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最担心什么?医生:不是脑梗,不是心脏病,这种更危险

涵畅随心养护 2024-11-08 14:16:43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故事情节纯属虚构,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求医。

寒冬的清晨,市中心医院的急诊室里闪烁着刺眼的白光。56岁的李大姐躺在病床上,额头上渗出一层细密的冷汗。她已经与高血压相伴十余载,每天按时吃药、测血压,生活中处处小心谨慎。这天凌晨,她突然感到一阵天旋地转,全身无力,伴随着剧烈的恶心呕吐。家人紧急将她送医,值班医生张强仔细检查后,神色凝重地说:"幸好送来及时,再晚些就麻烦了。"

这次就诊经历让李大姐陷入深深的困惑,她以为自己对高血压的了解已经很透彻。平日里她最担心的就是突发性脑梗塞或心肌梗死,可张医生告诉她,这次的情况比那些更为凶险 - 她差点发生了高血压危象。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显示,高血压危象是一种急危重症,病死率高达25%。在我国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其中相当一部分与高血压危象有关。

张医生在查房时详细解释道:"许多高血压患者过分关注脑卒中和心脏病的风险,忽视了血压急剧升高带来的即刻威胁。高血压危象会导致多个器官功能急性损害,甚至衰竭。"

在同一病区,一位叫王明的中年厨师也有着类似的遭遇。他平时血压控制得不错,可一次在厨房里加班准备年夜饭时,突然头痛欲裂,视物模糊。幸运的是,同事及时发现异常,立即拨打了急救电话。医生诊断为高血压急症,及时的治疗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

《中华高血压杂志》刊登的研究表明,高血压危象患者中约40%存在靶器官损害。这种状况下血压可达180/120mmHg以上,往往伴随着严重的临床表现。

一位从事建筑工地管理的赵工程师分享了他的经历:"我曾经以为只要定期吃降压药就万事大吉了。直到有一次工地巡查时突发剧烈胸痛,才知道高血压危象来得既快又猛,根本不给人反应的机会。"

医学专家提醒,预防高血压危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规律服药、避免情绪激动、保持作息规律、合理膳食、适度运动。值得注意的是,季节交替、天气骤变时期尤其要密切关注血压变化。

李大姐的主治医师指出:"许多患者习惯性忽视早期警告信号,如剧烈头痛、视物不清、心悸气短等症状。这些都可能是高血压危象的前兆。"

在某三甲医院急诊科工作的陈医生回忆:"去年冬天,一位快递小哥送完最后一个包裹后直接晕倒在街头。送来时血压已经飙升到了220/130mmHg,差点出现脑出血。"

《中华医学杂志》发表的调查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危象的认知度普遍偏低,仅有30%的患者了解相关症状和防范措施。

张医生强调:"高血压患者要建立完整的防控体系,包括家庭血压监测、定期体检、建立个人血压档案等。遇到血压波动较大时,应立即就医。"

一位乡村小学老师刘女士通过严格管理,成功避免了高血压危象的发生。她说:"我把每天的血压数据都记录在本子上,发现异常立即调整用药。这种细心和警惕帮我度过了很多次险情。"

医学研究证实,高血压危象往往在特定诱因下突然发生:过度劳累、情绪波动剧烈、突然停药、寒冷刺激等。《中国循环杂志》发表的数据显示,约60%的病例都能找到明确的诱发因素。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吴医生建议:"高血压患者应该像对待定时炸弹一样重视血压控制。血压计要成为家庭必备的健康守护者。"

住院期间,李大姐遇到了一位退伍军人张叔。他分享说:"我现在每天坚持晨练,规律作息,清淡饮食。这些看似普通的习惯,实际上是预防高血压危象的重要屏障。"

专家提示,高血压危象虽然凶险,只要做好日常防范完全可以预防。关键在于保持警惕心理,培养健康习惯,远离诱发因素。

一位从事花艺设计的林女士总结了她的经验:"血压管理就像照顾花草,需要持续的关注和呵护。一旦发现苗头不对,必须及时采取措施。"

通过这次住院经历,李大姐深刻认识到高血压危象的严重性。她说:"这次经历让我明白,对待高血压必须时刻保持敬畏之心。健康的生活方式加上科学的管理才是长久之计。"

医学界普遍认为,提高公众对高血压危象的认知水平迫在眉睫。只有让更多人了解这个"隐形杀手",才能真正降低其带来的健康威胁。

别忘了点赞转发给家人朋友,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文中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身体不适应及时寻求医师帮助)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版

2.《中华高血压杂志》2022年第36卷

3.《中华医学杂志》2023年第103卷

4.《中国循环杂志》2021年第36卷

0 阅读:0

涵畅随心养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