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玉沙吴氏宗谱序

京都闻道阁 2024-08-23 11:35:41

文丨吴刚

2022年(壬寅年)阳历6月5日,阴历五月初七上午10时30分,吴氏宗亲代表、素未谋面的族侄根寿,受吴氏宗族“重修家乘理事会”之重托,通过手机微信视频聊天联系到了我,邀请我为新版《吴氏家谱》作序,既高兴也倍感身上的责任重大,欣然允诺之。

古云,族之有谱,犹国之有史,邑之有志也。谱书,记载家之史也,翻开谱书,即知祖宗来源,明家之兴衰。

国家不可无史,地方不可无志,家族不可无谱。史可知古今,志可明衍变,谱,则可辩枝系、昭亲睦、别长幼。是故,凡家修谱,旨在弘扬家风,继传家训;承先人优良之传统,励后代奋发之志气。吃水不忘源头,望木而思根本。家有谱,犹如水之清源不断,木之根本不失也。

家谱,是家族之档案,是家族平民历史的记录与见证;是维系祖系血脉源流的纽带;是同脉血亲传承其家族世系以及先祖重要事迹记载的载体,它集人口、伦理、民俗与考古等多学科之大成,蕴含着极其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家谱、可以看到家族世代繁衍的脉络,可以寻根问祖,可以追寻到同宗同族的人。

续修家谱,亦是古宗法之遗制。续修不间断,以利正本清源;以辨伦常昭穆;以图敬宗收族;以促团结和谐;以增强家族的凝聚力、同化力和认同感。

吴氏宗族素有修谱续牒的传统,据家乘旧谱所载,编修家谱最早始于西汉时期,距今已有二千多年。尔后,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直至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曾数十次续修。唐时有旧谱序,宋时朱子有序,文天祥有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宋朝徽宗皇帝亲自为吴氏族谱作序,这在中国历史上,非常罕见。吴姓族人能拥有这份荣耀,值得庆幸和骄傲自豪。宋徽宗皇帝在宣和六年三月初三那天,为臣子吴革重修的家谱作序,吴家子孙,世世代代都把这份荣耀刻印在家谱的第一篇。

吴姓,中华大姓之一,位居百家姓前十,是历史悠久的姓氏之一。吴姓起源多种,有起源于炎帝姜姓、起源祝融氏吴回氏、起源自姚姓,当然最被吴氏后裔认可的起源是出自黄帝姬姓吴王泰伯,因此泰伯也被后世吴姓人尊称为开氏始祖。

吴王泰伯,本姓姬,是周文王的伯父。按礼制,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之位本应传给泰伯,但其又想让三子季历(周文王父亲)做他的继承人,那样就可传给孙子姬昌。泰伯为了让位,避免家族冲突,便与二弟仲雍带着家眷远走南方的吴越一带,建立了吴国。泰伯没有儿子,他去世后,弟弟仲雍继立为吴国国君,继续开拓泰伯奠定的基业。春秋后期,吴国被越国所灭,吴国的遗民就以国为姓。此后千余年,吴姓家族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包括现在的朝鲜、越南、缅甸、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与地区,日益兴隆旺盛。

我玉沙吴氏一族,实为煌煌吴姓之沧海一粟。我玉沙吴氏可考之始祖省二公肇迹江西,在元季明初,摄政襄阳府,荫袭万户侯,其身份地位显赫,与诰封夫人张氏生子九,名:文友、文彬、文谅、文质、文秀、文明、文恭、文显、文达,迁居玉沙,其后子孙繁衍生息至今,枝繁叶茂,人丁兴旺,俊才辈出。

当今喜逢盛事,国泰民安,经济腾飞,科技猛进,改革开放,易俗移风之良时,亦是编纂典史,续修宗谱之美机也。编写记载本族家史,是历史赋予吴氏后辈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需要。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的根在哪?要到哪里去?”是每一位吴氏子孙应该了解的大事,续修家谱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族自壬午岁(公历2002年)所修之宗谱,至今(壬寅年、公历2022年)已有二十年矣,子孙蕃衍,瓜瓞绵绵,人文蔚起,显达日增,恐世远年湮,淆乱难免,流离散失,迁徒支分,实有生庚未详,殁庚末载,倘延期日久,尤难查稽。是故谱者,氏族之不可不修者也。

此次续修宗谱,乃是我族之功德盛事。意在追本溯源,传承祖祖辈辈美德。我族组成“重修家乘理事会”,从理事长、副理事长、督修、编辑、校对、协修等数十名工作人员辛劳备至,有口皆碑;遍访知情,追根溯本;补缺收遗,解疑释难;撰文著篇,连缀集散;事无巨细,必躬身亲历;篇无大小,必伏案亲着。其兢兢业业、刻苦奉献之精神,实为可敬可嘉。他们怀敬宗收族之心,任承先启后之事,不避风雨跋涉之劳,不辞烦累纠合之苦,意坚志笃,遂成斯举。已纪者,不敢妄删;未纪者,不敢遗漏,唯望无遗讥于后世。不数月,事告成功。其所编之新谱,上承祖考之宏续,下启奕祀之芳规,分门批确干支以理世序,续传统正家风谱昭后辈,旨在令同宗合族相洽以情、相协以义、团结和睦、共振家声耳。

历时数日,精心编纂的《吴氏宗谱》即将付梓。此举充分昭示了吴氏一族凝聚亲情,传承世系,团结一致、子孙兴旺的和谐气象以及同根共祖、血脉相连的精神风貌。

相信新版《吴氏家谱》成书面世,一定会激励吴氏族人:不忘同根,和睦邻居;当记源头,善孝为先;勤俭持家,立志创业,继续保持“孝友和爱,诚挚守信,谦厚逊让,自强不息,兼收并蓄,经世致用,崇文生教,创新致远,厚德载物,道济天下",以至德精神建树的优秀家风,永传万代。涵望吴氏族人对《吴氏家谱》谱书好好收藏,闲暇愉阅,修身养德,旺家盛族,造福桑梓,惠及社会,泽被后世。

适逢举国上下喜迎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值此新族谱即将付梓之际,万千心声,溢于言表,激情感慨以记之。是为序。

公元二0二二年阳历六月六日,阴历五月初八,成行公百三十一世孙绪承(又名吴刚)敬撰

图片均由吴刚摄自《吴氏宗谱》

☆ 作者简介:吴刚,曾用名吴绪承,湖北监利人,研究生学历,自由撰稿人。历任村团支部副书记、新兵连副班长,夜航大队伞勤主任,军、师、团、夜航大队政治部(处)干事;歼击机团、强击机团副政治教导员、政治教导员,师政治部宣传科副科长,军政治部宣传处副处长,海军某高炮团代政委,军后勤部政治处主任等职,曾被《解放军报》《人民海军》报聘为特约记者。海军上校军衔。现为公安二级高级警长,三级警监警衔。闲暇时喜欢写一些通讯,散文,诗歌,小说,随感,数10年来,有3000余篇作品散见于军内外报刊杂志、广播电台及微信公众号,其中有百余篇荣获军内外新闻奖、优秀征文奖。著有《海天壮歌》等多部文集。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

1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