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课总走神?中医:不是不专心,是气血在"抗议"

芷说课程 2025-04-20 05:08:39

最近不少家长发现,孩子坐在书桌前看似在认真学习,实则神游天外,老师反映课堂上经常眼神涣散。广东省名中医周红教授师承弟子、象脉学创始人北京中医药大学许跃远教授亲传弟子毛昕辰老师指出,这并非孩子故意偷懒,从中医角度看,很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抗议信号"。

中医认为,专注力与"心神"和"肝血"关系最为密切。心神就像课堂上的老师,需要充足的气血作为"学生"来听课。当气血不足时,就会出现"老师在上面讲,下面没有学生听"的走神状况。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身体快速发育就像同时开动多个工程,容易导致气血分配失衡。

这种情况往往有三大诱因:一是用眼过度,现代学生每天平均盯着屏幕和书本超过10小时,中医讲"久视伤血",直接耗损肝血;二是坐姿不正,弯腰驼背会压迫胸腔,影响心肺功能,导致清气不升;三是饮食失调,很多孩子早餐随便应付,上午第三节课就开始"电量不足"。

改善这种情况可以从几个生活细节入手。首先要注意用眼卫生,每学习40分钟,教孩子做一套"运目功":闭眼顺时针、逆时针各转10次,然后搓热双手敷眼。这个方法源自古代"养目法",能促进眼部气血循环。有个初二学生坚持两周后,课堂上打瞌睡的情况明显减少。

其次要调整坐姿。可以在孩子后背垫一个小靠枕,保持脊柱自然曲线。中医讲"脊正脉通",正确的坐姿能让督脉气血畅通。特别推荐"五点靠墙法":每天饭后靠墙站立5分钟,让后脑、肩、臀、小腿、脚跟五点贴墙,这个姿势能自然矫正体态。

饮食上要注重"补气养血"。推荐一道简单的"红枣桂圆茶":5颗红枣、10粒桂圆肉、2片生姜煮水,下午课间饮用。红枣补脾,桂圆养心,生姜助阳,三者搭配就像给身体充电。很多孩子反映喝完下午上课特别精神,不再犯困。

特别要提醒的是,晚上9点后要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用脑。这个时段是"三焦经"运行时间,适合静心休养。可以教孩子睡前用拇指按揉内关穴(手腕横纹上三横指),这个穴位就像身体的"安神开关",能帮助收敛心神,提高睡眠质量。

这些方法看似平常,却蕴含着中医"治未病"的智慧。就像园丁打理花园,不是等花草枯萎才补救,而是日常就给足阳光雨露。当孩子的气血充盈、经络通畅,专注力自然会像清晨的露珠一样清明透亮。

0 阅读:4
芷说课程

芷说课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