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期内容中,文史君为各位读者介绍了原中央组织部部长安子文同志的生平事迹,从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开始,一直到1968年,安子文同志担任中组部副部长和部长长达21年之久,被誉为——“干部活档案”。
而除了极强的业务工作能力外,安子文同志身上那种光明磊落、坚贞不屈、艰苦朴素、英勇顽强的精神品质,也令人敬佩。
安子文与妻子共育有两子一女,在他的影响下,三个孩子都非常地优秀,尤其是儿子安民,更是官居副部。本期内容,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传奇英雄之子,领略一下他的事迹吧!
安民,1945年4月出生在革命圣地——延安。他出生的时候,正值中共七大召开期间,而其父作为晋冀鲁豫代表团成员之一,也参加了此次会议。
抗战胜利后,安子文被任命为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兼干部处处长,主持中央组织部的日常工作。解放战争爆发后,安民随父亲四处辗转,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过上了和平稳定的生活,而安民也得以在北京接受良好地教育。
建国后,安子文仍在中组部工作,担任中组部常务副部长、中央人民政府人事部部长等职。
尽管安子文工作繁忙,但他并没有忽略对儿子安民的教育,而安民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从小学习成绩就很不错。1964年8月,19岁的安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国际关系学院英语系学习。
事实上,按他的学历而言,毕业后应该是可以获得一个不错的工作机会的,但或许是由于他父亲当时正受到关押的缘故,所以他一毕业就被安排到了河北赤城县参加劳动。
安民在河北整整待了五年的时间,1975年10月后又转到安徽,在一家化肥厂担任技术员、调度员,这一干就是三年多。
1978年12月,第十一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会后,安子文等一批老同志终于得以平反,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而安民也很快从安徽调回了北京,在外贸部四局工作。
有人说,安民之所以能调回北京工作,跟他的父亲安子文不无关系,但其实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改革开放”这一大的历史背景所致。
众所周知,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严重缺乏与外贸相关专业的人才,而安民作为国际关系学院英语系的高材生,加上又在基层锻炼多年,自然是受到重点培养的年轻人才之一。
安民在经贸部兢兢业业干了三年多的时间,由于专业对口,加上他本人也很努力,因此工作起来非常得心应手,不久后,安民就受到了提拔,历任经贸部进出口局副处长、处长等职。
在这里。文史君简单科普一个小知识,安民最初所工作的外贸部,全称“对外贸易部”,成立于1952年,1982年2月,该部与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对外经济联络部合并为“对外经济贸易部”;1993年后,又更名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直到2003年3月,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与国家紧急贸易委员会内负责贸易的部门进行合并,从此,一个负责主管我国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全新部门——商务部,正式宣布成立。
尽管该机构几经调整和更名,但安民的工作内容却始终相同,跟他的父亲安子文几十年如一日奋战在组织人事管理工作上一样,他也将自己大部分的青春奉献在了对外贸易事业上,为我国外贸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1年2月,在当了近5年外经贸部部长助理的安民,被正式提拔为了外经贸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官居副部。2年后,商务部正式挂牌成立,安民也就势担任商务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走马上任后,安民严格执行中央的政策,加大对外改革开放,对外招商引资投资建厂和吸纳外资,并参与制订和完善对外投资和对外经济合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等,为我国的外贸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从1978年至2005年,安民同志在外贸战线上整整奋斗了27年之久,2005年10月,根据正常的人事任免,正值花甲的安民被免去商务部副部长职务,从此退居二线。
退休后的安民每天过着闲适、平静的生活,但他仍关心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充分表现出了身为一名老共产党员“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初心本色。
如今,安民同志已年近八旬,其晚年生活平淡且充实。而他的故事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一个人的出身固然重要,但若没有后天的努力也很难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