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其实还是很有挑战性的。真正要回答好这个问题,或许应该从当时的局势来看。
当时进入关中之地的其实也就两支军队,一个是刘邦的军队,一个是项羽的军队。而刘邦,当时已经攻破了咸阳,本质上来说,大秦其实就是被刘邦灭了的。
天下诸侯当时有个观点,就是谁先入咸阳者,谁就可以称王。而刘邦已经进入,那自然就是有了称王的资本。但在项羽乃至其部将看来,进入咸阳的应该是项羽的军队。
刘邦的行为,在项羽看来就是抢功。这在项羽的部将们看来,是绝对不能接受的。因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些部将看来,出生入死打仗,为的就是谋个高官侯爵。如果项羽进了咸阳,按照当时的情况来说,项羽很可能是要当皇帝的。部将们清理掉潜在皇帝的竞争对手,那么未来就是可期的。
很多人认为项羽在鸿门宴上不杀刘邦,完全就是优柔寡断。当然不是,更大的可能则是,在得知刘邦进入咸阳的时候,以项羽的暴躁性格,就是绝对动了杀心的。后来项羽屠城之战无数,可见项羽并非什么善茬,而是杀伐决断之人。
那么项羽为什么不杀呢?当时的天下已经是四分五裂,曾经灭亡的七国都已经重新建立起来了,甚至还有很多地方诸侯,全部都是拥兵自立。项羽之下,就有十八个王,其中就有宋义、章邯、英布等人,哪一个又是好惹的。
天下十八路诸侯,每个都是虎视眈眈。先入咸阳者王,这个观点是大家都认可的。每个诸侯都在关注这场鸿门宴,这场鸿门宴很重要。项羽杀刘邦,那么项羽就是不遵守规则,那就是与天下诸侯为敌。项羽不杀刘邦,那就是认可了先入咸阳者的观点。
项羽当然有所顾虑,那就是什么?那就是如果在鸿门宴做掉了刘邦,那么等同于告诉天下诸侯,老子项羽就是要鸟尽弓藏,就是用完了你们把你们一脚踢开。这样的话,很大的可能就是,项羽自己还没带着大军离开关中,十八路诸侯就带兵围攻项羽了。
对于十八路诸侯而言,相互打来打去,还不如先干掉个最能打的。这些诸侯,很多都是部将,一旦打下来几十个城池,他们就都称王了。这样的迫切心理,要打项羽的话肯定也不会等到项羽回到江东大本营。
那么,另外一个问题就出来了,项羽杀掉了刘邦,又顺利回到了自己的大本营。项羽能不能统一天下呢?
十八路诸侯,在当时称王之后,都已经拥有了一定势力,而且前面提到的宋义英布这些人物,哪一个又不是能征善战的。而且,项羽当时的号召力,本来也不是很强。项羽除了祖上的福荫,似乎还没有什么最为服众的功绩。反而是刘邦,拿下了最大的功劳。
更重要的是,项羽的战力虽然虽然很强,可是并非就无法战胜。除了十八诸侯,就是当时在鸿门宴外担任保安队长的韩信,真是要组织同样的军队一起打起仗来项羽也不一定打得过。
天下的局势,可以说是乱得非常。项羽要把这场乱局平息下来,那还真的不是简单的事情。
用户11xxx14
刘邦是摘了桃子,秦军主力是被项羽歼灭的,所以从本质上讲,秦朝才是真正被项羽灭了的,作者不懂历史吗?
花王 回复 05-17 18:06
纵览华夏几千年规律:谁先把烂摊子统一,谁都不会长久,因为要背负烂摊子的所有王者间的矛盾冲突。谁第二统一,却能稳固根基。比如除了汉,还有唐,明,
倒霉熊猫 回复 05-31 01:38
那你要这么说项羽还是摘了赵高的桃子,没有赵高秦国压根出不了那么多问题。
闭门造车
才不是,刘邦先干掉第一个,然后再干其他的,不也最后成功了。
纵横天下
没有牛帮会有马帮,沙家滨什么的。
用户95xxx48
项羽除了祖上福荫没什么功绩???灭秦最硬仗是项羽打的好不好,所以他才能携势而来,逼得刘邦不得不让出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