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闹市的裁缝铺:时光流转,总有人缝缝补补

北青报深一度 2023-11-30 13:13:49

叶师傅的裁缝铺

冬日下午,叶师傅的裁缝铺里人来人往,简易的白色玻璃拉门反复拉开、关上,发出“吱嘎嘎”的声响。铺子在北京二环的巷子里,甚至没有一块招牌,只在推拉门上贴了张白底红字“羽绒服定做”的条幅。门口立着两个模特,展示着铺子里今冬定制羽绒服的最新款式。

裁缝铺,曾经是街头巷尾最“时髦”的地方,随着时代的变迁,打开手机,只要点开某个APP,打车、叫外卖、购物……生活的方方面面似乎都能借由网络解决,而这些原本嵌进人们生活的小铺子却似乎逐渐“隐身”了。

如今,互联网也向这些小铺子伸出了触角,将一方方隐没在数字世界角落里的小店拽回人们的生活。当他们重新回到闹市后,人们才发现,生活不能仅仅只有“快”,还有这些不起眼的小修小补,填补着生活的缝隙。

陈师傅在修补衣服,这台缝纫机已伴随他多年

“制衣江湖”变了

打开地图,搜索“裁缝铺”,将街景放大再放大,你或许会发现许多自己根本没留意过的坐标。

“幸福大街裁缝铺”是叶师傅的“工坊”。每天早上八点,叶师傅准时拉开白色玻璃推拉门,这意味着裁缝铺的一天开始了。

11月的一天下午,有老客人带着一条新裤子,一套新睡衣来找叶师傅改。“都太长了,谁让咱长的不是模特的身材呢。”客人打趣道。店里两三位等候的客人唠起了家常,大家都觉得,虽然买衣服更便利了,但成衣往往不那么合身,得改。

叶师傅嘴上跟大伙儿应答着,手上不停。1995年来到北京的他在这座城市做了三十年裁缝,早就跟这里的邻居打成一片。

他是扬州人,裁缝世家,“按我爷爷的话,学裁缝娶媳妇快。进工厂赚的都没有裁缝多。”他说。叶师傅给各行各业的人都做过衣服,2002年,一个演员找到他,要求他用塑料给一件西服做领子,当演出服。“塑料一轧就破了嘛,特别难做。”对方时间很紧,第二天就要用,叶师傅连琢磨带试,做了一晚上,第二天按照客人的要求,完美交了差。

冬天往往是叶师傅一年当中最忙的时候。老人们还是喜欢来定制羽绒服,“老年人衣服要加厚,还有身高体型限制,有时买不到那么合适的成衣。”叶师傅说。有熟客还会专门从城市另一头开车来找他做羽绒服。有顾客告诉记者,自己在叶师傅这儿做的第一件羽绒服穿了六七年,今年专门找他再做一件,款式、面料,她都听叶师傅推荐。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制衣江湖”也在变化。叶师傅坦言,现在大家都愿意买成衣,改衣服的人比做衣服的多得多。

与叶师傅经历类似,明年是陈师傅入行的第四十个年头。他的“陈记专业裁缝改衣店”是团结湖街道一二条社区的便民服务点,除了剪裁衣服,这里还承担着取菜点等其他服务功能。三十年来,他与妻子守望着社区的变化,也服务着社区的居民。社区这几座崭新的楼房渐渐老了,55岁的他也从小伙儿变成了大爷。

陈师傅还记得,自己刚来北京那几年,做了很多成衣。西装、女士大衣、裙子、工作服……他什么款式都能做。但慢慢地,他发现做衣服的人越来越少,买成衣的人多了,做衣服的工作逐渐被各样的改衣杂活挤占。

从“做衣”到“改衣”,这是很多小裁缝铺的共同结局。当工业化生产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成衣选择,网络上越来越多的购买平台出现,那些一针一针缝衣服的裁缝铺,就如同追不上新时代速度的牛车,渐渐被甩在老城的角落。

而高姐的“海棠改衣店”则更是隐秘狭小,仅有十几平米,狭长,被旁边密集的小店和周边的住宅楼包裹着。就算端着地图找,一不留神或许还会走过头。

裁缝这行,高姐算“科班出身”,她1989年进入大学,学的是绘画专业,专业学习带来了关于色彩,材质的多重感知。毕业后她进入服装行业,开始了制衣生涯。十多年来,她一直期待有一家自己的店,但直到孩子长大,三年前,她终于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铺子。

虽然开店只有三年,但这条街上的大部分人都认识高姐。周边很多孩子的校服不合身,都来找高姐改,也有人带着一万多块钱买的裤子来改,“五花八门什么都有。”高姐坦言,如今成衣的生意渐渐没了,日常更多是改个裤脚、上个拉链这样的小活儿。但高姐也从不在手上功夫上敷衍,她知道,每一个口碑的积累,都在这一针一线的功夫之间。

叶师傅的店里挂着各式已经做好的棉衣、羽绒服

找到“幸福大街裁缝铺”

裁缝师傅们都相信,无论裁衣改衣,赚的都是细水长流的口碑钱。

有老人特别放心地把一家老小的衣物都拿给高姐缝改,从老头衫、棉夹克到宝宝盖的小毯子,有男士一个月要改三四次裤长。“不是烂了你就得丢掉,哪里坏了改好也可以。”高姐自豪地说。“改完就跟新的一样。”陈师傅也说,铺子几乎承包了周围居民大部分用品的改制需求。除了衣服,窗帘、被套,只要居民能拿出的需要改的,陈师傅说都能改。他颇有自信地说,“只要缝纫机能轧的,我都能做”。

互联网带来变化的同时,也让这些铺子在数字世界留下了自己的印记。有人通过网上的好评找来,也有人通过地图找到最近的铺子。陈师傅总能迎上浪潮,他说互联网给铺子带来了不少改变。有些老主顾搬离北京,再找陈师傅改衣服,就只能把衣服寄过来。以前还有结算的难题,后来也都解决了。“有个顾客搬到广州了,也把衣服寄给我改,就在微信上转账就结算了,方便。”

为了让改衣、修鞋这样的小铺子回归人们的生活,早在今年初,商务部就曾发出过呼吁。今年2月,微信与腾讯地图发起了“小修小补引路行动”,整合集纳了全国50万个“小修小补”点位信息,发布了全国首张覆盖200多个城市的主题地图。

很多师傅无法熟练使用互联网工具,因此在“小修小补便民地图”和“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地图”的共建入口,不单便民商户可快速入驻地图,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地图的“共建者”,随时随地上传自己发现的,还没有被地图收录的铺子。在第一阶段,通过“小修小补”引路行动新上传至数字地图的小店超过了6万家。它像一只手,让包括裁缝铺在内的更多铺子跟人们一起重回到闹市。

叶师傅的店铺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了姓名。有视频博主来拍摄过叶师傅的故事,还把裁缝铺上传到“小修小补便民地图”,并用店铺所在的街区命名,于是有了“幸福大街裁缝铺”。

如今,那些不熟知裁缝铺的“新人”通过网络寻来。重庆的“晴绣纺成衣铺”老板娘吴光琴告诉记者,现在,通过网络了解到铺子的人多了起来。“年轻人走到哪里,用手机一搜,就能找到最近的店铺。”

跟深巷中的“幸福大街裁缝铺”一样,“晴绣纺成衣铺”藏在街边一片五金、腊卤、丧葬店铺里。铺子由老社区楼的一楼通道改造而成。门面四周摆满了各色衣料,墙上还挂着一大串拉链,重庆特有的辛辣烟火气在店铺周边飘荡。想找老板娘吴光琴,“破烂巷巷里穿鲜艳衣服的就是我。”她说。铺子开了10年,靠着口口相传,人们知晓了“晴绣纺”,也知道了店里有个做衣裳的漂亮嬢嬢。如今,更多人在数字世界找到了她。

铺子里展示着吴光琴制作的裙子

“老师傅”的“新世界”

顺应时代,师傅和铺子闯入了互联网世界,越来越多年轻人也经由网络闯入了裁缝铺。

陈师傅告诉记者,其实跟大众的想象不同,并非只有中老年人才会来裁缝铺,事实上,来店里的年轻人占了一半以上。跟老人为了节俭,“缝缝补补又三年”不同,年轻人改衣服是想要更合身,更舒适。

也有年轻人提出了个性化改衣需求,让陈师傅给衣服上贴补丁。那也是陈师傅第一次遇到这种需求,他接下了活计。网络带来一波波新潮流,他尊重也支持年轻人的新想法,“只要我能做的都给做。”陈师傅说,除了追求舒适,年轻人也希望能穿出自己独特的风格。

有年轻顾客帮陈师傅在一些平台和地图上更新了店铺信息,因此还招来了不少外国顾客光顾,“一来就带一大堆衣服。”陈师傅说。有个美国小哥就常来,虽然语言不通,但他对陈师傅有着特别的信任,“他也不用多说什么,用手指一指我就懂了。”回美国前,小哥特地拿了一大堆衣服来让陈师傅修改缝补,他怕回到美国再找不到这样的手艺人。

还有个年轻客人的羽绒服被烫了个洞,于是他通过地图搜索,找到了离自己最近的“陈记”。陈师傅妻子介绍,这种破洞修复有点复杂,得选择跟衣料相同或近似粗细、颜色的丝线,按照破损处的纹理走向,重新织。这要考虑丝线的成本,和复杂工序的手工费。陈师傅算了算,直摇头,“至少80块钱,不建议补了。”他推荐对方直接在网上买个补丁贴,几块钱就能搞定。“把补衣服的钱就省下了。”陈师傅说,“凭良心赚钱,不能什么钱都挣。”

除了袜子内衣,吴光琴的所有衣物都出自自己的双手。手裁的衣服,上身最熨帖,但她有时候会担心自己跟不上年轻人的审美。因此她也在默默探索,在她的朋友圈里,分享着各种面料、新到的花型,还有当下时兴的款式。今年被年轻人偏爱的“新中式”,都能在她的铺子里做出来。

时代在变化,但裁缝师傅们对手艺的执着,对客人的尊重与善意却从未改变。

有些学服装设计的年轻人看到叶师傅的采访视频后,专门来铺子里跟他学做旗袍。但叶师傅也清楚,他们是来短暂实践,并不会长期留下来,即便如此,他还是尽力去教,他觉得这个行当有自己的标准,一针一线都不能大意。

曾有位老人来铺子里改一件旧衣服,叶师傅劝他,旧衣服改下来要花六七十块,不如买件新的,但老人说,老伴就喜欢这件衣服,他舍不得扔。也有老人这样吩咐他:“小叶,你就给我改好了,那是老伴在的时候给我买的。”

眼下,越来越多人在地图上找到了铺子,久不闻密集的缝纫机“哒哒哒”的声响又开始在这小店中响起。针行流水,客人排着队进进出出,打招呼叫声“叶师傅”,需要修改的衣服一件件从缝纫机扩展台上流过,再送还到客人手上,抖开,旧衣焕新,一如当年。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号“鹅同学”)

0 阅读:14

北青报深一度

简介:为认知变革中国提供纵深阅读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