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周的分封制没有传承到后来?

海叔说 2022-05-03 08:36:43

分封制是什么?分封制就是周天子把自己的亲族功臣子弟分封到天下各地,每个人享有一块土地,世代都可以传承。受分封的诸侯子弟们又对自己的亲族功臣进行分封。周天下,就是这样一种血脉相连的格局。

分封制的核心在于,受到分封的亲族子弟,都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建立国家,可以营造城池,可以发展军队。这些亲族子弟,可以说享有的权力非常之大,基本上就是土皇帝的概念。因此,春秋战国之时,众多诸侯称王称霸,源头就在于此。

这种情况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周天子的权力越往下走就越是被稀释。也正是因为这种权力分散的情况,让各个阶级都逐渐发展成型,诸侯、卿大夫、士民等皆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一种群体。

因为分封制的核心在于可以世袭,于是绝大部分阶级基本上世世代代都处于世袭的状态。天子的后人属王室,诸侯的后人属公室,卿大夫的后人也大多是卿大夫,庶民子弟的后人则还是庶民子弟。

分封制的优势在于,大家都是血脉相连的亲族,享福的时候就能一起享福,有难的时候则一起承担。这种情况在建国之初,尤其是有一位强腕的具有凝聚力的周天子,天下诸侯皆能供卫周天子。大家同气连枝、一致对外。

从另外一种层面来看,这种制度的优势也是劣势。因为都是围绕着周天子,所有的事务都是内部事务,于是内部保护主义、地方保护主义就非常严重,所谓“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概念,就是周人一致对外形成的。

周人很少主动学习异族的文化,因为“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的观念,因为分封制的缘故深入了诸侯们的骨髓之中。所以,只有周人的文化才是最好的文化,其他文化都不算文化。

于是,当周天子一代一代的没落,而诸侯们则一代一代的强盛,诸侯列国纷争百世的时代便是开启了。所谓分封制,也被频繁的战争掠夺土地,逐渐被瓦解掉了。所谓分封,不如强国强军,掠夺别国土地来得实在。

战国,就这样开始。诸侯国们虽在明面上还在支持分封制,可是也在开始寻求一些新的探索。比如,楚国人最先推行郡县制,就是国之臣僚,不由亲族血缘,而是由楚王之认可。国之臣僚,不可世袭,大多要因功而封。

当秦国商鞅变法之后,更为成熟的郡县制则在秦国推行起来。中央政府统一任命官职,臣僚们只服从一人之号令,真正的集权统治在这个时期才是真正的形成。

分封制下,天下诸侯,皆有权力,皆有军队。虽然表面上遵从周天子,可是一旦遇见外敌入侵,便是有可能产生诸侯拒绝救援周天子的事情,比如周幽王时代的烽火戏诸侯事件。可是郡县制则有不同,权力的高度集中,政令的高度顺畅,国家的动员能力、组织能力就得到了增强。

分封制就是散弹式命令,因为面广、层级多,打中了谁要看运气。郡县制则是精准狙击,是为中央政府与地方官员建设了一条直通管道。打个比喻,就是分封制是骑马八百里通知,郡县制是手机通知。孰优孰劣,就一目了然了。

0 阅读:155

评论列表

用户43xxx34

用户43xxx34

2022-05-22 11:35

因为大一统是历史趋势

海叔说

海叔说

出版作品《轻松读三国》、《戒定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