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都《红楼梦》时,总会看到宁府、荣府不管是谁生病,第一时间就是把太医叫来看病,我们下意识认为太医不是为皇帝和皇室成员看病的么,怎么成了他家的私人医生一样了么。清代的太医院主要是为皇室服务的,确切地说还是皇帝和后妃。
太医院除了直接为皇室服务之外,也为皇亲贵戚看病,如王公府第、文武大臣等等。给王公大臣看病时,须将治疗情况随时具奏。皇上如果派太医给某位大臣或王公看病,那是了不得的大事,更是一种荣誉的象征。
《红楼梦》中,宁、荣二府甭管是主子还是奴仆,都不把太医院放在眼里。第五十五回,凤姐儿小产,在家静养,“天天两三个太医用药”。第七十回,凤姐儿感到身体虚弱,也是太医为其诊脉。
在《红楼梦》第四十一回中,贾母生病,一位名叫王君效的太医前来为贾母诊治。王君效是太医院供奉,品级为六品,常在宫廷往来。
“那太医亦不敢当众诊脉,便诊了半日,又拿“王命旗”等物望空一麾,算吃了颗“宽心丸”。每日用药二钱,凤姐命人煎好进服。那日遂去了。有天夜里,贾母下榻小解,突然咳嗽起来,一阵头晕目眩,倒在床上”
在古代,为贵族、皇族看病有诸多讲究,不能当众把脉,得先吃颗“宽心丸”,太医为贾母诊病都是半日才敢把脉,而且不能当着贾母的面开药方,煎好药之后还要进服。这次的太医并没有开药方,只是开了每日用药二钱的“宽心丸”。
一个六品官员,在皇宫中应该是给皇帝和妃子看病的,我们通过上文可以看出,为贾母看病的流程和给妃子看病的流程是一样的,让人感觉贾母身份尊贵堪比贵妃。
在当时社会背景下,贾府是一个什么地位?贾家的爵位是国公,属于异姓公爵,如此算来,贾母顶多也就是个一品诰命。清代的王公大臣生病,如果皇帝下旨太医院太医看病,那么上门的太医就属于“钦差性质”,被医者无不毕恭毕敬,哪敢像贾府人那般蹬鼻子上脸的。
“太夫人并未别症,偶感一点风凉,究竟不用吃药,不过略清淡些,暖着一点就好了。”
“只要清清净净地饿两顿就好了,不必吃煎药,我送丸药来,临睡时用姜汤研开吃下去就是了。”
太医为贾母诊治时所说的话。太医在为贾母诊断后,认为贾母并没有其他的病症,只是稍微有些感冒,不需要吃药,只要注意清淡一些,保暖一些就会好了。这感冒了也得皇室的御医来看病,可见是大材小用。
在贾府中不论是年纪大的,还是年纪小的,都得用御医来看病,而且医生害怕服侍不周,着实搞不清楚。
第五十七回就更离谱了,王太医再次出现,这次是给宝玉看病,而贾母对太医院的态度便显示出来了:“贾母端坐在宝玉身傍。王太医进来,见许多人,忙上去请了贾母安,拿了宝玉的手,诊了一回。那紫鹃少不得低了头,王大夫也不解何意,起身说道:‘世兄这症乃是急痛迷心。古人曾云,痰迷有别,有气血亏柔,饮食不能熔化痰迷者……’”
贾母一听很不耐烦,说:“你只说怕不怕,谁用你背医书呢!”,王太医赶紧回答不妨不妨。贾母又说:“既如此,请到外面开方。若吃好了,我另外预备好谢礼,叫他亲自捧了送去磕头。若耽误了,我打发人去拆了太医院的大堂。”
如果医不好,都要去拆太医堂的大门,这得是什么样的家庭背景才能够有这样的底气。在第六十九回中,尤二姐怀孕了,整日吃不下饭,贾琏便差人去请王太医,但王太医已放了其他官职,不再太医院当差,太医院只好派了个叫胡君荣的太医给尤二姐诊脉。胡太医医术不精,方子可能有问题,尤二姐吃了后打了胎,贾府直接差人去打胡太医。
曹雪芹生在贵族之家,对朝廷的制度肯定是门清的,应该不至于出现这样的常识性错误。贾母不仅是荣国府的家族领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皇家的威严和尊贵。她的言行举止、生活起居以及对待下属和贵宾的态度,都展现出一种超越普通贵族的威严和风范。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时,将荣国府的老太太和皇太后的形象揉合在一起,为贾母这一角色注入了丰富的内涵和特质。
读过红楼梦的都知道小说中很多人物都有这个特性。另外贾府的原型背景,也往往让人琢磨不透,让人沉浸其中去研读。
[吐舌头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