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为了您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更新精彩故事、分享不一样的历史瞬间!
2022年年初,俄乌战争爆发,世界震动。
从表面上看,这不过是地区冲突,影响力有限,但实际上,乌克兰背后站立着以美国为首的众多西方国家。因此,俄乌战争已在不知不觉间塑造着崭新的世界格局。
那么,这场战争对于中国而言,又究竟意味着什么?
一年时间已经过去,战争仍未结束,而中国又因俄乌战争而发生了哪些改变?为何会有专家认为,俄乌间的冲突为身处战争之外的中国带来了四大机遇,甚至足以扭转亚洲格局?
一、直接机遇:贸易与能源
若说俄乌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最直接的两项机遇,那么一定是贸易与能源。
先说贸易,用一句最简单的话来概括,便是俄乌战争促使俄罗斯的贸易重心不得不向中国大幅度转移。
这种转移既是必然的结果,也是俄罗斯所面临的无奈困局。
一方面,中俄两国素来有着良好的贸易基础,另一方面,在俄乌战争爆发后,西方国家联手对俄罗斯进行了一系列的制裁,其中贸易制裁便是尤为重要的一部分。为了抵挡西方的制裁压力,俄罗斯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倒也不足为奇。
正如俄罗斯驻华商务代表所说的那样,俄罗斯的最终目标是希望由中国来取代欧洲,未来将从各个方面促成这种改变。
如此一来,中俄贸易合作必然登上新台阶,倘若中国能够抓住机会,便一定能从中获利。
这种改变看似遥远,但实际上已在悄然发生,从数据中便能得到最直观的体现。
俄乌战争打响后,普京曾预测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额度将同比增长25%,但实际上的数字比他想象的还要惊人。去年一年,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总额达到了将近2000亿美元,相比过去增加了将近30%!
按照这个态势发展下去,俄罗斯对中国的贸易依赖只会不断增加。仅仅以信息技术产品为例,目前中国产品已经覆盖了俄罗斯市场的65%,从计算机到5G通信网络,甚至更高端的人工智能。
不仅如此,中国制造也越发渗透入俄罗斯人民的生活,手机与汽车便是两个最典型的例子。
在俄乌战争爆发前,来自韩国的三星手机最受俄罗斯人青睐。但是,韩国向来都是美国的小弟,在重要的问题上一定会跟着美国走。
为了达到打压俄罗斯的目的,三星有意削减了自己在俄罗斯的市场份额。可这一举动反而给原本位列第二的小米提供了契机,小米看准了机会,迅速占领了俄罗斯手机市场的头把交椅。
相同的情况还出现在汽车领域。受到战争的影响,日本与韩国的汽车在俄罗斯的使用率也直线下滑,与之相对的则是中国汽车品牌的一路高歌猛进。以奇瑞星图为例,光是2022年的品牌增长率就达到了264%!
而在可预见的将来里,这种迫切的贸易需求一定会持续深化。毕竟俄罗斯的人口与土地摆在这里,市场规模可观,纵观整个欧亚大陆,恐怕也只有中国具备承载这一市场的贸易能力。
除了贸易之外,俄乌战争同时也给中国的能源领域提供了新的契机。
一直以来,俄罗斯与乌克兰都在能源供应链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一场战争令它们彻底割裂,未来或许也将走上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对于俄罗斯而言,俄乌战争促使其不得不实行“向东看”的能源发展战略,抛弃过往的欧洲市场,这种变动与贸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因此,中国又一次成为了能源“向东看”战略的核心。
所谓能源“向东看”,其实就是大力建设俄罗斯东部地区的能源基础设施,同时开发东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的油气资源。
过去,中国与俄罗斯在油气的上游流域合作较少,大多仍停留在单纯的买卖层面,但俄乌战争爆发后,这种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除了油气资源外,“向东看”还包括了矿产领域,而与之相关的中吉乌铁路开发也象征着中国在能源问题上迎来新机遇。
中吉乌铁路横贯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由南疆的喀什出发,经过卡拉苏,最终到达乌兹别克斯坦的安集延。
这条铁路对于中国而言意义重大,一旦建成,那么矿产资源流通的成本将大幅度下降,可在战争爆发前,俄罗斯一直是中吉乌铁路最坚定的反对者。
俄罗斯反对修建铁路的理由也十分简单,它害怕吉尔吉斯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脱离自己的掌控,然而情势不由人,现在就连俄罗斯自己也准备开放远东区域。如此一来,普京便再也没有理由阻挠铁路修建。
甚至在不远的将来,或许俄罗斯还会开放出海口,促成与中国的进一步合作。对于中国东北地区而言,这无疑是十足的好消息。
而俄乌战争为中国带来的新机遇实际上远不止于此,除了眼前的直接影响外,还有着更加长远的改变。
二、长远机遇:政治与金融
俄乌战争为中国带来的长期机遇也主要分为两点,即政治与金融。
首先,在政治层面,正如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副院长金灿荣所言,俄乌战争很有可能为中国提供政治上的喘息。
众所周知,对于中国这些年来的飞速发展,美国一直虎视眈眈,试图以各种手段来压制中国。前有荒谬的“中国威胁论”,后有野心勃勃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与印太战略,可谓是花招百出。
然而,俄乌战争爆发后,美国不得不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针对俄罗斯上,中国的压力自然而然也就相对变小了。
其实,追溯俄乌战争的起因,便能发现这是一场由美国蓄意挑动的战争,同样也是美国在欧洲战略布局的一部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通过煽动乌克兰,来达到威胁俄罗斯的目的,从而加速了东欧的分裂。
当然,俄罗斯也不是吃素的,身为大国的它不可能任凭美国摆布。自从俄乌战争爆发后,俄罗斯作出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回击,不管是战场层面的直接军事行动,还是以核武器为筹码的高调喊话,都令美国头疼。
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分身乏术,很难再同时对中国施压。
就连美国政府内部也注意到了这种倾向,他们害怕中国趁此机会获得发展,于是要求拜登政府必须将部分精力转移到台海问题上。
根据金灿荣教授的预测,美国甚至有计划要将日本塑造成亚洲的“乌克兰”,挑动中日矛盾,自己从中获利。
但是,至少现阶段美国对中国的制约有所减弱。
除了令中国获得政治喘息的机会外,俄乌战争还带来了另一个重要的政治机遇,这场战争牵连甚广,很有可能冲击现有的国际秩序。
而一旦国际秩序重新洗牌,那么中国必然会登上更广阔的舞台。
苏联解体后,美国带领西方国家主导世界,建立了一套完全倾向于自己的国际秩序。在这样的话语体系下,中国的利益时常得不到保障。有时,就连和平崛起也要受到造谣与非议。
对于西方国家来说,俄乌战争的负面影响实际上已经超过了预期。
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西欧各国重要的能源供应方,战火一起,能源自然被切断。加上西欧要配合美国制裁俄罗斯,便更要坚定的“划清界限”。
于是,欧洲去年便出现了能源危机,寒冷的冬天无法取暖,人民怨声载道。不仅如此,俄乌战争还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粮食危机,而这所有的连锁反应本质上都是在冲击现有的国际秩序。
美国身为主导俄乌战争的幕后黑手,更是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国内矛盾加剧,不利于本国的长远发展。
与政治体系一同受到战争冲击的还有金融体系,其中货币体系的表现尤为明显,去美元化的趋势不断增强,从侧面促进了人民币的国际化。
为了加强对俄罗斯的制裁,美国不仅全面冻结了俄罗斯央行的海外资产,还将俄罗斯踢出了众多国际金融机构,甚至降低了俄罗斯在国际金融领域的信用评级。
无怪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所的首席研究员张茉楠评价,地缘之争,其实也是“币缘”之争。
但是,美国的压制并未击垮俄罗斯,原来俄罗斯早在2014年便试图建设去美元化的国际新金融体系,此次的战争不过是加快了这一进程。
在俄罗斯的新金融体系中,人民币的地位获得了极为明显的提升。
到目前为止,中俄两国的双边贸易中已经有将近20%的贸易金额使用人民币结算,这一比例正在持续上升中。
俄罗斯的雄心壮志也得到了沙特阿拉伯等国家的响应,沙特阿拉伯也正与中国积极商议,未来以人民币来结算石油。
在与印度的贸易中,俄罗斯也大力构建了“卢比-卢布”金融体系,这些货币的崛起,无疑冲击了美元持续数年的主导地位。
由此可见,俄乌战争对中国在政治与金融上的利好具有一定的共性,都在“两步走”的框架下有条不紊的进行。
第一,战争打破了现有的政治与金融体制,撼动了美国的既得利益,第二,中国迎浪而上,勇立潮头,抢占新的先机。
既然俄乌战争为中国提供了这么多机遇,那么我们是否该盼望着这场战争越打越久呢?
事实上,中国的态度与之完全相反,从战争开始的那一刻起,中国就一直在呼唤和平,希望美国与俄罗斯能够进行和平谈判,早日结束战争。
这一举动看似“愚蠢”,实际上蕴含着真正的大智慧。
三、祸福相依:俄乌战争对中国的负面影响
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之祸之所伏”。这句话告诉我们祸福往往相伴相随,所有的事情也不能只看表面,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用这句话来形容俄乌战争与中国的关系可谓是再合适不过。
实际上,俄乌战争除了为中国创造了四重机遇外,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风险。
比如,就贸易问题来说,尽管中国对俄罗斯的贸易加强了,但从整体来看,中国的经济发展还是受到了战争的消极影响,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一带一路”战略。
许多“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都被战争干扰,这也与俄罗斯受到制裁密不可分。能源价格攀升,企业成本增加,就连中国与美欧等国的贸易体系也因战争受到打击。
俄乌战争开始后,美国就总是鼓吹“脱钩”,并且指责中国提前知晓俄罗斯的战争计划,变相打压中国的贸易市场。
不仅如此,随着战争的推进,印度也成为了极大的变数。
印度一直在俄乌战争中充当“中立者”的角色,左右逢源,两边赚钱。印度一边帮俄罗斯卖石油,一边又在接受着美国的拉拢,而美国在拉拢印度的过程中,则会损伤中国的贸易利益。
美国为了获得印度的支持,直接将部分产业从中国转移去了印度,长此以往,不利于我国的制造业转型升级。
而且一旦冲突持续,美欧针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难免也会波及我国,这将大大降低我国的投资动力。
不仅如此,以全球视野来看,俄乌战争也进一步强化了地缘政治对抗,中国身处其中,自然也不能避免,而美国也势必会继续在台湾问题上大做文章,妨碍我国的统一大业。
现在,美国已经开始试图将台海问题乌克兰化,只要战争一天不结束,那么这种无休止的争论便会持续下去。
尽管现在美国分不出精力来压制中国,但美国更有种“放长线,钓大鱼”的思维,这场俄乌战争恰好给美国人提供了最好的借口。
自由民主向来是美国最爱挥舞的两面大旗,他们试图发挥俄乌战争的最大作用,混淆视听,在国际社会上将乌克兰与台湾并列,只要这种尝试获得成功,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欧盟的各成员国已经开始试图以俄乌关系来对标台海问题,这显然就是美国所埋下的恶果。
原本,在干涉台湾问题时,他们还要千方百计的找理由,将台海问题和本国的利益联系起来,现在倒好,只要打着“人道主义”的旗号,这些国家似乎就能堂而皇之地插手中国内政。
尽管世界格局已酝酿着改变,但这场战争恶化了中国的战略安全环境,北约似乎被提到了一个更为关键的位置,中国所面临的军事威胁也越发严峻。
战争给了美国与欧洲国家扩军的借口,那些原本秉持着中立立场的国家也不得不加入北约,用于自保。
而扩军这种事便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只要欧洲一个国家有动作,那么其他国家必然也要给出相应的反应。
俄乌战争若再没有结果,到最后很有可能发展成一场全球性的站队,北约东扩的脚步也很有可能向中国蔓延。
与此同时,就连部分东盟国家也会开始军备竞赛,到时候中国被环绕在最中心,国防势必要受到极大的挑战。
而一旦美俄以核武器为筹码相互威胁,中国不可能坐视不管,核武器在东亚扩散风险指数升高,更不利于中国的发展。
因此,正如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傅聪所说的那样,俄乌战争让中国陷入了两难的处境,因为中国本就没有要在俄罗斯与乌克兰这两个朋友之间选边站的想法。
中国明白,唯有和平才能促成发展,战火只会给人民带来痛苦。
傅聪更是坚定的表示,中国绝不希望这场冲突延长,我们更愿意为解决这场冲突贡献自己的力量。
尽管从客观上来说,俄乌战争为中国提供了四个层面的新机遇,而这些机遇或许会令中国获得短时间的好处,进一步确立我们在亚洲的大国地位。
但是,风险同时也与机遇并存,中国人从不贪图眼前的利益,而是更渴望长久的发展。
俄乌战争究竟何时结束,又最终将以何种姿态结束,或许现在还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但是,相信无论如何,中国都会在这场冲突里,维护好自身利益,承担起大国责任。
编辑:雪糕
责编:劳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联系删除。
呦呦白丁
不知道是我天真还是本文在胡扯[横脸笑][横脸笑][横脸笑]
何求
中国要着手收回远东领土
金易言
普大帝舍身炸碉堡还是挺身而出引开山姆大叔掩护咱向着地球老大交椅冲刺,童话还是梦呓?醒醒吧,睡得太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