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大名鼎鼎“铁帽子王”的世子固然可以继承爵位,那其他儿子呢?

一点儿历史事 2023-04-19 23:07:45

清朝大名鼎鼎“铁帽子王”的世子固然可以继承爵位,那其他儿子呢?

首先,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笔者要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明代的“袭爵”制度。

明代在这一方面的做法十分简单且粗暴,采取“世子世袭,余子降级”的规定。

也就是说,只有一个“世子”可以继承“王爵”,而其他儿子则要降一个等级。

PS:明代宗室爵位: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

而如果降到最低一等,也就是“奉国中尉”之后,全部的子孙都不再降等级,而是所有人都是“奉国中尉”。

到了大明灭亡的时候,各个王府一共出现了924个郡王。

如此数量庞大单位郡王对于明中后期脆弱不堪的财政简直就是个灾难。

每年二十三万的宗室俸禄成为了压垮大明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清朝建立之后,必然会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为了避免“爵位”泛滥成灾的情况,清朝的规定十分细密且严格。

1.除了特别允许“世袭罔替”的人之外,只要继承都要降级。

PS:清代宗室爵位: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闲散宗室(视四品官待遇)。

镇国将军、辅国将、奉国将军和奉恩将军又细分三等,如一等镇国将军、二等镇国将军、三等镇国将军,仅俸银、禄米有差。

清朝不降等级世袭的人很少,其中比较出名的有:雍正皇帝最信任的怡亲王胤祥、大清最有权势的摄政王睿亲王多尔衮等。

除了这些人之外,其余的人,无论爵位多高,在继承的时候,都要降一个等级。

2.保留“学籍”

虽然每一次继承爵位都要下降一个等级,但降级是有底线的,降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再下降了,并且以这个爵位传世。

“亲王”的底线是“奉恩镇国公”,“郡王”的底线是“奉恩辅国公”,其余的爵位也基本是按照这个规则的。

如果降到最低等的“奉恩将军”后,虽然不会降级,但如果三代以后还没有皇帝的特别恩惠,就会成为“闲散宗室”,为“四品官待遇”。

这些“闲散宗室”如果得不到皇帝认可,那么会永远不能翻身。

3.考试制度

承袭爵位的人只有一个人可以无条件“世袭罔替”或者“降级继承”。

其余的世家子弟如果不能得到皇帝的认可,那么就只能走“考封”这一条路了。

在清朝,那些“权贵老爷”大多“儿孙满堂”,一个孩子继承爵位后,其余的孩子都要“考试”。

更让人“恶心”的是:这些需要“考封”的世家子弟们还需要根据父亲的爵位和母亲的出身获得一个“基准值”。

如果你的“基准值”很低,那么就算才华再优秀、能力再出众也不会有多么高的爵位。

而那些父亲爵位高而且母亲出身名门的“世家子弟”则可以轻而易举获得一个低一点的爵位。

毕竟封建时代,“出身”是个很重要的事情,所以无论多么“天纵奇才”,都不能超过这个“基准值”。

当然,如果获得了皇帝的认可,那就另当别论了。

正如乾隆皇帝他老人家说的那样“谱列银黄,名中《玉碟》”却又“身无职级,竟至与庶民无异”。

因此,清朝出于用情,哪怕这些“宗室子弟”再无能,也给了这些“金枝玉叶”相当于正四品官员的“闲散宗室”待遇。

如果你不想“浑浑噩噩”,那就必须在二十岁以及之后参加“考封”。

清朝两百多年的江山里,有超过三分之一的“闲散宗室”直到五十岁都没有“考封”成功。

4.“罪大恶极”的“考封”制度

“考封”主要分为三部分内容:翻译、骑马射箭和步箭。

每一部分都有“优、平、劣”三个等级。

如果三门都是“优”,那么就可以根据你的“基准值”授予最高的爵位。

两门优,一门平则要降一个等级。

两优一劣、一优二平,降两个等级。

三个“平”或者一劣、一优、一平,则要降三个等级。

剩下的则“考封”不及格,没有爵位。

凭借着严格的“考封”制度,以及“降爵继承”规则,清朝的宗室人数得到了大大的减少。

直到清代灭亡,那些有爵位的人也只占宗室人数的十分之一,大部分人都只是一个“闲散宗室”。

哪怕到了清朝末年,清代也没有因为臃肿的“宗室”造成和明代一样的经济问题。

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宝贵的意见,废青工作室与您下期不见不散,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搜集,侵删。 文:小昭 审核:梦愚编辑

文献参考:《明史》《大明历》《明书》《战国策》《清史稿》《晚清血泪》等。

本文为一点儿历史事作者手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5 阅读:17577
评论列表
  • 2023-05-12 15:40

    朱明养宗室,满清则是养整个八旗

    赵楠斌 回复:
    了解一下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旗人自给自足这些政策再喷
    ·     回复: 赵楠斌
    了解下铁杆庄稼再评!
  • 2023-04-21 19:01

    八旗子弟难道不用发工资???

    在下叮当猫 回复:
    慈禧能政变成功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肃顺他们觉得宗室费用太大,要让一部分宗室自谋生路激起了宗室们的反抗
    铃铛 回复:
    雍正年间就改革了士绅一体纳粮
  • 2024-01-23 11:27

    明朝王爷有封地,分封在各地,分封后不能留在京城,清朝都在京城,不能离京

  • 2023-08-23 03:50

    清朝的财政还是比明朝好,主要不封地。清朝宗室俸禄是明朝宗室的不知道多少倍。明朝亲王在封地拿工资,用国家的军队,很多还在地方上还要收税。而且还圈地,不交税。明朝几十万宗室的俸禄估计都比不上那二十几个亲王和靖江王收入的一半。

    在下叮当猫 回复:
    肃顺为啥那么轻易就被人弄死了,就是因为他也发现财政支撑不住了,想让一部分八旗人员自谋生路,结果激起
    七叶竹兰 回复:
    其实最重要的一条满清是异族它的基本盘始终是八旗。当初明朝的时候士绅以抗税为荣谁交谁没本事 后面满清来了还抗结果人家不跟你讲道理直接八旗突突了。
  • 2023-09-28 14:24

    乾隆四十年左右,宗室男性有4000人左右,其中亲王十一二人,郡王十人上下,贝勒、贝子共计十人,镇国公、辅国公共不到40,也就是说,高级爵位宗室总共才七八十,占四千人的多少?清朝宗室,闲散无爵的起码占八成以上

  • 2023-07-24 23:03

    你知道什么叫提笼架鸟八旗子弟吗?

    靖江王 回复:
    乾隆上位士绅一体当差纳粮立刻废除,除了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继续执行,其他回归旧制
    在下叮当猫 回复:
    别到处扯了,肃顺为什么被砍头
  • 2023-04-20 02:28

    [啤酒][得瑟]

  • 2023-07-24 12:22

    亲王嫡长子封王世子,其他孩子,需要考试,按照考试成绩封爵。

  • 2023-11-04 15:59

    铁杆的庄稼。

一点儿历史事

简介:山东作家协会成员,历史“中毒患者”,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