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衍圣公孔继宗”推断《红楼梦》的创作时间

不觉有红楼 2024-09-21 11:29:34

作者:顾跃忠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写到了除夕这一天贾府祭宗祠的情形。借助初次参加祭宗祠的薛宝琴的眼睛,我们“细细留神打谅这宗祠,原来宁府西边另一个院子,黑油栅栏内五间大门,上悬一块匾,写着是‘贾氏宗祠’四个字,旁书‘衍圣公孔继宗书’。两旁有一副长联,写道是:‘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功名贯天, 百代仰蒸尝之盛。’亦衍圣公所书。”

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这里提到了“衍圣公孔继宗”。

而历史上确实有一位“继”字辈的衍圣公,那就是第六十八代衍圣公孔继濩。

孔继濩是孔子第六十九代嫡孙,第六十七代衍圣公孔传铎的嫡长子,是下一代衍圣公的当然人选,他生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卒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年仅二十三岁。孔继濩去世时,他的父亲孔传铎还活着。雍正九年(1731年),孔传铎去世,孔继濩的儿子孔广棨袭衍圣公,是为第六十九代衍圣公。若到此为止,那么孔继濩就不能成为衍圣公了。但是峰回路转,到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去世,孔广棨入京吊丧,乾隆帝追封孔广棨之父孔继濩为衍圣公。《清史稿》卷483《儒林四》记载其事说:“(雍正)十三年,世宗崩,(广棨)入临。高宗复召入对,以覃恩赠父继濩如其爵。”《阙里文献考·世系》也说:“六十九代继濩,字体和。好读书,能强记,席丰履厚,处以谦冲,克守先圣持满之训。年二十三而卒,康熙五十八年也。雍正十三年赠衍圣公。”所以,直到雍正十三年(1735年),历史上才有了“继”字辈的衍圣公。

孔府旧藏六十九代衍圣公孔继濩衣冠像

基于上述史实,不少红学家认为《红楼梦》成书于雍正十三年以后,因为“继”字辈的衍圣公是在雍正十三年由乾隆追封的。而《红楼梦》中写到了“继”字辈的衍圣公,故它只能成书于雍正十三年以后。如任晓辉先生在《衍圣公与〈红楼梦〉的成书时间》一文(发表于《红楼梦学刊》2019年第三辑)中就说:“综康熙朝,衍圣公还是‘毓’字辈,下面还有‘传’字辈,假设作书人是乾隆朝之前的某位,断不会让还没有上位的‘继’字辈衍圣公为公府宗祠题匾的道理? 事实是,康熙、雍正两朝,现实生活中如果谁家真让‘继’字辈的衍圣公题写了宗祠匾额,而最后却没有‘继’字辈的衍圣公袭职,那才成了笑话! 所以,《红楼梦》的成书只能在乾隆时代。”

但是,我们认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因为第六十八代衍圣公叫“孔继濩”不叫“孔继宗”,如果《红楼梦》成书于雍正十三年以后,那必然要写“孔继濩”而不能写“孔继宗”,否则便是对圣贤家族的大不敬。《红楼梦》只有成书于雍正十三年以前,作者才有可能虚构一个“继”字辈的衍圣公。

《红楼梦》是一部小说,小说是允许虚构的,衍圣公也是可以虚构的。如若不信,请看《女仙外史》:康熙朝的吕熊在《女仙外史》第四十一回“吕司马谒阙里庙 景佥都拔沂州城”中就虚构了一位“衍圣公”:“却说衍圣公名复礼,字勿非,秉性刚毅,博洽经史,讲究义理,透彻性天,以传夫子道统为己任。”历史上并没有一个叫孔复礼的衍圣公,这显然是吕熊的虚构。“复礼”之名、“勿非”之字,显然取自《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吕熊可以虚构出一个衍圣公来,《红楼梦》的作者为什么不能虚构呢?事实上,历史上的“继”字辈的衍圣公叫“孔继濩”不叫“孔继宗”,《红楼梦》写的衍圣公叫“孔继宗”,这本身就是虚构!

或许有人会说,如果《红楼梦》成书于雍正十三年以前,那么,作者怎么可能预知有“继”字辈的衍圣公呢?其实这不是预知而是先定。因为孔氏后裔取名,是有行辈的。从明朝开始,正式由皇帝赐名,天下皆知,孔氏后代都须遵循。明初太祖朱元璋赐孔氏八个辈字: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加上洪武元年封衍圣公的五十六代孔希学的“希”字,和洪武十七年袭封衍圣公的五十七代孔讷的“言”旁,便是“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至明天启二年,孔胤植袭封衍圣公,朱元璋所赐的辈分字用完了。便于崇祯二年(1629年),奏请崇祯皇帝恩准,又赐六十六代至七十五代的辈字:“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所以只要是崇祯二年以后的作者,若要虚构衍圣公的名字,均可在这十个字中取其辈分字。而《红楼梦》作者之所以要用“继”字辈来虚构衍圣公的名字,恐怕是在著书之时孔家继字辈尚未出生,便于虚构,如果用在世的或前辈的衍圣公辈分字,就与小说开篇所称的“朝代年纪失落无考”相矛盾。这种做法比吕熊虚构一个叫“孔复礼”的衍圣公来得更加高明。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红楼梦》必作于崇祯二年(1629年)之后雍正十三年(1735年)之前。

0 阅读:6
不觉有红楼

不觉有红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