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冬季起,江青坚持每日写日记,未曾间断。然而,日记具体内容为何,外界无从得知。
1985年5月,美国《华盛顿明星报》头版头条突发报道:
我重金购得中国大陆“江青日记”,经权威历史学家及鉴定专家联合鉴定为真品。现公布第一篇,后续将以连载形式陆续发布。
一石激起千层浪,西方世界对此津津乐道之际,我国相关部门对外正式回应,称此事纯属子虚乌有。
《华盛顿明星报》急忙应对,声称日记笔迹与指纹属实,且强调日记来源绝对可靠。
我方高度重视一系列事件,非因日记内容惊人,而是它或暗示国内存在深藏的间谍组织。因此,相关部门需迅速行动,追根溯源,揭露其背后势力。
【线索浮现】
美国媒体公布“江青日记”消息后,我国相关部门迅速核查,确认日记保管完好,无缺失、移动迹象,期间无人接近,偷拍情况不存在。
所以,我刚对外界声明,“江青日记”外泄一事纯属虚构,并无此事。
但《华盛顿明星报》再邀专家学者力挺,坚称斥巨资通过特殊渠道购得日记,确保来源绝对可靠。
对方一脸自信,表现令人诧异,此情形引起了我国安全部门的关注。
地方各级部门秉持谨慎原则,迅速启动调查,然而面对茫茫人海,且缺乏确凿证据,调查工作的难度极大。
线索稀缺,工作陷入困境之际,山西太原传来重要信息,称该市某大学一名日籍女教师成为重大嫌疑人。
“江青日记”曝光数日后,20岁男子张清华前往太原一派出所,寻访多年未见的老同学侯庆森民警,意在叙旧。
饭桌上,张拒食任何菜肴,滴酒未沾,只顾连续吸烟。心不在焉间,他被烟呛了数次。见状,侯开始打趣张。
你表现得如同满怀心事的大姑娘,举止羞涩拘谨。
张清华微微一愣,随即按灭烟头,环顾四周问道:
我国对于与间谍有联系的人员,是否会判处刑罚?
侯刚起初漠然表示:
交往方式决定法律责任,若为共同犯罪行为,则无疑构成犯罪。
对于仅谈恋爱却隐瞒不报的情况,该如何处理?
侯庆森闻言觉出不妥,遂搁筷,从公私两面劝解张清华。经此,张清华终将积压心事,一股脑儿倾泻而出。
他是当地某大学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因课业交流结识了年近三十的日籍女教师山口道子。
一名青年才俊与一位温柔女子,年龄相差十岁,却情投意合,犹如干柴烈火,深陷爱河,无法自拔。
山口道子出手大方,称可承担与张清华的恋爱开销,因张尚为学生。张清华以为遇到真爱,对山口道子的话十分顺从。
这天是两人约会之日,山口道子却称另有约爽约张清华。夜,她醉意朦胧寻来,搂住张清华脖颈,耳边低语,以半生不熟中文道:
你渴望成为富翁吗?是否愿意接受成为拥有万元资产的一员?
当年万元户极为罕见,全国占比不足1%。张清华颇为心动,频频询问山口道子赚钱之道,她却故弄玄虚,不肯直言。
你为我运送物品,我将支付你一万元作为报酬,每次服务均按此标准结算。
"赠送何物如此昂贵?"
山口道子模糊不清地吐出“江青日记”几个字,随后因酒力不胜,陷入沉睡。
张清华独自愣在原地,长时间无法回过神来。
他原以为山口道子所言非实,次日山口道子竟询问其考虑结果,张清华大惊,借故需回乡,提议二人见面详谈。
张清华虽非法律专业出身,但作为学识渊博的大学生,他深知此事意义重大,不容忽视。
他因怯懦怕受牵连,几经犹豫后,决定先向在派出所工作的同学打听情况,于是出现了前文所述场景。
侯庆森陪张清华至相关部门汇报,获取初步线索后,山西省公安局与国家安全部门随即着手准备,开展调查工作。
为获取确凿证据并深入调查,组织安排张清华继续潜伏于山口道子身旁,并秘密监控其通讯与住处。
警方筹备完毕之际,前线传来消息,称山口道子正与一名可疑外国人接触。
【形迹可疑的外国人】
警方布控山口道子行踪时,太原某派出所接获报案。
某五星级宾馆内,数名外国人从事非法交易,包括两名高大的金发碧眼白人男子及一名矮小的日本女子,该女子为山口道子。
报案人为宾馆服务员,称数名男子入住后开大包厢,对设施、人员挑剔不已。山口道子到来后,这些男子便让服务员离开。
服务员怕送茶不及时被投诉,便站在门口等候。期间,这群外国人始终用英语讨论事务。
他们未察觉“江青”发音中英相同,频繁提及引起服务员注意,服务员不由自主地开始留意起来。
近期“江青日记”事件备受关注,服务员向经理阐述事情经过,经理鉴于事态严重,迅速采取了报警措施。
警方在宾馆周边布控,见山口道子与两外籍男子同乘出租车,一人携大包,车行数条大路后,停于街边公园。
随后,山口道子携带大件行李换乘另一出租车,警方迅速分为两组,各自进行追踪。
山口道子抵达大学门口,下出租车后,欲提重物回住所时被我方人员拦截,随即在其包中搜出大量人民币及外汇券。
审讯初期,山口道子面露不屑,坚称自己身为日本人,不应无故被捕,并多次重复此观点。
面对警方询问,山口道子极不配合。直至警方提及张清华已报案,她才面色惨白,低下了原本高傲的头颅。
太原警方同时在登机口截获两名外国男子,经初步询问,确认他们为《华盛顿明星报》记者,名叫奥尔顿和鲍里斯。
他们赴京向山口道子求购“江青日记”余部,宾馆会面议价,出租车内完成交易,钱货两清。
在会议室,警方接过奥尔顿和鲍里斯手中的“江青日记”,简略翻阅后,面带微笑向他们透露了一个震撼人心的重大秘密。
两外国人愣怔许久,丢下“江青日记”,最终不满地登上返回美国的航班。
【惊天大秘密】
审讯时,山口道子透露了关于“江青日记”的惊人秘密:该日记隐藏着重大信息。
日记的纸张、字迹及指纹均系伪造,伪造者为山西某化工厂助理工程师郭强。
郭强警惕性高,私下几乎不与山口道子见面,仅通过电话联系。两人因工作关系逐渐熟识,这便是他们关系的起源。
郭强精明能干,虽有稳定工作,却总梦想一夜暴富。每当听闻身边有人成为“万元户”,他便会费尽心思探询对方的致富之道。
山口道子极度贪财,常借大学教师之便,接触经济学同行获取专业经济报刊、杂志,翻拍后寄回日本以换取情报费用。
结识郭强后,她付费获取其提供的化工情报,依样获利颇丰。两人因此志趣相投,开始勾结在一起,共同谋利。
郭强某日见国外伪造希特勒日记获利颇丰的报道,心生一念:伪造国内名人隐秘亲笔传记,销往不知国情的外国,定能获利巨大。
为伪造得逼真,郭强力求精细,避免粗制滥造被识破,深知越真实价格越高,于是深思熟虑后,他下足了准备功夫。
【水落石出】
从名人选择来看,他经过多次筛选后选定江青,因其为毛主席的妻子,且毛主席在全球范围内享有极高声誉。
其次,江青亦有记日记之习,而该日记真容无人得见,故造假时拥有极大的发挥与想象空间。
伪造江青日记,需深入了解其性格、心境、书写习惯及言谈文风,包括握笔姿势等细节,确保所有方面都得到准确把握。
郭强假期专程乘火车赴京,探访江青故居及故人,并观摩临摹其遗存的书法作品、信件等,以深入了解其生平。
在模仿江青笔迹时,力求达到高度逼真,注重细节以呈现其独特风格。
郭强整日闭门不出,沉迷于练习,忘却饮食,直至所写字体与原作无二,方肯停歇。
郭强擅长处理日记纸张做旧问题,对此难题他自有应对之法。
他凭借专业,调配出速效氧化剂,施于纸上,使字迹与纸张均显陈年之感,且能精准调控氧化剂量,模拟出数年乃至十数年的老化效果。
解决笔迹与纸张问题后,为确保日记的真实性,他计划在日记上增添数枚江青本人的指纹,以增强其可信度。
郭强在旁门左道上确有“天分”,他斥巨资搜集江青生前签阅的物品,采用烟熏法逐页查阅这些资料。
发现数枚同指指纹,依据批阅习惯确认为江青所留,随后采用化学手段,将这些指纹转移至伪造文件的纸张上。
郭强凭借江青的指纹、笔迹、书写习惯,并深入推敲其心理状态,甚至详查日记中的天气状况,使得美国的鉴定专家难以辨识,出现误判。
郭强完成“江青日记”后,即刻致电山口道子,通报此事。
我有几页名人日记,望你帮我寻一买主,以高价售出,之后收益可共同分配。
山口道子初时不信郭强所言,亲眼见证后,对郭强深感佩服,直言告知:你的实力确实令人钦佩。
此日记制作精良,若出售,应分部分进行,既显真实,又可大幅提升利润。
两人交谈甚欢,迅速达成共识:山口道子负责寻找销售渠道,郭强则负责解决后续的技术难题。
不久,山口道子盯上了美国八卦媒体《华盛顿明星报》,为避嫌,她复印了日记数份寄出,并附上了多张照片。
该报社极为珍视所得物品,派员与专家赴山口道子处验明正身,并提出高价买断。随后,报社斥巨资购得“江青日记”首页,并迅速对外发布消息。
遭质疑后,报社派遣奥尔顿与鲍里斯,携带数万人民币,意图将日记余下内容悉数购回并带走。
几人交易完毕后即被警方捕获,发现所得日记为伪造,美国买家无奈自认倒霉,只得悻悻而归。
【结语】
公安机关方面,因山口道子配合,郭强的抓捕及后续取证工作顺利展开。郭强终因犯罪受法律严惩,山口道子也遭驱逐出境,自食其果。
“江青日记”一案,经多方调查,现已成功告破,至此,该案引发的广泛关注与热议得以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