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东北人,我一直痛心1931年的9月18日东北军没有立即反抗侵华日军。以至于在年轻时的很多年,每每和外省人谈论起历史,被人家轻蔑的一句:“得啦!你们东北人当年是不抗日的!”怼得哑口无言。
那种神情,那种语气,就好似当年我们东北人心甘情愿地乐于当亡国奴一般。
后来,随着年岁的增长,又狠狠再学一遍历史,才恍然大悟:原来并非是东北人不抗日,其实是我自己对历史的无知罢了。
再以后,若是有人再谈论起东北人不抗日的话题,我便一笑置之而远远避之。
与不懂历史的人争论历史,无异于与夏虫语冰,输了赢了又如何?
为何非要争得脸红脖子粗?只是徒增愤懑罢了。
直到最近几日,家中的稚儿突然问我:“爸爸,他们都说东北人是不抗日的,对吗?”
我便坐不住了!
自己这代人稀里糊涂也就罢了。若如此麻木地让下代人也糊涂下去,却是罪过大了!
也绝不该让先辈英烈们如此蒙尘。
所以,我想告诉大家:东北人,不孬!先辈们也曾为抗击日寇而英勇壮烈过!
东北军之殇:究竟是“铣电”之过,还是“鱼电”之责?
关于究竟是谁严令东北军在“九一八事变”中不予抵抗的,历史上一直有“铣电”与“鱼电”的争论。扑朔迷离,至今仍是一个悬案。
但是,无论谁是谁非,张先生也是认可不抵抗政策的,否则不可能会有“鱼电”;而蒋某人也肯定是对东北军的不抵抗政策持默许态度的,否则也可能有“铣电”之说。
总之,两个人皆低估或者误判了日寇侵略中华的狼子野心,终让其成酿成了威胁中华民族存亡的心腹大患。
东北军,当时只是在奉命行事。
不应责备当时的东北军没有民族血性,只能说当时“忠诚”对于这支刚刚“易帜”不久的军队,很敏感,也很重要。
当懵懂之时,你是不是也有过怀疑自己没有上峰想得深,看得远的经历?
所以还是那句话,蒋与张在当时确实误判了日本人的野心与企图。
就是这么简单:不是东北军甘愿选择了缄默,而是命令让他们不得不缄默。
但是,东北军也不是没有血性的军人,他们在西安,与西北军一起向上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必须要反击日本人!
九一八,是东北军之殇,更是所有东北人之殇。
没有人愿意去当亡国奴!
如果说当时的东北军误判了,他们在后来也用鲜血与生命改正了这个错误。
并且是说到做到了!
“起来,不愿做亡国奴的人们!”
“起来
不愿当亡国奴的人们
用我们的血肉唤起全国民众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必须奋起杀敌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起来
起来
全国人民团结一致
战斗
战斗
战斗战斗”
全国8年抗战,但是东北人打了14年。
在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不仅有《松花江上》,更有这首《血盟救国军军歌》。
这首《血盟救国军军歌》就出自辽东的第一支抗日义勇军,这支东北义勇军是由抚顺人孙铭武、孙铭宸兄弟与留日学生张显铭等人组建的。
他们这支抗日联军仅仅存在了三个月,孙氏兄弟先后为国牺牲,孙铭武与孙铭宸两兄弟就为国牺牲。而血盟救国军的其他主要将领也纷纷牺牲在抗日的战场上。
但是,从此以后,东北有了抗联,有了东北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
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军长兼政委:杨靖宇,河南人,1940年壮烈牺牲!
东北抗日联军第2军,军长:王德泰,辽宁盖县人,1936年壮烈牺牲!政委:魏拯民,山西人,1941年壮烈牺牲!
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军长:赵尚志,辽宁朝阳人,1942年壮烈牺牲,政治部主任:李兆麟(化名张寿篯),辽宁辽阳人,1946年壮烈牺牲!(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东北抗日联军第4军,军长:李延禄,吉林延吉人,1985年病逝。政治部主任:黄玉清,朝鲜人,1940年壮烈牺牲!
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军长:周保中,云南大理人,1964年病逝。副军长:蔡世荣,山东莱州人,1943年壮烈牺牲!
东北抗日联军第6军,军长:夏云杰,山东沂水人,1936年壮烈牺牲!
东北抗日联军第7军,军长:陈荣久,吉林宁安县人,1937年壮烈牺牲!
东北抗日联军第10军,军长:汪雅臣,山东蓬莱县人,1941年壮烈牺牲!
记住这些人的名字,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在茫茫林海和冰川雪山间抗击日寇!
请记住他们之中大多数人的牺牲纪年,我们能感受到当年在东北的抗日斗争的残酷与艰难……
我们不应该遗忘他们,这里的每一个人都经历了惨烈的战斗,个个战功彪炳,每个人都永垂不朽!
正是他们,领导着不屈的东北人,在缺衣少食、天寒地冻的东北群山中,与日寇作战!
据史料记载,东北抗联最鼎盛时有3万多人,直至抗战胜利,最终活下来的(含地下工作者)不到800人……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有多少知道,《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蓝本,正是东北抗日义勇军,血盟救国军的军歌……
被肢解的东北军,却在全国各个抗日战场上用鲜血洗刷着自己的耻辱
有人说,东北是有东北抗联在抗日,而当年在“九一八”不敢向日本人开一枪的东北军却永远是缩头乌龟。
历史的真相是:当年东北军随着张先生在西安发动兵谏后,张先生被蒋某人带走,东北军在线事变后被蒋某人改编……
整个东北军被改编组成五个军:分别是49军、51军、53军、57军和67军。
东北军51军,2.5万人死守蚌埠抗击8万日军,整整死守八天八夜,伤亡过半……
随后,继续支援台儿庄!参加武汉会战!整整一个军几乎消耗殆尽!
东北军53军,先手参加了豫北、豫东的对日作战,然后参加武汉会战,接下来编入中国远程军!
东北军49军、57军与67军参加了淞沪会战。
其中,东北军57军率先参加淞沪会战,其主力112师在惨烈的江阴要塞保卫战中,为了掩护主力部队撤退,坚守到最后一刻,付出了巨大的伤亡。
112师副师长李兰池战死在太平门!
在随后的南京保卫战中,来不及休整的112师又奔赴疆场,直至与日寇战斗到最后一人,全师壮烈殉国……
需要说明的是,57军虽伤亡惨重,但他们的战绩远超中央军地嫡系部队!
东北军67军,在淞沪会战中,军长吴克仁是抗战首位为国捐躯的中将军长!
军参谋长吴桐岗壮烈殉国!
师参谋长邓玉琢壮烈殉国!
322旅旅长刘启文壮烈殉国!
321旅旅长朱之荣壮烈殉国!
67军绝大多数的团、营、连、排长皆以身殉国!
107师损失殆尽,108师伤亡过半……
67军所属骑兵2师在晋绥抗日前线作战!
何柱国率领的第3师在晋西北、陕甘宁、豫东、皖北等地区与八路军、新四军共同抗击日寇。
马占山率领的第6师,在黑龙江的江桥抗战打响了抗击日寇第一枪,后与日军周旋。“七七事变”后再次举旗抗日,后与傅作义协同抗战,积极参加了绥远保卫战、阴山血战等抗日战争……
而67军,在金山卫的狙击战中被打残了编制,后在兵员无法得到有效补充的情况下,不得不取消了编制……
整整14年抗战,30余万东北军最后活下来的(含打散整编到其他部队的)只有6万多人……
谁说东北军是不会抗日的缩头乌龟!
东北抗日将领不应被诟病,近40万东北抗日将士不应蒙尘!
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我所写下的东北抗日军队中的这些人,只是一些军队中的主要将领,有更多的无名英雄,在这场中华民族危亡之战中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所以,请不要玷污这些人,他们同样是为国而战的英雄和烈士!
东北人不是不抗日,东北的先烈们同样是在这场抵御外侮的战斗流过血的!
以先辈烈血为证,我要为东北人正名!
所有为国而战的中国军人们都不该被历史遗忘!
所有为国而战的中国军人英烈们,永垂不朽!
祭奠他们!
不屈而又有血性的东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