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好吃的,这时候一定少不了补货海鲜,三文鱼,大黄鱼、虾,蟹,扇贝。。。
从现在营养学角度来看,海鲜高蛋白、低脂肪,味道鲜美,并且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另外,现在有很多育儿博主都在科普要多吃海鲜,尤其是孩子,因为海鲜的DHA含量很高,DHA是最重要的omega-3脂肪酸之一,在儿童大脑发育营养元素中十分关键。
那中医怎么看待海鲜呢?
大致把海鲜分成三类:
第一类,带鳞的鱼
中医里有句话叫肉生痰鱼生火,与我们想的不一样,鱼类真的大部分都属于甘温的,鱼吃多了真的容易动风,助火。举个例子,现在非常流行的黄鱼,甘温,补虚,但多吃很难运化,疥就是那种瘙痒的皮肤病,而且容易生痰,但它对身体有益吗?确实有益,能固精止带肯定是补肾补脑的。
第二类,虾
中医认为虾也是甘温的,而且是壮阳的,但多吃也会发风动疾容易引发过敏,尤其不建议生吃,病人更要忌口。
第三类,贝壳类
螃蟹、生蚝,扇贝,蛤蜊,田螺这类中医都认为偏寒的,中医认为多吃容易助湿,寒中。
其实中医看待海鲜也是很辨证的,海鲜好吗?
海鲜有很多好处,鱼类虾类甘温补虚,有些还补肾的,贝壳类的中医认为偏滋阴,清热,但海鲜也有不益之处,比如带鳞的鱼和虾多吃甘温容易动风,上火,多吃贝壳类的甘寒的容易发嗽,助湿。。。
So,你们知道吗?每年过年大吃特吃的时候我会收到不少患者微信我:
--小朋友过年吃了黄鱼,荨麻疹大爆发。。。
--还有老人吃了虾之后,脸上又痒又红,过敏。。。。
--还有吃了贝壳类海鲜后腹痛腹泻。。。。
其实今年春节,本身湿气重,容易过敏的人不宜暴饮暴食海鲜。
——为什么今年春节不宜多吃海鲜呢?
我在之前的五运六气文章里提到很多遍了,自大寒节气开始我们已经进入乙巳年初之气,这时候厥阴风木司天,主气又是厥阴风木,客气是阳明燥金。
厥阴风木主管这个阶段的气候,会出现多风的特点,且风主动,善行而速变,很容易诱发出过敏性疾病(“风”病)像荨麻疹,风疹,过敏性皮炎都是。(容易过敏的人不宜多吃甘温动风的鱼虾)。。。
而且内经原文里写到——初之气,寒始肃,杀气方至,民病寒于右之下。(翻译:金主肃杀,从大寒节气到惊蛰节气这段时间,一定是气候偏冷的,2025年一定会有倒寒春,人们多患右胁之下感觉寒冷之病。)
除了木旺风旺,这个春节还容易有寒湿之气,这个春节助寒湿的贝壳类的海鲜也不宜暴饮暴食。
尤其是那种舌淡,没什么气血(平时多思多虑),但舌边尖红心肝火旺(容易心急,脾气急,入睡困难),中焦脾胃又虚又凹陷,水滑或者苔白腻的人(容易吃一点就腹胀不消化,容易腹泻),正在生病的,咳嗽的,喉咙有痰的,有荨麻疹,有湿疹,有过敏性皮炎的,真的不宜暴饮暴食海鲜。
再摆出一组数据:新疆地区曾对1021例过敏性疾病常见过敏原进行检测,结果前三位分别是海鱼组合(28.31%)、淡水鱼组合(26.93%)、艾蒿吸入性过敏(22.62%)。
2021年上海也有一个调查研究——《上海市学龄前儿童食物过敏现况和饮食特征分析》,这个调研涵盖上海市 15 家幼儿园,共5000余人,样本量还是比较大的:
里面也提到:本研究显示,经家长自报的3~6岁儿童的食物过敏,从高到低依次为水产品类(含鱼、虾及海鲜等)、蛋类、牛奶或奶制品过敏,这与国内其他大多数研究的结果相同。
三,接下来讲讲海鲜怎么吃既好消化,又不生痰湿呢?
1、尽量不要生着吃;
2、隔夜放过冰箱的,尤其贝壳类的,第二天不要直接拿出来吃;
3、在吃贝壳类海鲜时,可以蘸料里多放一些生姜、紫苏,还可以搭配紫苏茶来化解寒性,可以取干紫苏(中药店有)10g左右,然后放入茶壶,用开水冲泡后饮服。此法对吃海鲜后引起的瘙痒、风团、丘疹、腹痛等症有奇效。
或者蒸的时候,在下面垫上紫苏,正面再放上姜片,也可以去腥、驱寒。
4、甘温的虾类、鱼类,尽量不要与太多辛温的调料(辣椒)一起爆炒,这会助长鱼虾类的甘温之性,相反可以和豆腐、白菜这类性蔬菜一起烧,减缓甘温动风之性,比如白菜虾仁豆腐等等,或者吃鱼虾的时候,搭配点滋阴的陈皮马蹄甘蔗水。
还是那句话:物无美恶,过则为灾。
海鲜究竟能不能多吃,要看你怎么去吃、怎么搭配,还有你的体质能不能运化得了它。
人参害人无过,大黄救人无功。
用对了,它就是良药;用错了,它就是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