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治国齐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纵然原因有很多,但这里边还有他的贤妻马皇后的功劳。有关马皇后的早期有些事,我们在前面章节里已经讲过,这里重点讲讲立国后的。马皇后是个了不起的女性,自嫁给了朱元璋后,没少为朱家“穷二代”操心。实事求是地讲,马皇后是一个集中国传统女性美德于一身的了不起的好妻子、好母亲、好皇后,她对朱元璋、朱元璋家族和大明帝国影响甚大。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谢绝封赏皇后宗族,主动上请立法禁止后妃干政。
马皇后是个深明大义的人,洪武元年正月朱元璋在南京建立大明帝国时,就册封了马氏为皇后。尽管文化程度不高,但她心情温和,说话做事通情达理。当时朱元璋刚开国,不仅要大封群臣,而且还多次要对皇后家的宗族封赏爵禄。马皇后听说后坚决反对,她说:“把朝廷的爵禄私赐外戚,不合周公之法。再说,妾家亲属未必有可用之才,一旦高官厚禄,骄奢淫逸,不守法度,只会有损于社稷,万万不能违背法度。陛下如要加恩妾族,只需赐禄,使其丰饱就行了。”她还反过来提醒朱元璋“妾读史书,见汉、晋、隋、唐各代,皆因外戚擅权,后妃干政而导致倾覆。妾请陛下不封外戚爵位,后妃不准参与朝政,将这两条定为家法。”马皇后的一番言语可把朱元璋给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第二,带头遵守《女诚》——大明后宫的“高压线”,示范大明后宫近300年。马皇后绝非作秀,确实也给朱元璋的大明朝后宫开了一个好头。当时朱元璋已经认识到后宫与外戚的隐患问题,经贤惠的马皇后提醒,他心里就更加踏实了,于是下令让老儒朱升修《女诚》。这部《女诫》从历代后宫制度的得失角度来进行修订,它设了好多的“高压线”,防止后宫与外威干政。譬如它规定;宫中嫔妃之事归皇后管,但出了宫门的事皇后就不得过问;外朝大臣的妻女除规定的每月初一和十五两次朝见皇后外,没有特殊理由不要到宫中来,目的是防止宫中与外臣的间接交通;宫人不能与外廷通信,违犯的要被处死;皇帝、太子及皇族婚姻选娶女子,要从民间良家首先考虑,不得私自将女子送入宫中或皇族公府;外戚只享有丰厚的俸禄,但不封官职,也就是说,外戚可以做大财主,但不能做大官。
在《女诚》制定好了以后,朱元璋命令工部将《女诫》诚谕的全部内容用金字镌刻在一个铁制的红牌上,然后将这个红牌悬在宫中,起到警示后宫妃嫉的作用。马皇后带头执行,后宫治理得井井有条。但冰冷的诚条有时似乎是太过于不近人情,尤其是像马皇后这样贤惠、热心天下黎民苍生的人不经意地就“走近”了诚条。有一次,朱元璋回到宫中。马皇后关心地问:“天下百姓的生活如何?”朱元璋冲了她一句:“外面的事不应是你所问的!”马皇后尽管心里很不愉快,但她还是跟皇帝老公解释说:“陛下是天下黎民之大君父,妾身是天下之母,哪有做母亲的不问天下子女之疾苦的?”朱元璋还是不吱声,马皇后就打住了。马皇后承继了中国传统女性的柔美,恪守大明初年制定的《女诫》,为大明朝后宫开了个好头,明代第二个、第三个皇后都不错,以后大明后宫制度一直都执行得比较好,史书说它是“外成循理谨度,无敢恃宠以病民,汉唐以来所不及”。这首先要归功于马皇后开的好头。第三,相夫教子,母仪天下——将顽童教育成学问家的一代贤后和好母亲。在战争年代,马皇后曾有烫胸救夫的故事。现在天下太平了,马皇后是天下第一女人了,但她仍保持着朴实的本质,常常穿着粗衣布衫,将其洗得很旧了还舍不得扔。她自己下厨房为皇帝丈夫做吃的,听到外面有地方上发生灾荒,就催促丈夫赶紧去贩济,听说国子监太学生妻儿生活无着,她就去调剂粮食。在马皇后的敦促下,朱元璋下令在今天南京玄武区的红板桥盖了红板仓,专门存储粮食,供给太学生养其家小。由此,南京城里的红板仓闻名于世人。除此之外,身为天下第一母亲的马皇后还严格管教皇子。朱元璋的第五个皇子朱械小时候十分顽劣,放荡不羁。在太学读书就不本分,唆使诸皇子与他一起给老师捣乱。皇子老师太傅李希颜发火时一不小心,用笔管戳破了朱糖的额角。这下可闯祸了,朱精哭着到父皇朱元璋那儿去告状,说是老师打了他。
一个儒士当了皇子老师,现在居然敢打皇子。朱元璋心痛地抚摸着儿子的额头,心中已经怒不可遏了,本想要好好处罚皇子老师李希颜。刚好马皇后在边上,她可不这么认为,劝解皇帝老公:“小孩子调皮,老师管教没什么错,你怎么反而要发火了?”这下可把朱皇帝说得哑口无言。事后他非但没处分皇子老师李希颜,反而将他升了官。再说马皇后回头就教育起皇子朱械:“你贵为皇子,理应好好学习,老师管教没错。如果下次你再犯老毛病,我一定得严加惩罚。”这下子可把朱械给镇住了。自此以后,马皇后对朱械多了一份心,在她的严厉管教下,朱械从一个不爱读书的顽童,后来居然成为学问家。他还写了一本图文并茂的《救荒本草》,这是一部研究明代植物学与民生经济的重要著作。第四,以柔克刚,规劝朱元璋,营救大臣——马皇后:刀下留人。在朱元璋的帝王生涯中,很少有人能劝止他乱杀无辜,只有马皇后一人还能做到。由于朱元璋与马皇后是患难夫妻,在过去几个非常时期,马皇后都义无反顾地帮助了朱元璋渡过了难关,由此他对贤妻皇后很尊重,别人话听不进,马皇后的规谏他还是能接受的。江南首富沈万三露富斗富,招来了杀身之祸,幸亏善良的马皇后“营救”,才被免死充军云南;宋派后来也是莫名其妙地差点被朱元璋杀了,多亏马皇后大力帮助才得以保命。李文忠从小就被朱元璋夫妇收养,长大后忠心耿耿报效大明,但守严州时,他被人诬陷犯法。朱元璋铁面无私,准备将李文忠召回正法,又是马皇后及时规劝:“前方打仗事情紧急,战争中最忌讳的是临时换将。况且文忠是我们一手带大的,他的贤德,你我应该知道,别人说他不法,也不一定能信。”在马皇后的劝解下,朱元璋放弃了原来的主张。后来的事实证明,马皇后说对了。
马皇后的贤惠和善良不仅体现在她要帮助落难中她所亲近的人,而且还表现为解救一些她并不太熟悉甚至是不熟悉的人,一次次从死亡的边缘上将人们给拉回来,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女性的人格之美。有个职位并不太高的将领叫郭景祥,他守和州时,不知怎么的,也许是得罪了人,有人诬告,说他的儿子要杀父亲郭景祥。如此诬告之人十分歹毒,因为在古代社会里,子杀父即使是未遂的预谋,也算是犯下了“大逆罪”,要被凌迟处死;而对于郭景祥来说,如果儿子被诬告的罪名成立那就要被处死,不仅自身要经受失子之痛,而且还得要承受巨大的心理煎熬—中国古代人的观念:“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朱元璋脾气火爆,听人告了天下居然有这样大逆不道的儿子,他就马上想将郭景祥的儿子给杀了,但马皇后出来劝住:“我听人说起过,郭家就这么一个儿子,你现在还没搞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就把人家的儿子给杀了。万一事情有假,岂不绝人之后吗?”朱元璋听从马皇后的意见,派人前去调查,结果发现又是一起由诬告引发的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