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王啊,您是不是真的打算把他给杀掉?您好好想一想,要是真这么做了,那女儿可就从此要守寡了。您就真的能狠下心来,舍得让女儿面临这样的境况吗?
在明朝初期的时候,出现了这样一个故事场景。那时当皇帝的乃是朱元璋呢。话说起来,这次开口说话的人身份可不一般,正是朱元璋的亲生女儿。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朱元璋当时竟要对一个人痛下杀手,而这个人的身份也很特殊,恰恰就是他的驸马呢。
大家可能会好奇,到底是出了什么事儿,竟然能让朱元璋狠下心来要处死自己的驸马呢?而且,他的女儿在这中间又有没有成功救下自己的丈夫呢?这一系列的疑问可真让人忍不住想去探究一番。
善良的反贪皇帝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之中,若要论及哪一位皇帝最为狠厉,恐怕非朱元璋莫属了。这位朱元璋在历史上可是相当有名呢,他的行事作风等诸多方面都展现出了极为狠辣的一面,所以一提到历史上最狠的皇帝,大家往往就会想到他。
他,那原则性可真是强得很呐。平时呢,只要你不触碰到他所划定的那些雷区,不管什么事儿,都还比较好商量。可要是万一不小心违背了他的原则,那可就麻烦了。有时候就算是像马皇后和朱标这样在他心里很有分量的人出面去说情,说不定都起不了什么作用呢。
不少人都觉得朱元璋是个极为坏的皇帝,可实际上呢,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哦。
可以这么来讲,在咱们国家漫长的历史长河当中,要是去谈论那些心地善良的皇帝的话,那朱元璋肯定是要算在其中的哦,并且,他可不是一般的存在呢,那可是能够排在第一梯队里面的。
朱元璋所展现出来的善良颇为与众不同哦。怎么个不同法呢?就是他将自己绝大部分的善良都给予了全国的老百姓,把对百姓的关怀和善意实实在在地体现在了自己的行动当中呢。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是从普通老百姓当中走出来的。他亲身经历过那种平民百姓的生活,深深明白身为一个普通平民,日子过得是有多么艰难困苦。正因为如此呢,在他登上皇位、继承大统之后,就把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当作重中之重来对待啦,一心想着要让老百姓都能吃饱穿暖呢。
在那个时候,朱元璋采取了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反贪污行动。他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让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毕竟贪污腐败会严重损害百姓的切身利益,导致民不聊生;另一方面呢,也是着眼于整个国家的长远发展。一个国家要是贪污之风盛行,那必然会根基不稳,各项事业都难以顺利推进。所以朱元璋推行反贪污,对老百姓和国家而言,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呢。
朱元璋对贪官极为痛恨,这其中是有缘由的。原来啊,他的家人就是被那些贪官给害死的。经历了这样的悲痛之事后,朱元璋便暗暗发誓,一定要把天下所有的贪官都杀光。他觉得只有这样,老百姓们才能够真正过上幸福安稳的好日子。在他心里,贪官的存在就是百姓生活困苦的一大根源,只有彻底清除这些贪官,才能还百姓一个清明的世道,让大家不再遭受贪官的盘剥与欺压,从而能安心地过日子呢。
朱元璋心中怀揣着一个目标,那就是大力整治官场贪腐之风。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他在自己的一生当中,对贪官可是毫不留情,坚决予以惩处。据相关记载,他这一生累计杀了多达10多万的贪官呢,这样的数字实在是太惊人啦,甚至都足以打破世界记录了。
相传在过去那个时候,有这么个规定,只要官员贪污的银子达到了60两及以上,那可就是犯了死罪啦。您想啊,这60两银子换算到现在的话,差不多能相当于几万块钱呢。从这儿就能够很明显地看出来,老朱在对待官员贪污这件事情上,那手段真的是相当严厉,毫不留情呢。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贪官的数量不但没有随着惩处力度等情况而变得越来越少,反倒呈现出增多的态势。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着实让人感到费解。
在明朝那个时期,整体的工资水平其实是比较低的。这里面呢,尤其要数中下层的官员们,他们的日子过得可真是艰难。就拿工资来说吧,那点收入常常是连养活一家老小都不够呢。这可就把人给难住了,一家人要吃要喝,各种开销都得有,可工资就那么点儿,根本应付不过来。那面对这样的困境该咋办呢?结果,好多人在这种情况下就动了歪心思,干脆铤而走险,走上了贪污这条不该走的路。
在明朝那会儿,要当个官可真不是件轻松惬意的事儿呢。为啥这么说呢?您瞧啊,那时候当官的要是不贪点儿,就靠那点儿俸禄,根本就养不起一大家子人。可要是稍微贪得多了那么一点点,那可就惨咯,直接就得被拉到刑场上去了,这后果可太严重啦。所以说,在明朝当官,真的是让人左右为难,难受得很呐。
要知道,并非只有穷人才会因为贪而犯错,那些有钱人当中贪得无厌的也大有人在呢。就拿朱元璋时期的一位驸马来说吧,他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虽然有钱有势,可同样也存在贪婪的毛病。
在不少人的眼中,朱元璋对待手下的那些官员们,那手段可是相当狠辣的。只要他觉得有必要,基本上就是毫不犹豫地痛下杀手,丝毫不会有什么迟疑、含糊的地方呢,说要杀某位官员,那就真的会立刻动手去杀,毫不留情。
事实上,不光是面对那些官员们的时候是这样的情况,就算是对待自己的家人,他同样采取了这样的做法。
就拿朱元璋唯一的外甥李文忠来说吧,想当年啊,朱元璋可是差点就把他给杀了呢。还好当时马皇后和朱标都还在,正因为有他们在从中调和等原因吧,这才避免了一场大祸,没让朱元璋真的把李文忠给杀了。不然的话,就照朱元璋当时那狠劲儿,估计他的那些亲戚们恐怕早就一个都不剩,全都死光光啦。
朱元璋不仅对自己的亲外甥毫不留情,而且还将那把残酷的屠刀举向了自己的驸马呢。要知道,一般人可能觉得亲外甥、驸马那可都是沾亲带故的自家人,理应受到庇护才对,可朱元璋却全然不是这样,他在某些情况下,就连这些有着亲属关系的人也不放过,就比如对自己的驸马,同样采取了极为严厉的手段,让其也遭受了厄运。
在朱元璋尚未建立起大明王朝的那个时期,他就早早地着手开展起了政治联姻之事呢。这里所说的政治联姻,主要就是针对他的儿子还有闺女们来进行安排的哦。就拿他的儿子们来说吧,像大儿子朱标,就娶了常遇春大将军的女儿为妻。还有那老四朱棣呢,他娶的则是徐达大将军的女儿哦。通过这样的联姻方式,朱元璋也有着他在政治方面诸多的考量呢。
闺女们的情况大致也是这样的哦,就拿临安公主来说吧,她是嫁给了李善长的长子李祺呢。
无法抗拒的婚姻
之后呢,李善长居然起了谋反的心思,这在当时可是犯了大忌。朱元璋得知后,自然是不能容忍,于是就把李善长给处死了。而这件事的影响可不止局限于李善长本人,那些和他一起共事的同事们也没能逃脱干系,受到了牵连。不仅如此,就连李善长的家人也未能幸免,同样被卷入其中受到了牵连呢。
这一回情况还算是稍微好一些的。怎么说呢?因为李祺他,在相关的事情当中其实并没有犯下什么过错哦。而且,他的老婆可是有着公主的身份呢。就因为这两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所以最终他们这一大家子只是受到了被流放这样的处置啦。
被流放后的生活着实不好受,毕竟这就意味着要开始过那种艰苦的日子啦。
要知道,之前有个驸马算是幸运地躲过去了一劫。但这并不意味着后面的驸马都能如此好运,就比如说有那么一位驸马,他可就没那么幸运了,因为他一不小心就踏入了朱元璋所划定的禁区范围之内,如此一来,他接下来的命运可就不好说了,毕竟踏入这个禁区,那面临的情况可就相当严峻啦,能不能再像之前那位驸马一样躲过去,真的很难讲咯。
在过去啊,朱元璋为了能妥善地应对那些大臣们,实在是没办法了,只好选择了政治联姻这条路。可到了现在呢,情况不一样啦,就算是再搞政治联姻这一套,也没办法解决当下的那些问题喽。不仅如此啊,就连他自己的孩子们也因为这些事儿跟着遭了殃,受到了牵连呢。
于是呢,在这之后啊,朱元璋就改变了做法哦。他不再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那些大臣家里的人啦。那他去哪儿找合适的人选呢?他,就把目光投向了那些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们当中,想要从这些考生里面挑选合适的人来做自己女儿的夫婿呢。
在当时,那些能够在科举考试中成功中举的考生,那可都是被视作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材。朱元璋心里就琢磨着,要是能和这些人拉近关系,那可好处多多呢。一方面,他们凭借自身的才学,日后必定能为国家贡献出不小的力量;另一方面呢,自己借此机会还能培养起一股属于自己的势力。思来想去,朱元璋觉得从这些中举的考生当中去挑选驸马,那无疑是最为合适、最佳的一个选择啦。
话说在当时,临安公主有个同母的妹妹叫怀庆公主,这位怀庆公主呢,选驸马的时候找了个考生做自己的夫婿。而在此之前,安庆公主在挑选驸马的时候,也是采用了同样的做法,同样是找了个考生来当驸马呢。
安庆公主的身份可不一般,她的来头可大着呢。为啥这么说呢?因为她的母亲,正是朱元璋极为钟爱的马皇后。
朱元璋那可是出了名的狠角色,不过呢,就算他这般厉害,也还是有让他心生惧怕的人哦。这人是谁呢?就是马皇后啦,说起来,也就马皇后能让朱元璋有这样的感觉呢,别无他人咯。而且,朱元璋和马皇后他俩之间的感情那可真是好得很呐。
要知道,朱元璋和他的妻子马皇后关系十分要好呢。就因为他俩感情这么好,朱元璋对待马皇后所生的孩子那可真是格外用心、关怀备至,和对待其他孩子相比明显有着不一样的关照呢。
我们来看看朱元璋的小女儿安庆公主,在她的婚事这件事情上呢,朱元璋那可是一点儿都不敢马虎对待的哦。
他心里琢磨着,得凭借自己敏锐的眼光,为宝贝女儿寻觅一位极为出色的郎君。那他把挑选的范围定在了哪儿呢?就是那些参加考试、博才多学的考生群体当中,他期望能从这里面为女儿选出一个合适的人选呢。
朱元璋一番好意,可安庆公主对此却颇为不满。要知道,那些考生们大多家境贫寒。安庆公主可是堂堂公主之尊,又怎么会甘心去吃苦受累呢?在她看来,和这些家庭条件不好的考生们有所关联,那势必会面临诸多辛苦之事,这可不是她所愿意接受的。
人往往就是这样,怕啥就来啥。就说朱元璋吧,还真就给她物色了一个家庭条件不怎么好的考生呢。
有这么一个人,名叫欧阳伦,他被朱元璋给相中了,要当未来的驸马呢。说起来,欧阳伦他家那情况,真可以说是穷得叮当响,穷到啥地步呢?就好比晚上睡觉的时候,连条像样的被子都没有,夸张点儿说,可能就只能盖个创可贴来勉强保暖啦,由此可见他家是有多穷。
朱元璋对欧阳伦特别满意,觉得他才学出众,博古通今,那可是相当有学识。在朱元璋看来,欧阳伦这样的人日后必定能在仕途上有所作为,是当官的一块绝佳料子呢。基于这样的考量,朱元璋就从中牵线搭桥,把欧阳伦和另外一人给撮合到一块儿啦。
安庆公主得知自己将来要嫁的人出身穷苦家庭,心里头那是相当不满意。要知道,她一直过着奢华无比的生活,哪里舍得就此改变呢。可在当时的情况下,只要马皇后不表态、不说话,她就算心里不情愿,想要反抗也是没什么用的,只能无奈地接受这既定的安排咯。
就这样,安庆公主和欧阳伦顺利地走进了婚姻生活,二人成功举办了婚礼,正式结为夫妻,携手开启了属于他们的婚姻之旅,从此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提到穷不穷这件事呢,其实情况还算可以啦。为啥这么说呢?因为在他们成婚的时候,朱元璋可是给欧阳伦家送去了挺多钱财的呢。
后来啊,欧阳伦得到了官职,而且还有了俸禄呢。就因为这样,他们家的生活,是一天比一天过得好了起来。
其实呢,安庆公主她的生活状况,和之前相比并没有差上太多哦。
咱们来设想一下这样的情景,要是家里来了一位身份如同大佛般尊贵的人物,而且还是位公主呢,那这欧阳家怎么敢去怠慢人家?要是真的敢对公主不敬,不好好招待的话,那除非是他们这一大家子人都不想活了,毕竟得罪了公主,那后果肯定是极其严重的。
难逃一死的驸马
原本大家都以为日子能够就这般持续下去,一直顺顺当当、好好的。可谁能想到呢,那个欧阳伦啊,在之后的日子里竟然慢慢地迷失了自己的本心,完全偏离了原本应有的方向,让事情的发展变得出乎意料起来。
欧阳伦娶了安庆公主之后,那官运可以说是相当不错呢。或许是这顺风顺水的官场之路让他有些飘飘然了吧,慢慢地,他就被利益和金钱给蒙蔽了双眼。到了后来,他完全变了个样,已经找不到最初的那个欧阳伦的影子啦。
大家都知道,在古代的时候,去贩卖食盐那可是相当危险的事儿呢。一旦被官府给抓到了,基本上就没活路啦,那可是死罪。而且在明朝的时候呢,还有一种东西,贩卖它的罪过和贩盐一样重,这东西就是茶叶啦。
在朱元璋成功建立明朝之时,整个国家呈现出一片百废待举的景象。各行各业都亟待发展,经济也处于较为低迷的状态,急需找到有效的途径来推动其恢复与发展。这时候人们发现,售卖茶叶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因为茶叶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有着相当高的利润空间。倘若大力发展茶叶的售卖业务,通过茶叶贸易所获取的丰厚利润,便能够为国家经济的复苏注入强劲的动力,从而加快整个国家经济恢复的步伐,让各行各业都能在经济好转的带动下逐步繁荣起来。
欧阳伦注意到茶叶贸易有着相当高的利润,在利益的驱使下,他便投身到这一贸易活动当中去了。凭借着茶叶生意,他收获颇丰,大把大把的钱财不断流入他的口袋,很快就赚得盆满钵满。然而,或许是被这巨大的利益冲昏了头脑,又或许是尝到了甜头后越发贪心,总之,他不久之后就深深地陷入到这茶叶贸易之中,完全无法控制自己,再也摆脱不了对这种高利润贸易的追逐了。
在那个时候,各个关口都是设有官员进行检查的哦。可奇怪的是呢,欧阳伦居然还能够照常去进行茶叶交易,这究竟是为啥?其实呢,这自然是和他驸马的身份有着密切关系啦。
要知道,那可是当朝皇帝的驸马啊,这人便是欧阳伦。在当时,大家一听说是他的车队,心里就犯嘀咕,谁会闲着没事去招惹这样身份尊贵的人?毕竟他可是和皇帝的女儿结为夫妻,那地位可不是一般的高。所以呢,往往一听说这是欧阳伦的车队,好多时候那些负责检查的人连查都不查一下,直接就给放行了,根本不敢有丝毫的阻拦或者耽搁呢。
大家想想啊,人要是一直在河边行走的话,那鞋怎么可能不被弄湿呢?这几乎是很难避免的,毕竟河边的环境就是那样,总会有各种情况导致鞋沾上水,弄湿也就成了很有可能发生的事儿啦。
欧阳伦其实一直都没有露出什么能让人察觉到问题的破绽,按说这样应该能相安无事的。可谁能想到呢,最后居然是他的家奴把他给坑害了。就是这么出人意料,家奴的一些举动或者行为,最终导致欧阳伦陷入了不利的境地,让他因此而遭受了不好的结果呢。
欧阳伦有一帮家奴,这些家奴啊,因为自家主人是驸马的缘故,那行事作风可嚣张得很呐。他们只要心里头不高兴了,不管是谁,抬手就打,完全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就连在各个关口执行公务的官员,他们也毫不顾忌,说打就照打不误,真的是典型的仗着主人的权势肆意妄为呢。
最后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有一位官员实在是到了无法再忍受的地步了,于是他干脆直接采取了行动,把那个惹他生气的家奴给告到官府去了。
经过相关官员一番细致深入的调查之后,令人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他们居然发现有人在私自贩卖茶叶。而随着调查的逐步推进,层层深挖,最终,这事儿居然查到了欧阳伦的身上。
话说朱元璋得知了这么一件事儿之后,那可真是气不打一处来。要知道,朱元璋这人平生最为痛恨的就是那些贪官污吏了。在他治理之下,基本上只要发现谁贪污,那是必定要杀头的。这一回呢,犯事儿的居然还是驸马,那按朱元璋一贯的做法,就更得杀了。为啥这么说呢?因为只有把驸马这样有特殊身份的贪官都严惩不贷,才能在众人面前树立起绝对的威严,让大家心服口服,这样也才能更好地起到以儆效尤、让众人都不敢轻易贪污的作用呢。
在当时的情况下啊,要是只因为是家人贪污就不加以惩处、不判处死刑,可对于那些和自己非亲非故的官员一旦出现贪污的情况,就随意地处死人家,这显然是不公平的,肯定会让大家伙心里觉得不服气、不满意的。朱元璋心里也明白这个道理,经过一番艰难的权衡和内心的挣扎之后,他最终还是狠下心来,忍着内心的痛苦,做出了将欧阳伦处死的决定呢。要知道欧阳伦可是他的家人,但为了维护公正,也只能如此了。
事实上,他对这个驸马还是挺有好感的。可问题是,驸马不小心触碰到了他的雷区,这种情况下,他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只能狠下心来把驸马给杀掉了。
话说在那一年,安庆公主已然41岁了。要知道,这个年纪其实正值壮年时期。就在这个时候呢,她的丈夫遭遇了被杀的厄运。面对这样的情况,安庆公主心里肯定是万分不忍的,毕竟是自己的丈夫嘛。于是呢,她便决定去找自己的父亲朱元璋,想要向他求情,希望能为丈夫求得一线生机呢。
只见她满含悲戚地对着朱元璋说道:“父王,您怎么能狠下心来,让女儿在中年的时候就守寡呢?”可面对这样的情形,朱元璋只是静静地看着,并没有给出任何回应。
随后,安庆公主再次开口询问道:“这天下存在着数量如此之多的贪官,就真的能够全部都杀得完吗?”
在这一回当中,朱元璋面对相关情况并没有选择回避。只见他一脸自信满满的样子,十分干脆地回复说道:“你心里也该清楚吧,难道还觉得我杀不完吗?”
安庆公主遇到了一个极为无情的父亲,那就是朱元璋。在当时的情况下,马皇后和朱标都已经先后离世了。要知道,马皇后向来仁慈,朱标又是朱元璋极为看重且寄予厚望的儿子,他们俩在世的时候,多少还能在一些事情上对朱元璋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呢。可如今他们都不在了,这就意味着再也没有人能够管束得了朱元璋啦。而安庆公主呢,面对这样的局面,她也是毫无办法,最后就只能无奈地守寡度日了。
“无情最是帝王家”,这话可真不是随便说说的。你瞧,一旦陷入到帝王家那些纷繁复杂的局势当中,就会发现,这生与死压根就不是自己能够掌控、能够说了算的事儿呢。在帝王之家,各种权力争斗、利益纠葛不断,身处其中的人,往往只能被局势裹挟着,命运都不由自己,真真是应了那句“无情最是帝王家”,生死都变得身不由己了。
大家知道吗,有时候狠心确实能算是一件好事呢。比如说在某些情况下,对一些事情或者对自己狠下心来,可能会促使我们去达成一些目标,推动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呢,这狠心可不能过度,如果太狠了,往往就会出现物极必反的情况哦。就好比一根橡皮筋,拉得太紧了就容易断掉。所以呢,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得讲究一个度,只有把握好这个度,才能让事情发展得更顺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