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擦碰,自然需要进行事故后的维修,而维修时必然会涉及到一些部件。对于车主来说,自然希望通过保险将所有损坏的部件全部更换为新部件;而对保险方来说,委托维修单位从维修的角度进行修复即可。这两者之间必然存在较大的矛盾,但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将车辆修复。
既然目标一致,关键就在于执行方案。从维修质量的角度来看,更换所有部件当然是维修质量最好的方式,而且不仅质量高,效率也高。但维修成本很高,难以实现。修一个部件和换一个部件的成本可以说相差数十倍甚至百倍。因此,在事故车定损时,首先会分析事故中损伤的部件,哪些是不可维修的,哪些是可以维修的,制定合理的方案将车辆修复。
这样看来,部件全部更换的方案确实不可行,能修的修,不能修的换是目前比较合理的方案。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维修矛盾呢?重点还是在这个“修”上!部件维修是个非常复杂的工艺,修复件的质量是否有保障,对于维修方来说,务必要保障车主安全用车。
国内的售后维修市场非常成熟,不管是金属件、塑料件还是各种控制模块,都可以找到维修的地方。早期都是由维修单位负责联系维修,而现在保险方会主动联系部件的修复,将修复好的部件送至委托的维修单位,或者是上门维修部件,如大灯、轮毂、水箱、保险杠,甚至气囊模块等都可维修,而维修技师只需将修复好的部件装回到车辆上即可。
由于维修部件的质量问题已经多次在各大媒体平台上被曝光,所以车主朋友们在事故维修时都会担心自己的车维修质量如何?能否正常使用?会不会有危险?因为维修件表面上看起来都很好,但看不到内在的真实情况。而维修技师在装复时会确定部件是否可以正常安装,功能是否正常,并会进行路试,确保部件正常工作,无异响或故障灯点亮等异常情况出现。但最终的修复质量是无法100%确保的,因为车辆的碰撞程度各不相同,部件的损坏情况也各有不同。
既然新的部件太贵,修复部件的质量又无法保障,那该如何是好呢?为了解决矛盾,使用再生件的趋势越来越大。再生件处于新部件和修复部件之间,是通过正规的工艺流程,通过拆解、更换、装配将旧件变成“新件”。再生件相比新部件有极大的价格优势,质量又能堪比新部件。
目前,很多发动机和变速器都使用了再生件,极大地降低了维修成本。对于事故维修来说,再生件也更加符合大家的维修意愿,更能保证修复质量。售后服务站点及保险方也应该加强再生件的合作采购,这样才能更稳定地为客户的车辆进行优质维修,从而获取稳定的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