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侠侣》一书,诞生于公元一九五九年之时,距《射雕英雄传》所勾勒之江湖盛世,已悄然流逝二十余载春秋。此书承续《射雕》之余绪,郭靖、黄蓉、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及全真七子、老顽童等昔日豪杰之身影,携带着往昔江湖之记忆与恩怨情仇,翩然步入《神雕侠侣》之广阔天地,为这段传奇故事平添了几分厚重之历史韵味与绵延不绝之血脉联系。
然则,《神雕侠侣》绝非《射雕》之简单续篇或后传,其拥有全新之主人公与主线故事,杨过、小龙女及郭芙、郭襄、武敦儒、武修文、耶律齐等一众新锐,于这崭新之江湖时代,开启了属于他们之武侠传奇。诸人之命运,在江湖风云之变幻中交织缠绕,碰撞激荡,演绎出一幕幕惊心动魄、缠绵悱恻之精彩篇章。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f7c481fd34f44e184782a7cd8b0e7ef.png)
大宋理宗开庆元年,二月初春之际,黄河北岸之风陵渡头,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时值天公不作美,乍暖还寒,黄河初解冻,忽北风凛冽,大雪纷飞,河面复又凝冰。舟楫难渡,车马难行,南渡之客皆困于此渡,望河兴叹。
风陵渡上,名为“安渡老店”之客栈,早已人满为患,后来者只得涌入大堂,致使堂内拥挤不堪。店伙计急中生智,搬开桌椅,于堂中燃起熊熊大火,众人围炉而坐,耳听北风呼啸,眼见雪花纷飞,心中愁绪万千,不知何时方能脱离此困境,踏上征途。
忽闻马蹄声急,三骑骏马如风而至,停于客栈门前。一女子清脆之声响起:“店家,速备两间宽敞洁净之上房。” 掌柜满脸苦色,拱手赔笑道:“抱歉至极,小店客房已满,实在无法腾挪。” 那女子柳眉微蹙,又道:“罢了,一间亦可。” 掌柜依旧摇头如拨浪鼓:“实在抱歉,小店虽欲招待贵客,却有心无力,客房已悉数被占。” 女子怒而挥鞭,虚击空中,叱道:“胡言乱语!你开客栈而不备客房,岂有此理!你就不能让其他客人挪一挪?多加银两便是。” 言罢,径直闯入大堂。
众人抬眼观之,只见此女子年约三旬,杏眼桃腮,端庄秀丽,身着宝蓝色锦缎皮袄,领口貂皮外翻,华贵非凡。其后紧随一男一女,皆十五六岁模样,男者浓眉大眼,气宇轩昂;女者清雅脱俗,秀丽可人。二人皆穿淡绿缎子皮袄,少女颈间一串明珠,每颗皆小指大小,熠熠生辉。三人气势凌人,原本喧嚣之大堂瞬间寂静无声,众人皆目瞪口呆,呆望其等。
此女子乃郭靖、黄蓉之长女郭芙,少年乃武修文,少女则是郭襄。三人因风雪所阻,至此风陵渡口。郭芙心生不悦,却也无可奈何,只得于大堂中觅一席之地坐下。店伙计迅速送上佳肴美酒,菜品丰盛,更有白酒一壶。郭芙海量,一碗接一碗,郭襄与武修文亦陪饮数杯。
众人围炉而坐,聆听门外风声呼啸,皆无睡意。一湖北口音之矮汉忽谈襄阳围城之事,将郭靖、黄蓉夫妇奋勇抗敌之壮举讲得栩栩如生,众人听得如痴如醉,对郭靖夫妇赞不绝口。郭芙闻“郭大侠夫妇”之名,神色微动,眼中闪过一丝自豪。郭襄则满脸好奇,虽自幼听闻父母英雄事迹,但此刻听旁人述说,心中仍涌起无限敬仰。
此时,一山西口音之壮汉道:“襄阳城能坚守十余载,全凭郭大侠夫妇与神雕大侠相助。”“神雕大侠?” 郭襄双眸一亮,急声问道,“此人究竟何人?” 众人见其好奇之态,便纷纷讲述神雕大侠之事迹。或言其武功高强,独臂败尽英雄;或言其行侠仗义,劫富济贫;又或言其身边跟随一只庞大无匹之神雕,威风八面。
郭襄听得如痴如醉,对神雕大侠心生无限好奇与仰慕,当下便下定决心,誓要寻得神雕侠,一睹其风采。恰此时,西山一窟鬼之大头鬼至客栈,闻郭襄欲见神雕侠,便提出领其前往。郭襄不顾众人劝阻,毅然随大头鬼步入风雪之中。
二人一路前行,郭襄见识大头鬼之种种奇异之处,心中对即将见到之神雕侠愈发期待。不多时,二人至一片密林。郭襄举目望去,只见一株大树横干之上,端坐一人,身旁蹲着一头庞大无匹却丑陋不堪之巨雕。此人正是杨过,其脸色焦黄,形如枯槁,脸上更戴着一副丑陋之人皮面具,夜色之下,宛如僵尸。郭襄初见之下,心中一惊,不由自主打了个寒颤,心中暗道:“世间竟有如此丑陋之人!” 然而,当杨过那电闪雷鸣般之目光掠过其脸,略作停留之时,郭襄见其双眸精光四射,英气逼人。刹那间,郭襄心口一阵发热,脸颊绯红,低头暗想,这神雕侠似乎也不甚丑陋。
随后,杨过与西山一窟鬼因故发生冲突,双方展开一场激战。激战中,杨过展现出惊世骇俗之武功与才智,轻松化解危机。郭襄在一旁全程目睹,对杨过佩服得五体投地,从心底认定杨过便是她心中之大英雄、大侠客。
自风陵渡口此次相遇,郭襄之心便与杨过紧紧相连,亦开启了她那令人感慨万千之情感历程。正如诗云:“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风陵渡口之初见,在郭襄心中种下了一颗爱之种子,从此,她之世界便只有杨过之身影。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ecafb24c37b521e6e462ec15a88f586.png)
自风陵渡口依依惜别之后,郭襄对杨过之思念,犹如春草之滋生,与日俱增。她时常忆起杨过那双英气勃发、深邃如潭的眼眸,以及他在群雄面前所展现的惊世骇俗之武功,心中那份倾慕之情,犹如江水滔滔,绵延不绝。而杨过,亦未曾忘却那位天真烂漫、对他满怀敬仰的小姑娘。
时光荏苒,转眼间,郭襄已至二八芳华,其十六岁生辰悄然而至。此日,襄阳城张灯结彩,人声鼎沸,英雄大会亦在此际隆重召开。然郭襄却无心顾及这繁华盛景,她心中所念,唯愿杨过能践约而来。正当她翘首以盼之际,杨过携三件惊世大礼,如约而至。
杨过之首礼,乃五只皮囊,内藏两千蒙古兵将之耳。他遣史家五兄弟将此五囊赠予郭襄,以为生辰之贺。郭芙启囊一观,但见其中满耳,吓得花容失色;而郭襄却为杨过这份独特之礼所震撼。她深知,此礼非比寻常,实乃杨过对蒙古侵略者之严正警告,亦是对她深情厚谊之体现。
次礼,则是焚毁蒙古二十万大军之粮草。杨过暗中联络江湖群英,于南阳城粮草重地放火,霎时间,火光熊熊,映红天际。与此同时,夜空中烟花绽放,璀璨夺目,组成“恭祝郭二姑娘芳辰喜乐”十个大字。烟花与火光交相辉映,将襄阳城之夜空装点得如梦似幻。郭襄仰首凝望这漫天烟花,心中满是惊喜与感动。她未曾料到,自己生辰竟能如此非凡,如此刻骨铭心。此刻,她俨然成为武林之焦点,而这一切,皆源于杨过之赠予。
三礼,乃寻回丐帮圣物打狗棒。杨过深知,打狗棒于丐帮而言,意义非凡。时丐帮内奸作祟,打狗棒落入宵小之手。于是,他施展浑身解数,与霍都等奸邪斗智斗勇,终夺回打狗棒。他命达尔巴携棒至英雄大会,当众交予郭襄。此举不仅解丐帮燃眉之急,更令郭襄在群雄面前大放异彩。
杨过此三件大礼,不仅让郭襄生辰之日尽展风华,更让她深切感受到杨过对她之关爱与重视。一个二八芳华的少女,面对如此隆重而又独特之生辰惊喜,岂能不动心?此三件礼物,犹如三把金钥匙,轻轻旋开郭襄心中那扇紧闭的爱之门扉,让她彻底沉沦于对杨过之痴恋中,无法自拔。
自此,郭襄对杨过之情意愈发深厚,她心中唯愿与杨过携手相伴。然她亦深知,杨过对小龙女之情深似海,坚如磐石,自己这份爱恋,注定只能化作一场无望之单相思。即便如此,郭襄亦无怨无悔。她甘愿为杨过默默付出一切,哪怕只是遥遥相望,她亦心满意足,甘之如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cb1ddbd0ecc56751a2f89b158f71ff6.png)
自杨过与小龙女携手归隐山林之后,郭襄之心,亦随之飘然而去,仿若断线之风筝,再无归途。她呆立原地,目光紧锁杨过离去的方向,泪水在眼眶中盈盈打转,却倔强地未曾滑落。她深知,此一别,或许便是永恒的诀别,然心中那份痴念,又如何能轻易割舍?于是,郭襄毅然踏上了寻觅之路,青驴为伴,足迹踏遍千山万水,只为那一抹魂牵梦绕的身影能再度映入眼帘。
首站,她奔赴终南山古墓,怀揣着一丝渺茫的希望,期盼能在那幽深古墓之中,寻得杨过夫妇的踪迹。古墓之内,两名侍女轻移莲步而出,告知她主人外出未归,并热情地挽留她在古墓中静候三日。然杨过夫妇行踪飘忽,归期难定,三日之期转瞬即逝,郭襄终是满怀失望,黯然离去。自此,她自北向南,再由东至西,几乎将大半个中原踏遍,却始终未能探得神雕大侠杨过的丝毫讯息。
失望如影随形,然郭襄之志,却如磐石般坚定不移。她心中始终怀揣着一抹微光,坚信只要自己不抛弃、不放弃,终有一日能与杨过重逢。她穿梭于繁华市井,漫步于幽静山谷,每到一处,便不厌其烦地向人们打听杨过的下落,然回应她的,却总是无奈的摇头与沉重的叹息。岁月如梭,光阴荏苒,郭襄的容颜在风霜的侵蚀下逐渐老去,但对杨过的思念,却如陈年老酒,愈发醇厚浓烈。
然世事无常,命运总爱与人开玩笑。郭襄苦寻二十四年,却始终未能如愿以偿。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她历经磨难,饱尝艰辛,更目睹了世间的沧桑巨变。南宋王朝在蒙古铁蹄的肆虐下摇摇欲坠,襄阳城亦未能幸免于难,城破之日,郭靖、黄蓉夫妇与郭破虏一同殉国。此噩耗如晴天霹雳,直击郭襄心头,让她痛不欲生,失去了至亲,亦失去了最后的依靠。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b7be2c75f7de8bd1b72c8d316b65a87.jpg)
历经此番重创,郭襄的心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开始审视自己的人生,反思对杨过那份近乎痴迷的爱恋。渐渐地,她悟出一个道理:有些情感,注定只能深埋心底,成为一场遥不可及的梦,无论自己如何挣扎,都无法将其变为现实。而世间万物,皆如过眼云烟,转瞬即逝,何必为了那虚无缥缈的爱情,而执着不放呢?
于是,在四十岁那年,郭襄终得大彻大悟,毅然选择出家为尼。她于峨眉山之巅,结庐而居,潜心修行,将余生全部奉献给了佛道。她创立峨嵋派,广纳门徒,将自己的武学心得与人生哲理传承下去。在她的悉心教导下,峨嵋派弟子个个武艺高强,心怀慈悲,成为了江湖中一股不可小觑的正义力量。
有人揣测,郭襄之所以出家,是因得知杨过已逝,无法承受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才选择遁入空门。然而,此说并无确凿证据。
郭襄出家的念头,实则早已在心中生根发芽。
她对杨过的深情,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深刻体悟,让她逐渐看破了红尘的虚幻与无常。而襄阳城破、家人丧生的惨痛经历,更是让她彻底放下了心中的执念,毅然决然地踏上了一条与佛道相伴的修行之路。
小小FOX大耳朵
本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