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死亡的第一次好奇,就是他们生命教育的开始

萌芽研究我最行 2024-03-20 17:15:19
孩子对死亡的第一次好奇之际,就是他们生命教育的开始。 孩子对死亡的第一层理解,是“死是怎么样的特征?”对于植物来说,从枝头掉落下来,营养无法存续,枯黄萎缩最后碾落成泥的那一刻是“死亡”,对于动物来说,心脏停止跳动,身体不再动弹,再也无法呼吸,四肢冰冷无法发声的那一刻,也是“死亡”。 孩子对死亡的第二层理解,是“死是怎么样的感觉?”害怕、不舍、恐惧会有,因为死亡意味着再也不见,意味着生命不复再有,意味着各种未知和无法实现的遗憾……每个孩子对死亡都有不同的感觉,多听多了解。 那之后呢?如果死亡只剩下恐惧和害怕,孩子就很难从中感悟到生命教育了。这便需要我们大人的主动、真诚的剖析,来给孩子提供指引。 孩子对死亡的第三层理解是从亲近的人身上学的,那便是“正因为有死亡有终结,所以我们更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好好活着。”死亡是万事万物都会经历的安静而坦然的过程,花谢后会开新花,叶掉了会发芽,生命是一代一代传承和延续下去的旅程,正因为有终点,所以我们更需要珍惜现在。 孩子对死亡的第四层理解同样也需要大人的启迪,那便是“我们离死亡还很远,不用过于担心”,人类的平均寿命是76岁,我们的目标是努力照顾好身体,活到90岁,我们还有90年,生命那么精彩,没那么快走到终点。 孩子对死亡的第五层理解更需要我们大人的坚定,“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能以伤害自己作为代价。”不能伤害自己,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是珍贵的,要学会求助,告诉我们,一定会听,因为一家人都会陪伴在一起,和你共同面对和分担。 孩子对死亡的第六层理解往往在经历了丧事之后,那就是“生命虽然有终期,但爱不会,怀念可以让生命得以精神存续。” 死亡教育不需要主动挑起,但如果孩子有这样子的疑问或者好奇,就需要密切关心。不要让孩子孤单且恐慌地承受这一切,因为它很容易成为孩子无法承受之重。 向死而生,一岁一枯荣的离离原上草其实也是生生不息的寓意,所以,多亲近大自然,孩子对生命教育的理解也会更丰富。 作者萌芽,国家积极心理学协会会员、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学龄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启萌】创始人,《教养力》《这样养育,孩子才有自驱力》作者,专注于早教启蒙和亲子沟通,是百万妈妈信赖的育儿号。
0 阅读:0

萌芽研究我最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