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溪遗址:揭秘神秘屈肢葬,留下千年谜题待解

船长卡戎 2023-12-22 00:58:53

瞿塘峡,是一道天然的关隘,横亘在四川盆地与江汉平原之间,像一位沉默的守护者,静静地守望着这片古老而富饶的土地。它是三峡之首,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分界线,矗立在长江的东岸,让人们敬畏自然的力量,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大溪遗址,就坐落在瞿塘峡的东出口处.那是一个风水的宝地,地形狭窄,前临滚滚长江,侧绕潺潺溪流,背倚巍峨大山。景色美不胜收,令人心醉神迷。站在那里,仿佛可以听到千年的历史在耳边低语,感受到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如同历史的石碑,静静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淹没前

在这里,丰富的出土文物让人惊叹不已。那些石器、陶器、玉器、骨器等各类文物,每一件都凝聚着先人们的智慧与汗水。在这里,神秘的屈肢葬让人感到惊奇。那些身体蜷缩、双脚朝天的遗骸,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无法言喻的故事。

鱼骨

1925年,来自美国的一支探险队踏上了大溪的土地。在这片肥沃而神秘的土地上,他们发现了一些石器、残陶器的碎片和鱼骨。时间过去了很久,到了1959年。四川省的一个文物保护团队和四川大学的历史系合作进行了两次考古挖掘。在只发掘的228平方米土地上,他们非常惊讶地发现了74座新石器时代的墓葬。这些墓葬的发现让专家们很震惊,他们意识到这是一种全新的考古文化,于是将其命名为“大溪文化”。

又过了几年,1975年人们再次关注大溪。进行了第三次发掘,共清理了133座墓葬。在这些墓葬中,发现了许多特殊的埋葬方式。新世纪为配合三峡大坝工程,又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淹没后

大溪遗址已经发掘出了近400座新石器时代的墓葬,这些墓葬展现了远古社会的各种情况。早期和中期,墓葬中随葬品的个体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并不明显,大家差不多。但是到了大溪文化的晚期,这些差异逐渐出现了。同时,女性开始依赖男性,这种关系在墓葬中表现得比较明显,比如2人合葬的葬式上,男性是仰卧的,女性则是侧身屈肢面向男性,显示出男尊女卑的观念。

大溪文化的墓葬主要是单人葬,但也有夫妇合葬、母子合葬、家庭合葬等。很可能大溪文化的家庭形态是父系核心家庭。这突破了以前认为大溪文化处于母系社会的观点。通过近年来在大溪遗址的发掘,我们发现大溪遗址的墓葬葬式有规律的变化:从直肢葬到屈肢葬,再到直肢葬。其中,早期是直肢葬,但不够标准;屈肢葬则由跪坐式发展到蹲踞式。大溪遗址的葬式变化规律在三峡地区的大溪文化中具有代表性。

这些神秘的葬式,似乎在向世人诉说着一个无法解开的谜团,让人不禁想要探索其背后的真相。然而,每个人都会发现,越是深入探索,越是感到困惑和惊奇。

有人认为,屈肢葬是摹仿睡眠的姿势,让死者在另一个世界中安详地沉睡。然而,这种观点似乎难以解释,为何这种葬式会出现在新石器时代,当时的人们对死亡和葬礼的理解,是否真的如此简单?

另一种观点认为,屈肢葬可能是当时已经有了一些解剖学知识,让死者模仿婴儿在母腹内的姿态,以重新投胎。然而,这种观点同样无法解释,为何婴儿的姿态会与成年人的葬仪相结合,而且为何这种习俗会持续数千年之久?是否真的存在投胎转世的说法?

还有人提出,屈肢葬是专门针对非正常死亡者或凶死者采取的一种葬式。然而,这种观点似乎也站不住脚。在大溪遗址中,绝大多数的屈肢葬都是正常死亡的个体,而非凶死者。那么,这种神秘的葬式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最后一种观点认为,死者死后马上捆绑成屈肢,以免其灵魂出来危害活人。然而,这种观点同样无法解释,为何要选择屈肢这种特定的姿势来防止灵魂的危害?难道屈肢有着某种神秘的力量能够镇压亡灵吗?

这些疑问,像一团迷雾笼罩在人们心头。究竟哪一种观点才是正确的呢?或者说,这背后还有更加离奇的事情等待我们去发现?这一切的答案,或许只有通过不断的考古和研究才能揭晓。

瞿塘峡的雄伟与大溪遗址的神秘相得益彰,它们是这片土地上的瑰宝。站在那里,你会被历史的深沉所震撼,被自然的美丽所感动。这就是大溪遗址,这就是瞿塘峡。它们让我们得以触摸到那遥远的过去,得以感受到那古老文化的魅力。

0 阅读:104

船长卡戎

简介:上班带娃看书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