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海门口遗址:精美陶器到简陋住所,这种变迁隐藏何种秘密?

船长卡戎 2024-06-04 07:02:12

在我国云南的深处,藏着一个被称为“风花雪月”之地的城市,那就是大理。在彩云之南的怀抱中,仿佛被世外桃源般的宁静所环绕。那里的天空湛蓝如洗,云朵是那么轻盈飘逸。当阳光洒在充满岁月痕迹的青石板路上,散发出温暖而柔和的光芒。如同一位温柔的诗人,轻轻吟唱着岁月静好的旋律,让人忘却尘世的喧嚣与烦恼。

大理剑川县境内的剑湖,仿佛一颗璀璨的明珠,与县城只是一线之隔。在《天龙八部》中,纯真博爱的段誉偶然失足,他踏入了剑湖湖畔一处鲜为人知的人间仙境。湖面海拔2186米,四周被茂盛的森林环绕。这里湖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仿佛是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着蓝天白云和周围的山色。

附近村庄老人们口口相传一个的古老传说。据说,“水寨”迁移到了北方约7公里处,那里就是传说中的“鲁鲁城”。一座辉煌一时的城市。时光荏苒,曾经辉煌的“鲁鲁城”,也只剩下传说和回忆,成为了人们心中永恒的向往和神秘的存在。

时间来到1957年,经过考古发掘,专家们发现了海门口遗址。这里出土了丰富的铜渣、铜料以及石范等遗物。经过测定的绝对年代为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500年。这一发现不仅使此地成为云南唯一被发现的青铜铸造地,更是云南省迄今为止出土青铜年代最早的古遗址。

结合历次发掘所得的信息,专家们可以大致推断,新石器时期的人群主要聚居在一级台地区域。后来慢慢地,主要的生活区域逐渐扩展至河滨区。尽管这里文化堆积层并不厚重,但层位繁多和遗迹现象错综复杂。这应该充分证明了该区域在这一时期作为人类居住和活动核心地区。看来,口耳相传的故事也并非空穴来风。

从海门口遗址出土的文物及遗迹来看,早期与晚期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些情况让专家们也是很不理解。

具体是什么情况呢?

比如,代表年代更久远的深土层和中土层中出土的谷物主要是粳稻,而年代更近的浅土层中则是稻粟共存,且粟的数量多于稻。

陶器的变化也非常明显。陶器一般是当时先民的日常生活用品。所以,在考古学上一般都是用陶器来对不同的文化进行区分。在这个遗址中,不同时期的陶器明显存在差异。比如:中土层的陶器年代更为久远制作工艺精湛;而浅土层的陶器则年代较近,制作显得相对粗糙。

另外呢,早期深土层与中土层的“干栏式”建筑遗迹规模宏大。遗址内清理出房屋木桩柱和横木4000多根,木桩柱均被打入泥土中。整个木桩柱分布密集区面积达20000平方米,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大水滨木构‘干栏式’建筑聚落遗址。但是,遗址内还出现了有别于‘干栏式’的‘半地穴式’建筑,数量非常少而且都在浅土层。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前后不一的情况呢?

各位朋友我们评论区讨论一下吧?

0 阅读:8

船长卡戎

简介:上班带娃看书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