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49年10月广州解放后,毛主席特意向叶剑英询问一个国民党将军的下落:“你还记得广州有个叫莫雄的吗?要找到他,他是我们的老同志,对革命有大功绩!”
叶剑英听到指示,没有耽搁,立马派人调查这个莫雄的下落,发现他此刻正在香港避难。
于是,叶剑英亲自给莫雄写信,邀请他到广州来参加工作。
那么,这个莫雄是什么人?对革命又有什么大功绩呢?
莫雄
预知的风声:
1933年9月,蒋介石在侵华日军一步步逼近华北的时候,依然不顾民族大义,固执地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战略,调集了大约100万的部队,采用“堡垒战术”,想要重重包围我党的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
这一次,蒋介石几乎使出了全力,想要一举完全消灭我党。
而就在蒋介石开始调兵遣将的时候,我党却对即将要来攻打瑞金的百万大军毫不知情,还期待会在日本人的咄咄逼人之下,蒋介石会为了民族大义而放弃内斗,一致对外。
瑞金是我党当时的“首都”,类似现在的北京,是我党政治核心所在地。
虽然有10万红军主力的护卫,但是兵力差距太过悬殊,一旦被重重包围,我党将会面临灭顶之灾。
所以情况万分紧急。
1931年瑞金开会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我党潜伏在国民党赣北剿共司令部的中央特科同志项与年送来了关键情报,情报详细地描述了蒋介石发动的对我党第五次围剿的来龙去脉和兵力配置。
负责情报工作的周恩来和李克农看完了项与年送来的情报后,全都大惊失色,他们都没想到蒋介石这次居然下了这么大的决心,想要一举灭掉“共产党”。
并且因为自己的毫不知情,差点就被蒋介石得逞了!
如果没有这关键的情报,后果不堪设想,整个革命事业可能都要毁于一旦,中国的希望就要就此沉沦。
得到情报后,我党立刻召开了紧急会议,会议经过充分的讨论,全党通过了一项堪称是中国历史转折点的伟大决策——长征。
长征图
瑞金的所有重要人员和重要设施,全部转移,转移到蒋介石势力最薄弱的西北去积蓄实力。
说干就干,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内,便已经转移出了瑞金,突破了包围圈。
蒋介石这次为了战役的成功,亲自坐镇南昌。可是当他率领百万大军重重包围瑞金,却得知我党的领导团体和红军主力早已转移离开瑞金的时候,气的直跺脚。
我党成功突围后,党中央大加赞赏了情报工作者,连毛主席也忍不住夸赞道:“情报工作者是有功的!”
事后,在成功的喜悦之余,大家还都有一点疑问,那就是项与年是怎么得知这样的绝密情报的?
要知道,以项与年的潜伏地位来说,他是绝对不可能得到这么机密,还这么详细的情报的。
面对着大家的疑问,项与年微微一笑,说出了一个名字——莫雄
是莫雄给我的!
晚年莫雄
莫雄简介:
莫雄1891年出生在广东,从小就非常聪慧,胆识过人。读过几年私塾,就读的时候私塾老师对他大加赞叹,认为这个孩童如此机敏通达,日后必成大器。
之后因为家里贫穷,实在是读不起书,便只能外出打些零工为生,什么能活命就做什么。正是因为这种底层的生活,给了莫雄坚毅的性格和远大的理想。
后来经人介绍,莫雄到广州的圣心大教堂做伙夫。这个圣心大教堂可以说是中国最早、最大的教堂之一了,有很多的各界名流经常出入,极大地增长了莫雄的见识。
甚至有时候,一切反清的革命势力也会在这里聚会,因为在这里,清政府是没有权力对此管辖的,革命党人不用惧怕清朝的抓捕。
圣心教堂
于是,1907年,16岁的莫雄加入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反清同盟会,并从此走上了革命的一生。
1909年,莫雄加入新军,参与过北伐以及两次征讨广西的战役,战功卓著,步步高升。
1922年,陈炯明叛变孙中山,孙中山先生离开广东避难,但是莫雄坚持认为中国只有在孙中山先生的领导下才有希望,于是便派人送出密信给孙中山先生来表示自己的忠诚。
率军击溃陈炯明后,主动迎接孙中山先生继续来广东主政而没有丝毫觊觎权位的野心,并且不遗余力地坚持扫清叛贼势力。
孙中山先生激动地表示莫雄不愧是国民党元老,信仰坚定,远超旁人。此后,因为“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再加上是国民党的创建元老之一,国民党的众人每次见到莫雄,都会亲切地称呼其为“莫大哥”。
莫雄
可见莫雄对于革命的坚定信念。
而在这些称呼其“莫大哥”的人里,就包括堪称是莫雄生死之交的蒋介石。
蒋介石对于莫雄是非常敬重的,每次见到莫雄都要起身表示尊敬,并且对于莫雄的建议也是言听计从。
莫雄对于蒋介石也是非常满意的。
可是,令莫雄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个生死之交的蒋介石,直接毁掉了自己的一生,甚至是国民党的革命事业。
蒋介石
蒋介石叛变:
因为同样很早就加入了同盟会,莫雄对于蒋介石是非常熟悉的。
蒋介石这个时候是黄埔军校的校长,有着自己的一支军队。
莫雄对于蒋介石也是很有好感的,认为他不论是带兵,还是办军校,全都搞得有声有色,是一个能文能武,很有能力的人,认为他是国民党未来的支柱。
而在孙中山先生去世前,蒋介石也并没有暴露出自己想要篡夺革命、手握大权的野心,对于他革命的忠诚,莫雄也从来没有丝毫的怀疑。
所以莫雄和蒋介石走得非常近,这种近距离甚至引起了粤军内部有些人的嫉妒和不满。
有一次,因为粤军总司令许崇智的人事安排出了一些问题,导致蒋介石和时任粤军东路军总指挥的张民达出现了很严重的矛盾,张民达甚至公开辱骂蒋介石,眼看着矛盾愈演愈烈,没有人可以制止,越来越严重的时候。
许崇智
许崇智派了莫雄前去说和,因为莫雄在国民党内部非常有影响力,所以有什么矛盾大多都会请莫雄来调节。结果蒋介石一看到莫雄,便直接和“耗子见了猫一样”,直接表示自己不再张民达有什么争端了。
蒋介石的态度让粤军的所有人都很满意,认为这个人虽然有点不受控制,但是还算是知大体,知道国民党是粤军一手操办起来的,知道见了粤军要低头就好。
而就在所有人以为事情到此结束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蒋介石越发觉得,许崇智、张民达和他们所带领的粤军是自己权力道路上的阻碍,如果自己想要获得全国的最高权力,就必须要铲除他们。
以前因为时机还不到,所有只有忍耐,而现在已经没有忍耐的必要了,因为恰好此时,孙中山先生病逝了。
这个时候,蒋介石的野心终于膨胀了。
蒋介石
蒋介石瞬间发动了政变,控制了粤军的总司令许崇智,并且派遣自己的黄埔军包围住所有粤军的驻地。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假借许崇智的命令,要求各粤军驻地不准抵抗,放下武器投降,粤军的所有人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莫雄也经历了这样的遭遇,他带领的粤军第十一师突然被蒋介石的黄埔军用演习的名义团团包围,并且假借许崇智的命令接管了十一师的指挥权。莫雄从此被剥夺了军权,闲居上海。
事后,当莫雄在上海再次见到自己的上司,许崇智气愤地当面质问莫雄,你为什么不带兵回来救我们呢?
莫雄一脸茫然,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说。自己正是因为听了他的命令才放下武器,让蒋介石白捡了个便宜的,现在他反过来指责自己了。
原来,许崇智当时偷偷派人送信给莫雄,痛陈了蒋介石的狼子野心和命令莫雄回师救援,但是信使被蒋介石拦截住了,所以莫雄才完全不知情,让蒋介石兵不血刃地就取得了胜利。
这个时候,粤军最后的希望便丧失了,国民党的革命大业也就此沉沦。
许崇智
没有入党的党员:
蒋介石的倒行逆施令人神共愤,伤了很多国民党元老的心,令很多国民党元老有了加入共产党的心思,毕竟在北伐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合作的还算不错。莫雄就是其中之一。
莫雄在被蒋介石夺了兵权后,整日心忧国事,闷闷不乐。他不止一次地对别人说:“中国的革命事业绝对不能交给蒋介石这种人!”
但是因为手上无兵无将,曾经追随着孙中山南征北战的名将莫雄完全没有用武之地,面对着蒋介石的数百万军队,他只能望洋兴叹,没有丝毫办法。
蒋介石
可是天无绝人之路,就在莫雄就要绝望的时候。曾经担任粤军十一师的政治部主任,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与他亲密合作的共产党战友刘哑佛找了上来。
看着眼前这个战友,莫雄顿时有了一种世事无常的感觉。战友依旧身处高位,依旧在革命的道路上奋斗,可是自己却已经是一个闲云野鹤般的普通百姓了。
刘哑佛看着面前落魄的战友,曾经勇猛无敌的少年将军现在却垂头丧气,刘哑佛也不禁有了一丝凄凉的感觉。
然后他用了一句话,就重新点燃了莫雄的希望。
你想加入中国共产党吗?
听到这话,莫雄高兴的都要跳起来了。
正是在刘哑佛的介绍下,莫雄开始与我党有了亲密的接触,也认识了很多我党的同志,比如项与年、李克农等。
甚至后来还认识了周恩来。
周恩来
莫雄曾经亲自找上周恩来,说出了自己想要加入我党的心思,周恩来听到后大喜过望。因为莫雄的能力是非常强的,革命的忠诚在之前的护卫孙中山事件中也能体现出来。
革命最缺人才,有这么一个人才申请加入,周恩来和李克农都十分同意。
可是转念一想,莫雄在国民党内部是元老级的存在,资历很老,人脉很广。如果他可以留在国民党的内部来帮助我党的事业,那么比单纯加入我党的作用要大多了。
周恩来亲切的询问莫雄愿意不愿意这样做,这样做的风险也太大,如果实在是不愿意,那么组织也不会勉强。
莫雄在革命事业面前,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就一口答应了下来。周恩来大喜过望!
于是莫雄就成为了一个没有正式加入的我党党员。
莫雄
关键的飞书:
莫雄的遭遇不仅得到了共产党的同情,就连国民党内部也有很多人看不过去,想着要帮莫雄一把。
号称战神的薛岳就与莫雄的关系很好,两个人经常一起在花园中散步,一起喝酒。
除了薛岳,蒋介石的秘书杨永泰也是如此。
毕竟莫雄作为国民党创建时期就存在的元老,在国民党的内部有着非常高的威望,就算是没有官职,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在杨永泰的“说情”下,也在于蒋介石不想和这些元老的关系搞的太僵,蒋介石派人去问莫雄愿不愿意出任赣北剿共保安区司令。
莫雄本来是想一口回绝的,因为他真的是要恨死蒋介石这个窃国大盗了。
蒋介石
但是他转念一想,这是一个对付蒋介石的绝好机会,可以趁机向我党传递情报。于是,便答应了下来。
就任赣北剿共总司令后,为了更好的传递情报,莫雄直接更进一步,直接邀请我党派出两名党员来帮他组建剿共司令部。
不得不说,这个想法很疯狂。邀请共产党员来组建国民党的剿共司令部,一旦被发现可是要杀头的。
可是莫雄为了传递情报,帮助我党脱离险境,这些风险他都甘愿承担。我党派遣了刘哑佛和项与年两位和莫雄关系莫逆的党员来到了莫雄的身边。
项与年
于是,便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在蒋介石围剿瑞金前,莫雄便得到了关键的情报,并让项与年传递给瑞金的党中央。
项与年为了把情报传递到瑞金,不惜敲掉了自己的牙齿,扮成邋遢乞丐,一路挣扎到瑞金。
周恩来见到项与年的时候,心疼的忍不住留下了眼泪,抓住项与年激动地不能自已,并且派人好生安顿项与年。
正是在这样的忠诚和奋斗下,我党成功躲过了蒋介石的必杀一击,开启了长征的伟大旅程。
蒋介石
结语:
1956年国庆,中央为了表彰这次事件,特地邀请莫雄和项与年两个人来到北京参加国庆大典。
莫雄登上了梦寐以求的天安门城楼,见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
毛主席曾经在49年的时候称呼他为老同志,让他这个没有入党的党员永生难忘!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