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期间,毛主席与贺子珍的外孙女孔东梅出版了一本回忆录。这本回忆录并不是孔东梅自己的人生,而是她的外公和外婆的人生故事。这也是孔东梅的心愿,她一直想要为敬爱的外公外婆撰写一本关于他们的书籍。
在回忆录中,孔东梅聊了很多人和事物。在谈起外公毛主席后,孔东梅也大方的聊起了自己对外公的第一印象。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个第一印象的话,孔东梅选择了这样的一个词语:
大方。
为什么孔东梅会这样描述她的外公毛主席呢?那当然要从孔东梅出生的时候开始说起了。孔东梅并不是爸爸孔令华和妈妈李敏的第一个孩子。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叫做孔继宁,是个男孩,于1962年出生。而孔东梅则比哥哥晚出生了10年,1972年的时候才来到这人世间。
一儿一女,凑成了一个好字。孔令华和李敏也感觉到他们的人生无比幸福。儿子孔继宁的名字,是爸爸毛主席给的,意为继承列宁同志的遗志。所以女儿的名字,孔令华和李敏商量了一下,也想让爸爸来起。
当然,孔东梅与哥哥有一点不同。哥哥孔继宁在起名字的时候,毛主席正在他身边,亲眼看着他的小脸蛋给起的名字。而孔东梅,毛主席则并不是亲自在她的身边给起的名字,只是看着外孙女的照片给起的名字。
之所以如此,也是因为孔东梅在一出生后,就被妈妈送到了上海外婆贺子珍的身边生活。当时李敏和孔令华的生活拮据,再养一个孩子有些艰难,再加上他们的妈妈贺子珍在上海的生活也比较孤寂。所以,孔令华和李敏决定把孩子送到上海去让妈妈抚养,既能减轻自己的负担,也能让孩子陪伴妈妈。
而贺子珍自然也是非常高兴的,对这个小外孙女真是亲的不行。等孩子长大一些后,李敏决定给孩子起名字了。于是专门去了一趟上海,然后为女儿拍了几张照片,接着带着这些照片又回到北京去面见爸爸,让爸爸看着孩子的照片,为孩子起个名字。
看着可爱的小外孙女,毛主席感觉到很是幸福。思来想去之下,毛主席决定为外孙女起名为“东梅”。这个东想必是取自于毛主席名字毛泽东的“东”。而梅则是取自于毛主席最喜爱的花种梅花的“梅”。
正因如此,孔东梅谈起对外公毛主席的第一印象后,形容外公很是大方。因为她觉得外公把和自己有关的两个字都送给了她,这不就是大方嘛?尽管她和外公没有相处过,但是她依然能够感到外公对她的疼爱。
而小东梅在上海外婆的身边,也是非常幸福的。贺子珍虽然身体不好,但是照顾孩子很是在行,将小东梅养的很好。身边的工作人员也是把小东梅捧在手心里,生怕伤了,对小东梅是爱护有加。
在浓浓的爱意下,孔东梅长大了。到了21世纪后,孔东梅也决定为疼爱她的外公和外婆做些什么。于是,孔东梅决定撰写一本回忆录送给外公外婆。在这本回忆录中,孔东梅写下了太多的思念,这是她对亲人的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