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笔下美女甚多,而其中也有不少出家的美女,今日在下便给大家分析其中五位俊俏尼姑。
仪琳仪琳之姿,初现衡山派刘正风府邸,其声娇柔,宛若幽谷黄莺,清音曼妙,一句“师父,弟子归矣!”恍若天籁。门帘轻掀,众人眼前豁然开朗,但见一小尼姑,步履轻盈,如莲花初绽,款款步入花厅。
她正值二八芳华,体态婀娜,虽身披宽大缁衣,难掩其绰约风姿,宛若春日嫩柳,随风轻摆,曼妙非凡。其容,清秀绝俗,犹如幽谷兰芷,淡雅高洁,望之忘俗,令人心生敬畏。
彼时,仪琳身陷囹圄,为采花淫贼田伯光所掳,危在旦夕。田伯光,江湖人称“万里独行”,轻功盖世,刀法凌厉,寻常高手望而生畏。仪琳,一柔弱尼姑,孤身遇此强敌,无助惶恐,可想而知。千钧一发之际,令狐冲挺身而出。身为华山派首徒,令狐冲剑术虽未至化境,面对田伯光之快刀,亦稍显逊色,然其心怀正义,毫无惧色。
为救仪琳,他与田伯光自荒山野岭,一路鏖战至衡阳城“回雁楼”,更以“站而斗,吾令狐冲于武林之中,位列八十九;坐而斗,则居其二”为由,与田伯光立下奇约,即便身受重创,亦誓保仪琳无恙。
令狐冲此举,于仪琳心田播下情愫之种。然仪琳毕竟身为佛门中人,清规戒律加身,此情此景,终无善果。她与令狐冲之间,横亘一道难以逾越之鸿沟。
刀白凤刀白凤,生于彩云之南的摆夷部族,乃酋长之掌上明珠,身份显赫,姿容倾城。岁月悠悠,即便步入中年,其风华依旧,宛若那经风历雨却更添娇艳的牡丹,雍容中透着华贵,仪态万千,令人叹为观止。其手,纤纤如玉,晶莹剔透,手背之上,近腕之处,一抹殷红如血之红记,更添几分神秘莫测之韵。
世事如棋,命运之轮无情地将她卷入政治联姻的漩涡之中,她与大理镇南王段正淳结为连理。初时,二人情深意重,如胶似漆,琴瑟和鸣,犹如春日繁花,绚烂至极。然则,好景不长,段正淳本性风流,四处留情,与秦红棉、王夫人、阮星竹、甘宝宝、康敏等诸多女子纠缠不休。此等风流韵事,犹如利刃,深深刺痛了刀白凤之心。昔日挚爱,渐化为刻骨铭心之恨,难以磨灭。
愤恨交加之下,刀白凤心生一计,誓要报复段正淳,让其亦尝背叛之苦。于是,她孤身前往天龙寺外,菩提树下,偶遇满身伤痕、邋遢不堪之段延庆。彼时段延庆,历经生死劫难,双腿已残,面目全非,喉间被砍,声带受损,无法言语,伤口脓血四溢,蛆虫蠕动,恶臭扑鼻,宛如地狱恶鬼,令人胆寒。然刀白凤心中仇恨蒙蔽双眼,理智尽失,暗道:“你乃王爷大将军,我偏要与这臭叫化相好。”言罢,缓缓走向段延庆,褪去罗衫,投身其怀,于菩提树下,成就一段不伦之缘。
此段露水情缘,终于让刀白凤怀上段誉。
李莫愁“问世间,情为何物,竟教人生死相从?”此词哀婉凄厉,犹如一曲悲歌,唱尽了李莫愁一生的爱恨痴缠。
李莫愁,古墓派第三代大弟子,自幼于古墓中修行,古墓派的武功与清规戒律,伴她度过懵懂青春。然而,命运之轮总在不经意间转动。一日,她偶遇江南陆家庄的陆展元,犹如一缕阳光照进她幽闭的世界。那时的李莫愁,正值豆蔻年华,情窦初开,陆展元的出现,让她初尝爱情的甜蜜与温馨。她为他倾心,甚至不惜违抗古墓派门规,与他私定终身。
可惜,她以为,他们会携手共度余生,却不料,这段感情只是她的一厢情愿,如梦泡影。
陆展元的背叛,犹如利刃穿心,他移情别恋,与何沅君结为连理,将李莫愁的深情践踏于脚下。李莫愁闻此噩耗,如遭雷击,她无法接受这残酷的现实。曾经的海誓山盟,转瞬间化为乌有。她的心中,爱与恨交织,痛苦万分。
这十年,李莫愁在痛苦与仇恨中沉沦,性情大变,曾经的温婉善良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心狠手辣与冷酷无情,成为了江湖上人人闻风丧胆的女魔头。
郭襄郭襄生于南宋淳祐三年(公元1243年)十月二十四日,时值襄阳城烽火连天,战云密布。郭襄之童年,于父母之羽翼庇护与江湖之风雨飘摇中度过。身为女子,她却未被闺阁之礼教所拘,反养成了一副我行我素、胆大包天之性情,颇有其外祖父黄药师之风骨。她心地善良,重情重义,慷慨豪迈,豪爽好客,明辨是非,爱打抱不平,江湖中人皆尊称其为“小东邪”。
命运之轮,于她十六岁那年开始转动。风陵渡口,一场奇遇,让她与神雕侠杨过结下不解之缘。从此她芳心暗许,此后数十年中,郭襄踏遍千山万水,只为寻觅杨过之踪迹。
她曾至终南山古墓,却只见杨过之侍女,得知杨过夫妇外出未归;她亦曾游历大半个中原,却始终未闻神雕大侠杨过之近况。“终南山古墓长闭,万花坳花落无声;绝情谷空山寂寂,风陵渡凝月冥冥。”这四地与杨过息息相关之处,皆留下了郭襄之足迹,却也皆令她失望而归。
岁月如梭,襄阳城终被攻破,郭靖、黄蓉、郭破虏等人壮烈殉国。郭襄痛失亲人,亦失去了家园与依靠。于四十岁那年,她终于大彻大悟,毅然选择出家为尼。她在峨眉山创立了峨眉派,成为一代武学宗师。她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将峨眉派发扬光大,传下了风陵师太、灭绝师太、纪晓芙、丁敏君、周芷若等一众杰出弟子。
陈圆圆陈圆圆,原名邢沅,出身寒微,其父乃一介贩夫走卒,家境清贫如洗。命运似对她多有戏弄,自幼便遭逢父母双逝,无奈之下,只得投靠姨母之家,随姨夫之姓,易名陈圆圆。然姨夫家道中落,竟狠心地将她卖入梨园,自此,陈圆圆踏上了优伶之途。
她天生丽质,容颜绝美,肌肤赛雪,眉眼含情,举手投足间尽显万种风情。且天赋异禀,拥有一副宛若黄莺出谷般的清丽歌喉,唱曲时,婉转悠扬,余音袅袅,令人如痴如醉。其曲艺更是精妙绝伦,无论是《红梅记》中哀怨缠绵的卢昭容,抑或是《西厢记》里机智伶俐的红娘,皆被她演绎得栩栩如生,入木三分。凭借着那倾国之貌与惊世之才,陈圆圆迅速声名鹊起,成为梨园中的翘楚,引得无数权贵豪绅、文人墨客竞相追逐,一时间,其名号响彻江南大地,赫然入选“秦淮八艳”之列,成为红极一时的名伶。
然而,在那风雨飘摇的时代,美貌于女子而言,或许并非福祉,反倒可能成为祸端。陈圆圆的绝世姿容,引来了无数人的觊觎,其命运亦因此被彻底改写。
书中记载,吴三桂对陈圆圆宠爱备至,二人共度了一段短暂而甜蜜的时光。然好景不长,吴三桂很快被派往山海关抵御清军,陈圆圆则留守京城。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率领大顺军攻陷北京城,崇祯皇帝自缢煤山,明朝覆灭。李自成入主北京后,麾下将领刘宗敏垂涎陈圆圆之美色,派人将她掳走,占为己有。此时,吴三桂正处两难之境,一边是李自成的大顺政权,一边是关外的清军。原本,吴三桂有意归降李自成,但当他得知陈圆圆被刘宗敏掳走后,顿时怒不可遏,“恸哭六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毅然决定放弃归降李自成,转而与清军结盟,引清兵入关。
山海关一战,李自成的大顺军不敌吴三桂与清军的联军,大败溃逃。李自成退出北京后,吴三桂于兵荒马乱中寻得陈圆圆,将她重新接回身边。此后,吴三桂随清军一路南下,为清朝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平西亲王,镇守云南。陈圆圆亦随吴三桂来到云南,成为他的王妃。然而吴三桂始终一意孤行,不听陈圆圆之言。无奈之下,陈圆圆选择在昆明附近的寺庙削发为尼,法号寂静,从此青灯古佛,了此余生。
此女相貌非凡,历史传闻中,她固然是绝色美女,在金老笔下,她同样美颜不可方物,甚至连自己未来的女婿韦小宝都不仅垂涎三尺,心中幻想陈圆圆给自己陪酒。
纵观金庸全书,恐怕只有陈圆圆能够和小龙女一较高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