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习惯性唱反调?这有可能是“边缘性人格”在作怪

清汛康康 2024-11-14 16:36:36



当下,多元化的社会中,我们生活中经常有这样一类人,无论你提出什么建议或者做什么事情,总会找各种理由来否定、指责、挑刺、贬低、挖苦,迫使别人认同自己,重视自己。在互联网时代,经常有各种键盘侠,发出阴阳怪气的声音,引起大家的不适。

在武汉某小学教师校园内开车造成学生死亡事件中,因孩子的妈妈当天从工作岗位直奔事故现场,因形象好,穿戴整齐,被网上一些人指责“精心化妆后出境,没有一点悲伤”“获得这么多赔偿,足够养活一生了”等各种不实的言论,妈妈在承受丧子之痛之后,又面对各方指责,无力回应,选择了跳楼自杀。

这一句句话像一把尖刀戳伤对方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语言攻击背后是边缘性人格在作怪。

边缘性人格主要体现在人际关系、自我意识和情感的不稳定,并有明显冲动性的普遍模式。边缘性人格的形成往往和自己的原生家庭、人格变异或还没有被疗愈的心理创伤有关。

童年被压抑后选择指责、贬低、迫使别人认同,人格防御变得坚硬固化,出于保护自身免受伤害,开始攻击别人,贬低别人来形成自我认同和自我肯定。无视他人的感受,忽略、曲解原来事件的逻辑关系。

存在这样的问题时,该如何调整?

当意识到自己经常否定别人或对上级安排的工作进行阻抗、拖延等行为,我们第一时间要觉察到“自己现在怎么啦?”自己经常对别人指责、否定,是否出现一种心理防御机制,这种防御背后是自己曾经经历哪些无法完成且面对的事件,行为背后往往有一种以上情绪没有处理好,形成了积压。

我们需要初步了解自己启动心理防御背后哪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就如同口腔扎满了很多鱼刺,需要一根根地清理出来。当遇到事情时,如果继续和对方争吵下去只会让对方更加愤怒,反而适得其反,达不到你想要的结果。

睿智的处理方法应该是问对方,“你觉得我们之间怎么能更好地提升关系”,而不是责问,“我觉得你这人……”“我认为你应该这样……”

另外,意识到自己有语言攻击性行为的时候,联想到这个事件是否触及了自己某些没有解开的情结。如上述武汉小学教师撞死学生事件中,一些网民移情到自己一些童年遭遇,曾经对父母不满都会找个出口喷发出来。

生活中遇到这种情景发生时一定要迅速地学会转移,把愤怒的情绪转到其他情景中,或停下当下的工作,做个深呼吸,运动一下,必要的时候可以求助心理医生。

生活中如何与边缘型人格沟通?

生活中与边缘型人格这类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处处小心,很多是精致利己主义者,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找到自我安全感和存在感。与他们交往时候最好表面要接纳,重视对方的想法。

在交往的第一层面,让对方觉得自己是被接纳,自己的想法是被尊重的,这样更容易放下攻击性的防御机制,人的状态处于松散中,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自己的想法,最后提出不同的观点。

第二层面一起探讨怎样做会更好。交往中最重要的是不要激活对方的自我意识,去跟他一起辩解争论,只要你对抗他,否定他,比如“你这样做不对”,对方就会立即反驳,“我怎么不对了,我觉得我是对的”。这样他的自我意识就会被唤醒,进入不停的纠缠中来。

【重要提醒: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诊疗之依据,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

【来源:怀化市第四人民医院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杨司佼】

【编辑:YT 】

0 阅读:2

清汛康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