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穿越到明朝当平民,朱元璋会如何“善待”你

悠然修 2024-01-10 18:27:32

一些人对于明太祖朱元璋有着一种莫名的推崇,觉得他只虐官绅和富户,对底层平民好得不行。在他们眼里朱元璋仿佛不是一个集权的皇帝,而是一心为民的活菩萨。事实果真如此么?

实事求是的说,朱元璋对于天下臣民(皇族除外)基本做到了“一视同仁”。

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时认为,大秦只需要一种人 – 耕战之民。日常从事生产,为帝国积蓄资源。战时上阵杀敌,为君王征讨不臣和开疆扩土。朱元璋是这种“壹民理论”的忠实拥趸。

在他眼里臣民都是他朱明皇朝的螺丝钉,哪里需要就用在哪里。明白了这一点,就能理解朱元璋为何要推行堵死人生道路的“世袭户籍制度”了。因为臣民的人生有没有意义这件事,在太祖眼里完全没有意义。

欲望让人产生想法和动力,从底层一步步走上皇位的朱元璋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为了让臣民任劳任怨、安分守己,朱元璋从生活的方方面面掐灭民众的欲望和想法。

通过路引制度,将民众圈限在居住地生活,降低他们的流动性和沟通、组织能力。房屋、车驾、座椅、酒器、床榻等也按等级做出细致划分并规定使用限制,有没有钱去买并不重要,天生就没有资格去用才是关键。

为了让人少花心思在这些“身外之物”上,朱元璋连平民该穿什么衣服,甚至衣服的样式都对应做出了规定。

十四年,令农衣䌷、纱、绢、布,商贾止衣绢、布…

二十二年,令农夫戴斗笠、蒲笠出入市井不禁,不亲农业者不许 …

二十三年,令耆民衣制,袖长过手,复回不及肘三寸;庶人衣长去地五寸,袖长过手六寸 …

《明史·志·卷四十三》

视民众为螺丝钉的朱元璋,最恨的人其实不是官绅富户,而是“逸夫”。逸夫不单单是居无定所的流民,凡不从事“士农工商”的人均属“逸夫”。对于明太祖来说,不论什么原因,一个人如果不能为他的皇朝做出实际贡献,那么他的存在就没有价值。

一里之间,百户之内,仍有逸夫,里甲坐视,邻里亲戚不拿,其逸夫或于公门中,或在市闾里,有犯非为,捕获到官,逸民处死,里甲四邻化外之迁。

《大浩》

想宅家里?杀;想从事第三产业?杀;想专司文学、思想研究?也杀。这并不是吓唬人,《大浩》里有朱元璋一次性处死苏州、松江两地2871名“逸民”的案例记录。

是不是只要安分守己就能在太祖治下安稳生活呢?

明朝建立后,因为持续了几十年的战乱导致不少地域百姓逃亡、人口流失严重。朱元璋当皇帝首次衣锦还乡后曾说,“吾昨往濠州,所经州县,见百姓稀少,田野荒芜。由兵兴以来,人民死亡,或流徙他郡,不得以归乡里”。

为了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明太祖推出了涉及数千万人的浩大移民运动 -- 南人北调。只是这个功在朱明皇室千秋的工程,对于明初民众来说却是一部血泪史。

对于民众而言,迁徙不仅仅意味着背井离乡,还意味他们被无情剥夺了家庭积累几十年的资产 -- 田地和房屋。再加上朝廷给予的补偿微乎其微(主要为荒地),所以被迁徙的民众不论贫富,迁徙后基本瞬间沦为赤贫。

如迁徙的主要目的地之一中都凤阳,它的第一波移民还是以江浙富户为主体。但是两年不到的时间里,“里有十甲而逋者八九,存者一二;地有千顷而荒有十九,耕者一二”。人都哪里去了,基本都加入丐帮了。

徙民如果不苦,凤阳花鼓也就唱不出“大户人家卖田地,小户人家卖儿郎”和“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了。

如果是被迁往九边则更惨。不仅仅是边塞贫寒,还有很大可能沦为军户。这真是人在家中坐,戍边充军的锅从天上来。

即便是被迁往比较富庶的地区(河南、山东等地),由于朝廷针对徙民没什么长效的帮扶政策,这些徙民的生活也相当困苦。洪武二十五年,户部上报全国范围内的逃亡情况,“四方民穷财竭,逃亡过半,较籍所载十去四五”。

整个洪武朝发生近百起农民起义(根据《明实录》的记录统计,洪武至宣德六十余年里明朝共发生411起起义),不是大家都想向朱元璋学习、当皇帝,是太祖逼的民众不得不舍身犯险。

最后明初平民就算是未被强迁,也不见得就能安稳生活。

首先,太祖喜欢无视社会生产规律,推行“行政生产”,人为去规定生产范围和产品。例如他规定,“凡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倍之”。至于会不会种、能不能种不重要,交税时交不出就自己花钱去买,“不种桑出绢一匹,不种麻及木棉,出麻布、棉布各一匹”。

命工部行文书教天下百姓,务要多栽桑枣。每一里种二亩秧,每一百户内,共出人力挑运柴草,烧地,耕过再烧,耕烧三遍下种,待秧高三尺,然后分栽,每五尺阔五拢,每一户,初年二百株,次年四百株,三年六百株。栽种过数目造册回奏,违者全家发云南金齿充军。

洪武二十七年,太祖下了一道两千多年来最为详细的农令圣旨。不仅规定了怎么种,还为农户们列好了三年规划。皇帝是不忘农桑也好,日理万机也罢,对于平民来说,这又是几年的折腾和提心吊胆。

其次,明初的税赋徭役并不轻。

历史上的大一统皇朝为了尽快恢复生产和经济,在立朝之初一般都会奉行低税轻徭的修养政策。但是明太祖朱元璋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和很多皇帝不一样。

明朝建立后,太祖首先在苏、松、常、镇、嘉、湖六府执行重税政策,以全国4%的土地征收了22%的田赋(数据来源于《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后重税范围,又扩展到江浙全境。

其原因,一是,江浙土地肥沃、相对富裕,有加大征收的潜力。二是,江浙就在京师(南京)周边,考虑到运输成本,加大征收会让征税效率更高。三是,江浙原为张士诚旧地,加大征收既可惩罚这些“反民”,还可以防止他们积蓄钱粮反叛。

可以说,除了平民的承受力之外,什么都考虑到了。

例如洪武十八年的“郭桓案”,不讨论案情是否属实,以及被杀的数万人冤不冤。案结后太祖竟然要求纳税农户们补交那所谓被“贪腐”的田赋,搞得“百姓中产之家大抵皆破”。这是为民还是为了自己的腰包?

明朝在江南的重税政策,直到宣德朝才部分解除。一些人总说江南人不忠于明朝、不忠于老朱家,那也得看看谁先不把谁当回事儿的。

而且,重税政策不只局限于江南。在江西、陕西、山西这些粮食产区一样推行,只是方式更为隐蔽一些。在这些地方朝廷的税赋基数并未提高,但是要求纳税平民承担实物税相应的运输、调度成本。在那个人力为运输主体的时代,这种消耗往往数倍于粮赋本身。

以上还未涉及明朝平民的另一大组成部分“军户”,那更是血泪史。别的不说,明太祖当朝三十多年里仅仅是充军刑就增设200多条。所谓的皇朝中坚,在他眼里是妥妥的“贱籍”。

最后再回头看看所谓的太祖“虐官绅富户”。这确实是事实,但是太祖这么做的目的,恰恰是为了方便他虐平民。

从古至今,反抗、起义数不胜数。但是这些来源于庞大民众的反叛,为何鲜有成功呢?主要原因是它们缺乏有效的组织,难以稳定地将社会各类资源转换为战斗力。而能够提供这个组织的,在数千年中只有“士绅”。

朱元璋能最终称帝,并不在于他和红巾军拉开距离,也不是字面上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而是他与元末的士绅们建立了广泛的合作。

所以明太祖登基后摧残官绅富户,只是为了摧毁臣民团结、组织、反抗的能力,方便他和朱家人凌虐天下臣民罢了。

6 阅读:200
评论列表
  • 2024-01-19 21:39

    皇上,你当初造反的时候,为啥不告官![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 2024-01-11 12:39

    洪武至宣德六十余年大明发生了411起起义?不是说两宋300多年433次起义已经是历代最多吗?

    悠然修 回复:
    这些数据来源于明史相关论文,《中国农民起义始化》《中国通史》《中国古代农民战争》都采信。明朝初期的大移民、中后期的流民问题都是起义的温床,除此之外明朝的少数民族(特别是对苗族)政策也不好,少数民族的起义大概占了三分之一。如果单纯比较数量,明朝才是历代起义最多的朝代。

悠然修

简介:历史如烟,静心修学,获知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