提供科学减重方法!接下来一起看一看!
一、肥胖与死亡率:
年龄是关键分水岭
1. 年轻透析患者:肥胖显著增加死亡风险
数据警示:针对1749名透析患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年轻肥胖患者(BMI≥30)的粗死亡率是正常体重者的1.9倍,年龄标准化死亡率达1.7倍。
附:BMI体质指数)计算方法:
BMI=体重(kg)÷身高(m)÷身高(m)

机制解析:肥胖通过多重途径加速病情恶化:
——代谢负担:脂肪组织释放炎症因子,加剧胰岛素抵抗和心血管疾病。
—— 透析效率降低:肥胖者血管通路并发症多,毒素清除不充分。
2. 老年透析患者:肥胖未显著增加死亡风险

矛盾现象:老年患者中,低BMI与正常BMI者的死亡率相近,肥胖未显著升高风险。
原因分析:
1.老年患者常合并感染、营养不良等短期致命因素,掩盖肥胖的长期危害。
2.生存者偏倚,肥胖可能筛选出代谢储备较强的老年患者。
二、透析患者体重管理目标:
年龄分层策略

三、科学减重:
透析患者的“安全瘦身法”
我国《超重肥胖专家共识》2021指出:目前多种膳食模式(如限能量平衡膳食、低能量膳食、极低能量膳食、高蛋白质膳食、低碳水化合物膳食、轻断食等)在体重管理中的应用已获得临床证据支持。减重的基础是能量摄入小于能量消耗,无论选择哪种膳食模式,都需要控制每日总能量摄入。
1. 饮食管理:低热量与营养平衡兼顾
举例:限能量平衡膳食:每日热量减少500-750kcal,优先保证优质蛋白(1.2g/kg体重),如鸡蛋白、鱼肉。
食材或调味先决条件:
低盐:每日盐摄入<5g,用柠檬汁、醋、葱姜蒜替代调味。
控磷:避免加工食品(磷吸收率90%),瘦肉类切块水煮去部分磷,保证营养且减少磷摄入。
控钾:根据血钾水平控制钾摄入,注意选择低中钾含量的蔬菜水果。
控油:全天用油控制在25g以内,以植物油为主。

2. 运动康复:从低强度到抗阻训练
透析中运动:使用床旁踏车或弹力带进行下肢训练,每周3次,每次20分钟左右。
非透析日运动:快走、太极拳等(每周≥150分钟),改善心肺功能。
禁忌提示:严重贫血(Hb<90g/L)或血压未控者需暂缓运动。
3.药物减重:谨慎选择,剂量调整
GLP-1受体激动剂(如司美格鲁肽):可降低食欲,但需监测胃肠道反应及低血糖风险。
禁用药物:芬特明、托吡酯可能加重肾损伤,不推荐透析患者使用。
四、特殊人群:
拟肾移植肾友减重的必要性
有研究指出肥胖也是肾脏移植的障碍,肥胖会导致透析时间增加和移植率降低,从而影响总体生存率。
注意:涉及减重方案,无论饮食、运动、药物总体都需在肾内科医生及多学科支持指导下个体化评估哦。

透析肾友的体重管理需“量体裁衣”:年轻患者应积极控制体重合理,老年患者则需平衡营养与并发症。通过饮食、运动、药物的多维度干预,肥胖不再是不可逆转的“死刑”。科学减重也并不是盲目瘦身,而是为生命争取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