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的数学,我总有种欲言又止的愁肠百结

萌芽研究我最行 2024-03-21 07:46:58

只要关心孩子学习的家长,想必都不会反对这句话:数学在手,学校任选。

数学真是个迷一样的神级存在,让人望而却步,又让人欲罢不能。

前两天,我在帮6年级被招进某初中重点班的孩子,做初中的学习规划,我就特别把他的整体数学水平测评了一遍,给他配了一剂长期良方,让他初中衔接得更从容一些,未来中考也更有底气一些。

我现在不仅在帮小初衔接的孩子,面对我家两个不同年级的孩子,我给的建议也是不一样的。

哥哥这学期想冲一下集训队,但分数“差那么一点点”,所以需要找原因,我们家都有句口头禅了:数学虐我千万遍,我却待它如初恋……

而弟弟呢,他现在还在横跳,喏,就是下面这张图,在第3和第4阶段这里摇摇摆摆。数学越往下学越深奥,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说,这种状态虽然也是很正常的……

所以,万变不离其宗,小学生学数学,离不开这张图的框架导引。

△原创图,勿盗

我今天再围绕这张图,给大家更新一遍数学启蒙新知。

很多姐妹的第一个问题都是:孩子的数学水平我要怎么了解呢?其实并不难,主要是通过两个方法,一是测评、二是竞赛,最后才是看校内分数。

校内分数重要不?一定程度上是个参考,比如处在班级上游、中游还是下游的水平?平时的粗心率怎么样?感觉孩子算起来速度如何呀?等等,都是一定程度的参考。

但数学这个学科,是赛马制的。

虽然很残酷,但过来人还是不得不告诉你。

所以除了校内分数外,还需要加上两种方式——测评和竞赛——去综合评估孩子的数学水平。

从测评和竞赛开始,欢迎你就带孩子踏入校外数学的江湖了。

去哪里找合适的测评?我会根据我搜集到的资源给你罗列下。

一是SPARK MATH的免费测评,这个是我开学季会搞的活动,新朋友都可以入社群来领取下,老师会对孩子的整体学情做个系统分析和了解。

二是高思体系里也有提供相应年级的测评,可以综合了解孩子的数学水平,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入社群我们给大家申请下~私信我回复【萌芽精选好课】就可以了。

那如何去找到合适的竞赛呢?对于想要综合了解孩子水平的话,有几个入门赛事是可以鼓励孩子裸考去试试,你就可以从侧面快速了解孩子情况了。

一是美国袋鼠竞赛,这是对低年级小朋友们来说特别友好又有趣的一个国际赛事。

二是新加坡SASMO竞赛,同样因为新加坡数学体系的权威度,让赛事既有含金量,又有趣味性。

国内的竞赛因为难度划分比较明显,所以不太合适拿来做测试型竞赛。(主要是理念不同,国外对低年级孩子比较友好,题目也设计的很有趣,国内一直都是赛马风格,低年级已经考验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了。)

目标一:校内不丢分

自我定位:孩子数学成绩校内属于班级中下游水平,经常在奇奇怪怪的地方丢分,基础题提高题做起来都比较吃力。也不知道是说孩子粗心大意马虎,还是孩子天生不是学数学的料才好。

成绩体现:测评成绩、竞赛成绩也属于中下游水平。

学习方法:从理解定义,理解题意入手,让孩子学会慢思考,但理解透彻。

学习建议:认真陪孩子打好数学基本功,从读题到审题,从理解定义到分析问题,都需要父母温和、有趣、创新、耐心地陪伴。可以考虑让孩子做一下校内衔接的教辅,《黄冈小状元》《学霸》《5·3全优卷》等,如果想要AI精准学就看看小猿学练机(它的题库还是非常牛的)。

如果孩子自学习惯比较弱,自己辅导的情绪也不愉快,那就请个“能鼓励孩子、支持孩子、帮助孩子提高对学数学信心”的老师,网课优先,其次是上门家教。现在的数学网课基本上都有针对孩子补差的部分,以拓展孩子数学思维为基础,帮助孩子打开思路,一点点捋清楚数学。

特别注意:这个阶段更要注重孩子思维的纯度,不要走入死记硬背的死胡同。学好数学的第一步,就是要让孩子打开思路,一开始就得从理解数学本质开始。基础越薄弱的孩子,越要重视这点。

目标二:校内稳定拔尖

自我定位:孩子数学校内成绩不错,属于中上游,不好判断孩子的整体数学思维水平,但希望孩子能够保持校内的拔尖,无论在小学、初中、还是高中,都够用。

成绩体现:在测评、竞赛中属于中游水平。也有可能有下游或者上游的波动,可以取平均值看看。

学习方法:鼓励孩子学会举一反三、灵活思考、多元思考、实战应用,审题-读题-解题的阅读水平也需要提高,如果出现知识点盲区,一定要早期快速攻克,不能拖着不处理本质问题。

学习建议:重视对孩子基础概念、定义、公式的剖析和理解,可以多做拓展,让孩子适度超前学高年级的知识点(而不是教材)也是可以的。

重点来了,孩子到了这里,已经属于“学有余力”娃了,那就要鼓励孩子往外多走一步,跳出学校的基础框去看看更大的世界。

这里有几个体系是合适此阶段孩子考虑的。

一是新加坡数学体系。新加坡数学的教学方法是非常有特点的,它重讲解、重理解、比题海战术管用。很多孩子经常卡在阅读理解上,国内的数学比较抽象,对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要求高,但新加坡数学有一套自己的模型,可以把抽象数学具像化,对孩子的数学思维培养就相当有帮助了。

二是国内浅奥拓展思维体系。国内数学现在分为思维派和竞赛派,思维派课程优化了国内AS的超前拔高,把数学变得更生动、有趣和丰富,同时在思维框架里衔接AS,因此我们有一个专门的命名叫“浅奥”,像火花思维的体系,分为几个不同的班型,整体知识点的拓展度其实并不小。

特别注意:这个阶段,像“目标一”的教辅、小猿学练机、包括学习机里的精准学,是否适用?同样适用的,因为稳定拔尖的前提是校内也能最大的减少丢分,所以这个时候,保持稳定的学习状态,三分学七分练,也是会帮助很大的。同样,“目标一”里提到的赛事也是可以持续关注的。

目标三:系统浅奥思维

哎,怎么这里又出现了“浅奥思维”?和前面的目标二有什么关系?

承接关系,也就是说,当孩子已经把基本功打得很稳的时候,他就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了,可以把自己的浅奥思维,系统扎根下来。

自我定位:孩子校内成绩不太需要费心,家长的需求也比较明确,想看看校外的数学竞赛机会。

学习方向:继续把目标二的基础水平做深,浅奥需要孩子夯实基础,有一定的灵活拓展的功力,才能更好的驾驭这个领域。要接触浅奥教材了,小学的浅奥有特定的模块、考点和体系,需要提前积累。

学习建议:校内外培优+浅奥思维都需要两手抓,孩子的数学学习时间得保证,如果时间少那就抓效率,目标三不需要死磕刷题,看重的还是思维逻辑。

孩子要开始逐渐往竞赛线走了,同样可以是用一些竞赛来检验孩子的整体水平,但竞赛也要上难度了。

比如以下几个赛事可以关注起来(有不能明说的词,我用拼音缩写代替),但都是需要通过特定组织机构(入社群才能聊了)才有机会参加:

一是Math League赛事。这个赛事是有难度的,很能体现水平,特别是复赛,是完全开放考,题目非常灵活,对孩子的水平锻炼不少。

二是YMO。江湖有名曰“水杯”,但水杯越来越不水了,相反难度越来越大,拿奖率越来越低,还是能看出国内国外AS的不同之处。

三是XWB。这个赛事的知名指数不用说了,属于衔接向的赛事,基本上在判断孩子该如何往下走的时候,它都是江湖必看赛事。

特别注意:这个阶段,该上的课还是得上,比如一些好的网课是有分班型的,可以通过升班或者调整级别来做相应的提升,关键是孩子的学习闭环要重视,让孩子以赛代练,沉下来提高自己的系统思维能力。

以上三个目标,是大部分孩子通过好的学习方法、正确的数学思维培养路径,都是可以达到的,真的并不难。

如果觉得很难,大部分是一开始的起点就错了。

数学太看重前置知识,一步错步步错的情况是比较让人被动的。

目标四:要选什么赛道

来到这里,就欢迎你踏入数学江湖,感受一下江湖的风云了。

数学并不是尖子生专属的学科,相反,它基本上成了有基础的孩子的标配学科。

自我定位:如果孩子浅奥思维学的不错,或者家长目标清晰明确,基本上到了目标四,就是“满汉全席”了。

国际AS,和国内AS真的冲突吗?不会的,因为两个体系彼此不冲突,相互促进,而且含金量还算平均。

我坐标广州,的确比较看重国内AS,但是坐标上海的同学肯定明白,上海是看重国际AS,很重视。

现在国内AS有些城市触达不了,影响力进一步下降了,只是当地孩子苦一苦而已。越来越多城市看重国际AS,这是在双某减后各大学校想出来的平衡之道,像上海三公招生,就是要看看国际AS的简历,相信大家都懂。

而更大一部分的城市,不少学校都采用自主招生,试卷的难度从哪里来,综合国际和国内AS的难度。他们不看AS,但考核的都是AS,这些相信你也能多多少少了解到。

学习方法:如果当地有非常成熟的AS培养机构,线下还是比较能出效果的,但我指的是已经达到“目标三”的孩子。

但因为国内AS已经把难度,每年递增到比较让人无语的程度,想要跑出来,也需要孩子本身吃得了苦,目标也要足够坚定。少了这两个要素,孩子学起来,还是会挺痛苦的。

中国有个成语是“拔苗助长”,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那些长好的苗儿,却没看到那些因为过度催熟而牺牲的苗儿,线下就有这个风险。这几年陪哥哥学习,已经见了太多,这才有我的百感交集、欲言又止。

如果线下没有足够稳定的资源,或者也不确定孩子是否合适,中低年级家长和孩子,可以先用国际AS网课或者国内浅奥思维的网课,来练兵。

因为这些课程的设计,都比较保护孩子的兴趣和热爱,会让孩子觉得数学没那么艰辛,守住数学潜力,对中高考数学的均衡发力是有帮助的。

如果要针对特定学校的自主招生,可以打听看看有没有历年真题。因为不管怎么绕,学校不可能超越奥数的框架。

从体系知识点上,国际AS和国内AS都是要学那些基础知识,不会差别太大,比如行程问题、数列组合问题、几何问题,都是需要学的。

学习建议:每一个走在奥数路上的孩子,都值得我们抱着尊敬的心态去看他们的付出和辛勤,真的是挺不容易的呢!

不管是哪一个目标,都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去往上走的,一步一步达成才有可能步步高。

因此,隐忍,是学好数学需要的品质。

最后给大家总结一下辅导策略:

到了第四阶段,你才能真正感觉到孩子是进入到数学赛道的刺激感。前面都是蓄力,都是蓄力,都是蓄力。

因此,我想到句口号可以用来给孩子打气,那就是——

有志者事竟成

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

对于绝大部分的孩子,只要数学没走错路,还是可以步步高的,别绝望。

以上是我过去一年新的沉淀和感受。我家孩子学数学的节奏还是比较按部就班的,有自己的节奏,目前稳定的尚可。

总而言之,数学这个学科,是大boss级别的,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而且,它没有捷径可走,只能沉下心来,水滴石穿,梅花香自苦寒来!

躺啥都不敢躺平数学啊,今年我还是这句话,锁死不改!

互相抱团取暖,yours,萌芽。

作者萌芽,国家积极心理学协会会员、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学龄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启萌】创始人,《教养力》《这样养育,孩子才有自驱力》作者,专注于早教启蒙和亲子沟通,是百万妈妈信赖的育儿号。

0 阅读:0

萌芽研究我最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