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姬健康
《红楼梦》第十一回主要描写贾府庆寿宴,谁的寿宴?是贾敬。贾敬有隐写皇帝之嫌,从他死时用的“宾天”两字可看出端倪。“宾天”只能是帝王之死专用语,说泛指尊者之死从《红楼梦》始,可见是种无根由的强解。红楼词语,凡无法正确解释的,采取勉强的、强行解释的不止这一词。本回主要写了两个重要人物,一个是没出场的隐性人物贾敬;一个是贾瑞,贾瑞字天祥,以“聪明俊杰,风雅王孙”为“风月宝鉴”的映照对象影射了当朝皇帝。两个人物都有影射皇帝的嫌疑,又是贾敬的生日,理应是贾府阖家欢乐喜庆的日子,可王熙凤点了两出什么戏呢?况且是压轴戏,请看:
(王熙凤)方接过戏单,从头一看,点了一出《还魂》,一出《弹词》,递过戏单去说:“现在唱的这《双官诰》,唱完了,再唱这两出,也就是时候了。”
看书听戏,我们不是为了看表面书名戏名,而是看它的内容。《双官诰》明传奇,以大团圆结局,符合生日宴现场气氛;《还魂》是《牡丹亭》一折,《弹词》是《长生殿》一折,严格来说这两折戏都属于苦情戏,台湾名家蒋勋说是很哀伤的戏,最起码与生日欢快氛围完全不合,也可以说生日宴是忌讳出现这样的戏目的,但作者偏偏这样写了,用现在的话说是不按常理出牌,不符合套路的。百多年来红学家胡乱猜谜,也没猜出个令人信服的结果来,最后都归于天才“曹雪芹”的伟大前卫思想。
其实,《还魂》隐写的还是“人变鬼、鬼变人”“生而死、死而生”的《长生殿》路子,关键是这出《弹词》,是《长生殿》的重头戏,历来学界争论《长生殿》的主旨思想,都要搬出《弹词》为话题依据,可见这出戏在《长生殿》中的分量。
《弹词》是《长生殿》五十出戏中的第三十八出戏,属于后半部分的重要戏目,讲的是乐工李龟年(也位列贾雨村“风流榜”单)于“安史之乱”后流落到金陵,(实际历史上的李龟年流落到的是湖南),作者刻意安排在金陵(金陵是中国历史上多次朝代更替之地,且多与汉民族与外族纠葛有关),是与作者的身世和兴亡感叹密切相关的。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弹词》的主要唱段:
李龟年
【南吕】【一枝花】不提防余年值乱离,逼拶得歧路遭穷败。受奔波风尘颜面黑,叹衰残霜雪鬓须白。今日个流落天涯,只留得琵琶在。
【梁州第七】正担承雨露深泽,蓦遭逢天地奇灾:剑门关尘蒙了凤辇零舆,马嵬坡血污了天姿国色。江南路哭杀了瘦骨穷骸。可哀落魄,只得把霓裳御谱沿门卖,有谁人喝声彩!空对着六代园陵草树埋,满目兴衰。(此处有洪昇好友吴舒凫的批语:辞气悲壮之极,当时朝臣能作此语者有几?“尘蒙”“血污”即以老伶哭杀参对,思深哉!)
【转调货郎儿】唱不尽兴亡梦幻,弹不尽悲伤感叹。抵多少凄凉满眼对江山!俺只待拨繁弦传幽怨,翻别调写愁烦,慢慢地把天宝当年遗事弹。(吴舒凫批语:所弹遗事,多半繁华。乃先以悲伤感叹凄凉幽怨愁烦等字填满数行,耸人听闻。)
【六转】恰正好呕呕哑哑霓裳歌舞,不提防扑扑突突渔阳战鼓。刬地里出出律律纷纷攘攘奏边书,急得个上上下下都无措。早则是喧喧嗾嗾、惊惊遽遽、仓仓卒卒、挨挨拶拶出延秋西路,銮舆后携着个娇娇滴滴贵妃同去。又只见密密匝匝的兵,恶恶狠狠的语,闹闹吵吵、轰轰剨剨四下喳呼,生逼散恩恩爱爱、疼疼热热帝王夫妇。霎时间画就了这一幅惨惨凄凄绝代佳人绝命图。
【八转】自銮舆西巡蜀道,长安内兵戈肆扰。千官无复紫宸朝,把繁华顿消,顿消。六宫中朱户挂蟏蛸,御榻傍白日狐狸啸。叫鸱鸮也么哥,长蓬蒿也么哥。野鹿儿乱跑,苑柳宫花一半儿凋。有谁人去扫,去扫!玳瑁空梁燕泥儿抛,只留得缺月黄昏照。叹萧条也么哥,染腥臊也么哥!染腥臊,玉砌空堆马粪高。(吴舒凫批语:想氤氲扑鼻,能不恶呕三日?)
《长生殿·弹词》的【九转货郎儿】是昆曲中的千古名段,戏曲家给予了无数赞美。听完《弹词》,我们再来听听清人是怎么评价这些唱词的:
梁廷枏
读至《弹词》第六、七、八、九转,铁钹铜琶,悲凉慷慨,字字倾珠落玉而出,虽铁石人不能不为之断肠,为之下泪!笔墨之妙,其感人一至于此,真观止矣。(清梁廷枏《藤花亭曲话》)
首先,生日宴上众人聆听这样的唱词会有什么反响?请大家设身处地想一想,稀里哗啦哭声一片,这“搭”吗?贾母是什么人?见多识广,单她能饶得过凤姐吗?说到底,是唱给当朝皇帝听的,是唱给身处兴亡更替时期的人们听的。
其次,如果说这是“曹雪芹”写的,满清入关到乾隆即位已有九十年,他老人家身处乾隆盛世,何来兴亡之感?就好比我们现在的人,距民国时期已有七十多年,离清朝覆亡也有一百来年,请问哪一位头脑里和笔下会有兴亡之感?没影儿的事;曹家又是清朝的既得利益者,他有什么理由要为前朝唱挽歌?
再次,请注意,《长生殿》行世后,尤其在雍乾后,多不演全本戏,据焦循《剧说》记载,演全本戏班必散,考后世戏文选本多是围绕帝妃爱情戏和仙缘戏,有强烈兴亡感的折子戏基本在舞台上消失,这里最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戏里的政治因素触痛了当朝统治者。所以,从这点上也是可以排除乾隆时期的“曹雪芹”会大写《弹词》在贾府(实际是曹府)生日宴上大唱催人泪下的兴亡戏词,如果此事成立,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曹雪芹”“听奶奶讲故事”,描写的是康熙四十三年(1704)曹寅在家排演全本《长生殿》,广邀社会各界名流,独请洪昇为上座,一边翻检剧本一边看戏,三昼夜方散。另一方面也说明《红楼梦》是顺康文化,非乾隆文化也。
听奶奶讲故事
所以说,我们研究红学之谜,不能只看文字表面,还要兼看它的来龙去脉、历史背景,看戏里的内容符不符合当时当地的情景,才会得出相对正确、接近事实的结论。凤姐在贾敬生日宴上点唱压轴戏《弹词》,既符合此戏在《长生殿》中的位置,又符合作者洪昇身世、讽喻当朝、感叹兴亡的特定情景。王熙凤特意说唱完《弹词》,“也就是时候了”,这可不是一句过场词,而是含有深意的。因为《弹词》是《长生殿》中对“安史之乱”(外族入侵)的总结,当然也是对《红楼梦》里民族思想的总结,这是毫无疑问的(满清入主中原君临天下后,给汉民,尤其是江南一带士族百姓带来的悲惨、痛苦,洪昇年少时亲眼见证,而曹家正享受着征服者带来的好处哩)。
综上,我们可以试问红学家们:乾隆盛世的“曹雪芹”有什么理由,在家族的生日堂会上大唱悲情《弹词》呢?难道真像你们所说的,是为了唱衰大清王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