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译错一个字,让华夏摆脱印度命运(11):水陆法会是这样弄的

有二说四 2024-11-15 17:52:33

水陆法会,亦称水陆道场,乃中国佛教极为庄重的经忏法事。其举行时长,短则七日,长则四十九日,以各类饮食供奉诸佛菩萨、饿鬼及地狱众生等,且诵经设斋,礼佛拜忏,追荐亡灵。取“诸仙致食于流水,鬼致食于净地”之意,故而得名水陆法会。水陆法事乃是由梁武帝的《慈悲道场忏法》与唐代冥道无遮大斋相互融合发展而成的产物。

宋代杨锷运用密教仪轨编就《水陆仪》,对宋代水陆法会的盛行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尤其是每逢战争过后,朝野皆会举办水陆法会以超度亡魂。苏东坡曾为其妻子王氏设立水陆道场,并撰写《水陆法赞》十六篇,号称“眉山水陆”。

南朝皇帝多设四部(僧尼及男女居士)无遮(或作无碍,即任人参与)大会,用以讲经说法或是进行忏悔。倘若持戒不精、犯戒抑或遭遇灾厄,便通过忏悔来消解过往罪愆。中国佛教举行忏法法事,似乎起始于晋代。

西晋居士卫士度创作过《八关斋忏文》,晋末仍在沿用。南北朝时期,忏法渐趋兴盛,至赵宋时臻至高潮。南朝齐梁时代,忏法著作接连涌现。(见于《广弘明集》)齐永明年间,萧子良撰写《净住子》二十卷,尚未及流通,便遭遇变故。

梁武帝编制《梁皇忏法》十卷,规定断绝酒肉,并责令僧人忏悔七日。唐懿宗崇信佛法,每逢八关斋,必定于内道场供养僧众,人数多达万计。行像乃是一种车载佛像游行以示俗众的宗教仪式。北魏孝文帝曾下诏迎请洛阳诸寺佛像至宫中,散花礼敬。最为壮观豪奢的宗教仪式,当属唐代几位皇帝迎取凤翔法门寺的佛骨。其中唐懿宗咸通十四年迎佛骨会更是盛况空前。(参考《杜阳杂编》及《剧谈录》)

士大夫或与僧人为友,或拜僧人为师,或以僧人为军政顾问,或以僧人参与政治阴谋,或与僧人玄谈,或与僧人互赠诗文。文人士大夫与僧人的情谊构建于彼此看重对方人品、或彼此欣赏对方诗文学问、或相互倾慕对方的哲思等根基之上。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士大夫与僧人往来,绝大多数是以相互善于谈理游玄为基石,支遁与许询的交谊便是典型范例。《全唐文》《全唐诗》中所收录的文人与僧人互赠的诗文众多。苏轼所交往的名僧大多为诗文高手。宋代僧人释晓莹的《罗湖野录》中虽多记载禅门公案、机锋语录,然而所录文人与高僧来往的文章亦为数不少。黄宗羲更是觉得“僧中之诗,人境俱夺”。

唐太宗重视玄奘,主要在于看重玄奘的学识。唐太宗重视明瞻,不仅因为其为高僧,也因其是大学问家。明瞻“内(佛学)通大小(乘),外涉丘坟,子史书素为其所欣好”,贞观初年入内殿应诏答对,广泛列举自古以来明君昏主的统治之术,同时陈述释门以慈悲救助为宗旨的要义。晋代习凿齿与僧人道安交情甚笃,相互钦佩敬重对方的学问。道安居住在襄阳时初次拜访习凿齿,就座后习凿齿自报姓名道:“四海习凿齿。”道安应声说:“弥天释道安。”当时之人认为是精妙的应答。而前秦苻坚攻陷东晋襄阳后,将道安与习凿齿一同送至长安。

苻坚说:“昔日晋氏灭吴,得益于二陆(陆机陆云);如今攻破汉南(襄阳),获得的贤士仅有一人半罢了。”(《晋书·习凿齿传》)一人指道安,半人指习凿齿,足见苻坚对道安的尊崇。而陶渊明与慧远的往来,纯粹出于二人相互倾慕对方的为人与品性。慧远送登上庐山拜访他的王公贵族下山,绝不越过虎溪,当时以及后代都传为美谈。刘宋时临川王道规从僧人道照接受五戒并尊奉其为门师;豫章王子尚尊崇僧璩,将其视为法友。

后赵石勒石虎尊崇佛图澄,前秦苻坚重视道安,此皆为帝王以僧人为政治顾问与军事顾问的典型事例。譬如佛图澄于石勒石虎建立与巩固后赵政权之进程中,凭借佛教教义、说教之方式以及神奇方术,增强石氏入主中原的信心与勇气,有时还针对军政问题提出具体的方略;另一方面,佛图澄又以佛教慈悲戒杀的教义规谏后赵统治者谨慎杀戮,要保护民众,发展生产。苻坚向来听闻道安之名,常言:“襄阳有释道安乃神器,正欲招致,以辅佐朕身。”(《高僧传》卷五)而道安在秦晋淝水战前,曾劝谏苻坚莫要以武力攻取东晋,而应用仁义感化来招致尚未归服之人。宋武帝刘裕礼敬僧导,主要是因为僧导对刘宋王室有恩。

刘裕攻下长安后,留其子刘义真镇守关中。418 年,刘义真被赫连勃勃追击,幸得僧导率弟子数百人相救才逃回南方。“高祖(刘裕)感其恩,因而令子侄于内外以其为师焉。”秦王李世民平定王世充时,略微借助嵩山少林寺僧人的威力(见《金石粹编·秦王告少林寺主教碑》),少林寺遂成为当时“天下第一名刹”。唐高祖李渊甚至任用僧人法雅为将领,以一千僧人充入军伍。

武则天宠信僧人怀义、法朗,并封二人为县公(朝廷赐予僧人爵位自此始),乃是因为二僧于公元 689 年编撰《大云经疏》,为武后篡夺李氏天下制造舆论、散布天女授记之征兆的缘故。次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令佛教居于道教之上,僧尼位列道士、女冠之前,与唐朝帝王背道而驰。

唐太宗时,追尊老子为其祖先,令道教凌驾于佛教之上。元代刘秉忠原本是禅僧,元世祖忽必烈听闻其博学多才,遂将其留在身边侍奉,参与军政大事达三十余年。元朝诸多制度,皆为刘秉忠所制定。其在世时官至光禄大夫、太保,死后追赠仪同三司、太傅,封赵国公,谥号文贞。

明太祖在其皇后马氏离世后,悲痛至极,不再册立皇后。马氏葬礼结束,挑选高僧侍奉其诸位皇子,为马氏祈求冥间福泽。禅僧道衍因而得以随侍燕王朱棣前往北平,并劝朱棣成就大事。靖难之役中,道衍担任军师,最终能让朱棣达成所愿。朱棣(明成祖)即位后,封道衍为太子少师,恢复其俗名姚广孝。姚广孝去世后被封为荣国公,谥号恭靖,得以在太庙享受祭祀。

0 阅读:12

有二说四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