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上,地下交通员功不可没,他们的身份长期隐藏在地下,做着和前线战场一样危险的工作。
在地下交通员中,有这样一位女性,她没有文化,也没有特殊的家世,在做交通员之前还只是以讨饭为生。但就是这样一位讨饭大婶,却能被破格批准成为中国共产党员。
她出身平凡,却能用“平凡”作为“保护色”打入敌人的内部,获取情报,配合铲除汉奸。这位传奇的女交通员就是朱文起。
边讨饭边传送情报朱文起1905年出生于山东,家境贫寒,20岁嫁给定陶县游家四子游兰馨。婚后,二人生活幸福,共养育了三个孩子。可一场饥荒打破了这难得的幸福。
1940年,山东发生严重灾荒,游兰馨死在了这年冬天。家中没有了顶梁柱,朱文起独自一人担起了抚养三个孩子的重任。但光靠她一个妇人如何能养活得起三个孩子,在农忙结束之后,她大部分时间都在领着孩子们在外讨饭。
朱文起夫家有一侄子,名叫游文斋,平日喊她四婶。游文斋为人刚强正直,在抗战开始后就参加了革命,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家族中人没少因此受到牵连,朱文起一家自然也受到了影响。
但即便日子过得极为艰难,朱文起从未说过一句怨言,还一直鼓励侄子跟着共产党好好干。游文斋也经常对她进行启发教育,告诉她只有在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才能够真正地站起来。
久而久之,朱文起也开始向往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然而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与共产党的缘分竟然如此深,成为了其中的一分子。
1941年的一天晚上,朱文起哄睡孩子们后也准备入睡,一阵激烈的敲门声突然响起。朱文起正疑惑是谁,门外传来了熟悉的声音:“四婶,开门啊!”朱文起连忙下地开门将侄儿放了进来。
只见游文斋风尘仆仆,四下观察无人之后关上了门。游文斋此次前来有重要的事请求朱文起,但又担心朱文起不答应,便先讲起了最近的革命形势。
从1941年下半年开始,山东的革命形势就一直不乐观。先是不断的天灾,然后又是日伪军多次残酷扫荡,地下交通站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革命情报工作举步维艰。
游文斋深知革命情报工作的重要性,他担心如此以往下去迟早会成为革命胜利前进脚步的障碍,便想要另起一路,重新开启情报工作。
鉴于之前几个男交通员不是被捕就是牺牲的惨痛教训,游文斋另辟蹊径,打算采用女交通员的办法。就在敲定人选的时候,游文斋想到了四婶朱文起。
一来,朱文起是个妇女,平时以讨饭为生,敌人的警惕会有所下降;二来,朱文起办事利落,能说会道,人也非常机灵;三来朱文起有双“解放脚”,传送情报不成问题。
听到游文斋的来意后,朱文起被吓了一跳,她有些犹豫,毕竟自己大字不识一个,怎么能做得了如此精细的活?但一想到要为革命献一份力,朱文起的内心又充满了力量,她坚定地说:“行,你们年轻人都不怕死,我一个老婆子怕什么,只要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死了也值。”
游文斋没想到四婶一口就答应了,十分欣慰。接着,他向朱文起详细介绍了地下革命工作的注意事项,然后喜爱那个鲁西南地委做了汇报。
从此,朱文起便一边讨饭,一边为革命工作传送情报。敌人无论如何也没能想到,一个不起眼的讨饭大婶,竟也是地下交通员。
如游文斋想的一样,朱文起确实是一位拥有大智慧的女性。她清楚的知道,即便自己有讨饭大婶这一身份的掩护,在这个紧要关头,敌人也不会放松对她的搜查。于是,她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隐藏情报的好办法,就是带一个针线包,将情报放在里面。
一日,朱文起正准备过日伪军岗楼,一个日伪军将她拦下,开始搜查她的随身物品。朱文起每次讨饭时都会挎一个篮子,装情报的针线包就在里面。
日伪军拿起装着情报的针线包问里面装着什么,朱文起装作不经意的样子拿起针线包,眼疾手快从里面掏出几根明晃晃、长长的纳鞋底的大针,举在日伪军的眼前。
看着尖锐的针头,日伪军被吓了一跳,顿时搜查的心就消了大半,匆匆瞟了一眼篮子里面的其他物品,就放朱文起走了。
利用针线包,朱文起出色地完成了许多次任务,1941年,定陶特支根据她的表现,破格批准她加入中国共产党。
得到组织的肯定后,朱文起更加卖力地传送情报,每一次遇到敌人盘查,她总能机智地应付过去。
1943年的夏天,游文斋交给朱文起一份紧急情报,要她一定要在第二天天黑前将情报送出去。这一次,无比凶险,情报的纸张数针线包根本放不下。无奈之下,朱文起只好用老办法,将情报藏在贴身内裤的口袋中,剩下的只能靠她随机应变。
到了敌人岗楼时,朱文起还是被敌人拦了下来,她和行人被挨个盘查搜身。但敌人搜查了半天,一点儿线索也没有找到,敌人不死心,又将她带到炮楼内盘问,并威胁说要把她交给日军宪兵队。
原来,由于朱文起经常来往这条路线,就已经引起了敌人的怀疑。朱文起内心十分慌张,但她又很快镇定了下来,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闹起来。
朱文起几乎用上了全部演技,躺在地上一顿撒泼打滚,敌人一看很是头疼,又拿不出什么证据,只好把她放走了。
在天黑前,朱文起终于将情报传了出去,担心敌人对她起疑,她特地等到第二天才返回家中。
在抗战期间,朱文起传送了许多情报,经历了许多危险,但都被她化险为夷,最精彩的还是在歼灭罕见王子杰的战斗。
当时定陶县有一个非常猖狂的土匪,名叫王子杰,他烧杀抢掠,残害了不少老百姓。在日军进入山东后,王子杰便公然投靠了日军,成为了一个杀人如麻的大汉奸。
王子杰仗着背后日军的势力,无恶不作,尤其四处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干部,给救国救民的道路造成了极大损失。
1945年,鲁西南军分区决定铲除王子杰,为定陶县抗日军民报仇。但王子杰部有3000多人,装备又好,我军并不占优势。若想用极小的代价铲除他,就必须从内部将其瓦解。
王子杰的警卫员秦锡爵便是中共地下党安插的内线,在其获取内部情报后,组织上就派朱文起作为接头人,传送情报。
朱文起听说王子杰十分好色,最近又想娶一房妻妾,便改变了以往讨饭大婶的形象,化装成一个媒婆,大摇大摆地走进了王子杰的府邸,趁机与秦锡爵接了头,并获取了机密情报。
1945年,我军根据朱文起送来的情报,找到王子杰军队的破绽,将其包围后全部歼灭。然而王子杰却率领1000多名冲出了包围圈,藏匿着定陶城北十几公里的常店村。
当天,秦锡爵以巡查岗哨为名,将情报传递给地下党员孔耀坤,又交给朱文起要她送往25公里外的指挥部。
白天,朱文起已经跑了将近40多公里,还没来得及休息一下,情报又传了过来。她不敢怠慢,挎起篮子再次出发。将情报顺利带到时,她累得瘫软在地。
最终,王子杰被逮捕,将其公审后枪决,朱文起又立了新功。
新中国成立后,朱文起的情报生涯也结束了。她响应党的号召回到了家乡,于1982年去世,享年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