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养老金,不需要业主出钱!

合肥班长来了 2024-08-26 19:25:11

在8月23日上午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表示,研究建立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制度,构建全生命周期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其中,“房屋养老金”一出,网上立刻出现很多声音,认为业主每年需要额外交钱,房屋持有成本大大增加,那真相是什么样的呢?

班长收集了官媒、专家的解读分享给大家,避免大家误解和有不必要的恐慌。

8月24日,中国建设报发文:

这次建立的房屋养老金制度,主要是使用公共资金、建立房屋养老金公共账户。目前,房屋养老金公共账户的款项来自于公共资金,按照“不增加个人负担,不减损个人权益”的原则,由地方政府探索资金筹集渠道。

因此,此次建立的房屋养老金公共账户不会加重业主负担。

房屋养老金需要个人承担的,也就是个人账户部分,实际上就是现行的住房专项维修资金,这部分款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本应由业主承担;按照目前的制度设计,在购买商品房或者房改房时业主就已经预缴过。

同日,中国证劵报也发文,对“什么是房屋养老金制度?为什么要建立这项制度?房屋养老金钱从哪里来?对老百姓生活又有何影响?”这几个问题进行了介绍。

其中提到,截至2022年底,中国城镇既有房屋中建成年份超过30年房屋占比接近20%,需要维护、改造的老旧房屋占比快速提升,仅依靠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已经难以满足小区维护改造需求,亟需增量资金入场。

当前我国针对房屋公共区域、公用设施设备的维护和改造,主要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由于我国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一般来源于业主自行缴纳,整体资金体量有限。

受申请动用程序繁琐等因素影响,当前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提取率较低。2022年底,北京商品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提取率不足10%;2019年底,山东的提取率只有3.3%。

目前,全国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结余超过1万亿元,上海、北京、杭州等城市结余超过百亿元,但累计使用资金仅占累计归集资金的10%左右,成都和深圳分别约为4%和5%,大量资金沉淀未有效利用,且单项使用率不均。(数据来源:中国商报)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预计,房屋养老金制度将与个人养老金制度相似,由个人与公共账户构成。

第一支柱是公共维修基金,由全体业主在购买新房时归集和共同所有,进入个人账户;

第二支柱类似企业年金,比如让一定比例土地出让金、财政奖补、公共维修资金增值收益、公积金增值收益等进入公共账户;

第三支柱应该是商业性质房屋养老金,包括房屋综合安全保险以及商业性房屋养老补充等。

今日,建筑杂志社(住建部唯一直属期刊出版单位)再次以“房屋养老金不是房地产税,公共账户不需要老百姓出钱,别再误读了!”为题发布文章。指出早在2022年开始就被官方多次提及要研究建立的房屋养老金制度,被严重误读!房屋养老金制度时完整的表述是:“研究建立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制度,构建全生命周期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目前,上海等22个城市正在试点。特别说一下房屋养老金,个人账户通过缴纳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已经有了,试点的重点是政府把公共账户建立起来。”

养老金公共账户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有:城市政府可以通过地方财政补贴一点、土地出让金归集一些、原公房出售资金等多渠道归集。

另外,文中也提到为什么要研究房屋养老金制度?

这其实是非常紧迫、非常有必要的,也是站在想方设法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角度考虑的。步入存量房时代,越来越多房屋出现老化,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不容忽视。

所以,大家都很关注的房屋养老金制度,其实是一项为老百姓房屋安全和生命财产安全考虑的、兜底性制度设计。

如果真正建立起了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制度等相关配套制度,不论是对全生命期的房子,还是对居住其中的住户,在保障居住质量、品质、环境和安全,以及资产保值方面都是非常有利的,这才是这项制度设计的初衷。

综上所述,此次试点的重点是政府把公共账户建立起来,这里的公共账户并不需要业主出钱,和房地产税也完全是两回事,大家不用担心。

0 阅读:30

合肥班长来了

简介:专注于合肥楼市,给买房人真实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