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牛夜语
在清朝末年,江南水乡有个叫柳河湾的村子,村子不大,几十户人家依水而居,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
这柳河湾里有个出了名的寡妇,名叫翠花。
翠花年轻时长得那叫一个水灵,可惜命不好,成亲不到一年,丈夫就因病去世了,留下她一个人孤苦伶仃。
翠花守寡后,日子过得清苦,但她心善手巧,自己织布种田,愣是把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村里人都夸她是个难得的好女子,可惜命途多舛。
这一年,柳河湾发生了一件大事,把村民们吓得人心惶惶。
村东头老李家的小孙子突然失踪了,老李家找遍了整个村子,就是不见人影。
第二天,有人在村西的河滩上发现了孩子的衣服,衣服上还沾着血迹。
这一下,村里人都炸了锅,都说这柳河湾怕是闹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翠花听了这事,心里也是直打鼓。
晚上,她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总感觉窗外有什么动静。
她壮着胆子起身查看,却发现啥也没有,只有夜风呼呼地刮着,树影婆娑。
第二天,翠花像往常一样去田里干活,路过村西河滩时,她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心里默念着:“保佑这孩子平安无事。”
这天晚上,翠花干完活回家,刚进门就觉得不对劲。
她总觉得有人在背后盯着她,回头一看,啥也没有。
她安慰自己说:“别瞎想了,肯定是累了。”
可到了半夜,翠花突然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她披上衣裳,小心翼翼地打开门,一看竟是村里的老张头。
老张头一脸慌张,气喘吁吁地说:“翠花啊,不好了,我家那牛突然疯了,跑到村西河边去了,我怎么叫它都不回来,你快去看看吧!”
翠花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心想:“这大晚上的,牛跑去河边干啥?”但她也没多想,拿起灯笼就跟老张头往河边赶。
到了河边,翠花一看,老张头的黑牛正站在河滩上,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河里,时不时还发出“哞哞”的叫声,听起来甚是凄凉。
翠花试着叫了几声,想让黑牛回来,可黑牛就像中了邪一样,一动不动。
老张头急得直跺脚:“这可咋办啊?
这牛可是我家的命根子啊!”
翠花也急,但她忽然想起村里老人说过,这牛啊,有时候能看到人看不到的东西。
她心里一紧,壮着胆子走到黑牛身边,轻声问道:“黑牛啊,你咋了?
是不是看到啥了?”
这话一出,老张头愣住了,他瞪大眼睛看着翠花,心想:“这翠花是不是也中邪了?”
可就在这时,黑牛突然转过头来,两只大眼睛直勾勾地看着翠花,嘴里竟然发出了人声:“快去拿灯笼,照照河里!”
翠花一听,吓得差点摔倒。
老张头更是吓得倒退几步,差点掉进河里。
“黑牛说话了!
黑牛说话了!”老张头哆嗦着喊道。
翠花定了定神,强忍着恐惧,拿起灯笼,小心翼翼地走到河边,往河里照去。
这一照,她顿时愣住了。
只见河里竟然隐隐约约地浮现出一个孩子的身影,正是失踪的老李家的小孙子!
翠花吓得尖叫一声,灯笼差点掉进河里。
老张头一听,也赶紧凑过来看。
这一看,他也愣住了,嘴里喃喃地说:“这……这是咋回事啊?”
黑牛似乎知道他们看到了什么,又“哞哞”地叫了两声,然后慢慢地转过身,朝村里走去。
翠花和老张头对视了一眼,都明白这事情不简单。
他们赶紧跑回村里,叫醒了村长和其他村民。
大家一听这事,都吓得不行,纷纷拿起灯笼火把,跟着翠花和老张头往河边赶。
到了河边,大家一看,河里果然有个孩子的身影,在灯笼火把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诡异。
村长是个见过世面的人,他深吸一口气,说道:“这怕是河里的水鬼在作祟,咱们得想办法把孩子救上来。”
可话虽这么说,谁也不敢轻易下水。
这大晚上的,河水又冷又急,谁知道下去会发生啥事?
就在这时,翠花站了出来。
她说道:“让我试试吧,我水性还好。”
村长一看是翠花,心里也多了几分底。
他点点头,说道:“好,翠花,你小心点。”
翠花点点头,脱下衣裳,一头扎进了河里。
她游到孩子身边,一把抓住孩子的手,然后拼命地往岸上游。
可就在这时,她突然感觉到一股强大的力量在往下拽她,她差点就被拉进水里了。
翠花心里一紧,但她没有放弃,她死死地抓住孩子的手,用尽全身的力气往上游。
终于,在大家的帮助下,她成功地把孩子救上了岸。
孩子一上岸,就哇哇大哭起来。
大家一看孩子没事,都松了一口气。
村长赶紧让人把孩子送回家,然后回头看着翠花,说道:“翠花啊,你真是好样的!”
翠花喘着粗气,摇摇头说道:“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黑牛告诉我的。”
“黑牛?”村长一愣。
翠花就把刚才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村长。
村长一听,也愣住了。
他喃喃地说:“这黑牛,怕是真有点道行啊。”
就在这时,老张头也赶了过来。
他一听翠花的话,顿时明白了为啥黑牛会突然发疯跑到河边了。
他感慨地说:“这黑牛啊,真是通人性啊,它知道那孩子在水里,就跑去告诉我们了。”
村长点点头,说道:“是啊,这牛啊,有时候比人还懂感情。
咱们得好好谢谢老张头和翠花,还有这头黑牛。”
大家纷纷点头,都对老张头、翠花和黑牛表示了感谢。
然后,大家伙就各自回家了,这一夜,虽然惊心动魄,但好在孩子平安无事,大家也都安心了。
可事情到这里,却并没有结束。
第二天,翠花正准备出门去田里干活,突然听到村里一阵喧哗。
她好奇地走过去一看,只见村民们正围在一起,议论纷纷。
她挤进去一看,顿时愣住了。
只见地上躺着的,正是老张头的黑牛,它已经死了,眼睛里还睁得大大的,似乎死不瞑目。
翠花心里一紧,她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
她走到黑牛身边,轻轻地抚摸着它的头,泪水顺着脸颊滑落。
她喃喃地说:“黑牛啊,你咋就这么走了呢?
你救了那孩子,咋自己就没了呢?”
村民们也都唏嘘不已,纷纷感叹这黑牛真是条好牛。
村长走过来,拍了拍翠花的肩膀,说道:“翠花啊,别太伤心了,这黑牛是条好牛,它救了那孩子,是咱们村的恩人啊。
咱们得好好安葬它。”
翠花点点头,强忍着泪水,和村民们一起把黑牛安葬在了村西的小山坡上。
她站在黑牛的坟前,默默地祈祷着:“黑牛啊,你安息吧,你救的孩子会好好活着,我也会时常来看你的。”
这件事之后,翠花在村里的名声更大了。
大家都说她不仅心善手巧,还勇敢无畏。
翠花听了这些夸奖,也只是笑笑,她心里明白,这一切都是黑牛的功劳。
可事情真的就这么结束了吗?
并没有。
一个月后的一天晚上,翠花正准备睡觉,突然听到窗外传来一阵急促的牛叫声。
她一愣,这声音,怎么这么像黑牛的叫声?
她赶紧起身打开窗户,一看,顿时愣住了。
只见月光下,一头黑牛正站在村口,眼睛里闪烁着熟悉的光芒。
翠花揉了揉眼睛,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
她喃喃地说:“黑牛?
是你吗?
你怎么回来了?”
那黑牛似乎听懂了她的话,又“哞哞”地叫了两声,然后慢慢地朝村里走来。
翠花赶紧穿上衣裳,跟着黑牛往村里走。
村民们也被这牛叫声惊醒了,纷纷起床查看。
他们一看是黑牛,都愣住了。
这黑牛不是已经死了吗?
怎么又活过来了?
翠花走到黑牛身边,轻轻地抚摸着它的头,泪水又滑落了下来。
她喃喃地说:“黑牛啊,你真的是回来了吗?
你是不是还有啥放心不下的事?”
那黑牛似乎听懂了她的话,又“哞哞”地叫了两声,然后用头轻轻地蹭了蹭翠花的手。
然后,它突然转身,朝村西的小河走去。
翠花一愣,赶紧跟上。
村民们也纷纷跟上,想看看这黑牛到底要干啥。
到了河边,黑牛突然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看着翠花和村民们。
它的眼睛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似乎要告诉大家什么。
翠花心里一紧,她突然明白过来,这黑牛怕是还有啥心愿未了。
她走到黑牛身边,轻声问道:“黑牛啊,你是不是还有啥要告诉我们的?”
那黑牛似乎听懂了她的话,又“哞哞”地叫了两声,然后用头指了指河里。
翠花一愣,赶紧拿起灯笼,往河里照去。
这一照,她顿时愣住了。
只见河里竟然又浮现出一个孩子的身影,正挣扎着想要上岸。
翠花吓得尖叫一声,手里的灯笼都差点掉进了河里。
村民们一看,也都愣住了,纷纷往后退了几步。
就在这时,那黑牛突然冲进了河里,朝那孩子游去。
翠花一看。
翠花反应过来,立马喊道:“快!
救人呐!”
可村民们谁也不敢下水,这大晚上的,河水冷得刺骨,谁都不知道下去会发生什么。
翠花一看村民们都不敢动,她心一横,就要往河里冲。
可就在这时,黑牛已经游到了那孩子身边,一口叼住孩子的衣服,然后拼命地往岸上游。
翠花和村民们一看,都愣住了。
他们没想到这黑牛竟然这么勇敢,为了救那孩子,连自己的命都不要了。
终于,在大家的帮助下,黑牛成功地把孩子救上了岸。
孩子一上岸,就哇哇大哭起来。
翠花赶紧把孩子抱在怀里,用自己的衣服裹住他,然后轻轻地拍着他的背,安慰他:“别怕,别怕,没事了。”
村民们也都围了上来,纷纷感叹这黑牛真是条好牛,为了救那孩子,连自己的命都不要了。
翠花看着黑牛,眼里满是感激和敬佩。
她喃喃地说:“黑牛啊,你真是条好牛,我欠你一条命啊。”
可就在这时,大家突然发现,黑牛的身体正在慢慢地变冷,它的眼睛里也失去了光芒。
翠花一愣,赶紧用手摸了摸黑牛的鼻子,已经没有气息了。
她顿时觉得心如刀绞,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黑牛!
黑牛!”翠花哭喊着,可黑牛却再也睁不开眼睛了。
村民们也都愣住了,他们没想到这黑牛竟然为了救那孩子,牺牲了自己。
大家都默默地低下了头,为这条好牛默哀。
村长走过来,拍了拍翠花的肩膀,说道:“翠花啊,别太伤心了,这黑牛是条好牛,它救了那孩子,是咱们村的恩人啊。
咱们得好好安葬它。”
翠花点点头,强忍着泪水,和村民们一起把黑牛安葬在了村西的小山坡上。
她站在黑牛的坟前,默默地祈祷着:“黑牛啊,你安息吧,你救的孩子会好好活着,我也会时常来看你的。”
这件事之后,翠花在村里的名声更大了。
大家都说她不仅心善手巧,还勇敢无畏,而且和黑牛有着不解之缘。
翠花听了这些夸奖,也只是笑笑,她心里明白,这一切都是黑牛的功劳。
日子一天天过去,翠花依旧过着平淡的生活。
她每天织布种田,照顾着村里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而那个被黑牛救上来的孩子,也成了她最牵挂的人。
转眼间,孩子已经长大了,成了一个健壮的小伙子。
他时常来看望翠花,帮她干农活,陪她聊天。
翠花看着他,心里总是暖暖的。
有一天,小伙子突然对翠花说:“翠花婶,我想出去闯闯,看看外面的世界。”
翠花一愣,她没想到小伙子会有这样的想法。
但她知道,年轻人总是向往着外面的世界,想要出去闯一闯。
于是,她笑着点点头,说道:“好啊,出去闯闯也好,但记得要常回来看看。”
小伙子点点头,眼里满是坚定和感激。
他说道:“翠花婶,你放心,我一定会常回来看你的。
而且,我还要找到那头黑牛,好好谢谢它。”
翠花一听,心里顿时涌起一股暖流。
她知道,这小伙子是个有情有义的人,他不会忘记黑牛的恩情。
于是,她笑着拍拍小伙子的肩膀,说道:“好孩子,去吧,去追求你的梦想吧。”
小伙子走了,翠花依旧过着平淡的生活。
但她的心里,却时常想着那个小伙子,想着他是否安好,是否找到了那头黑牛。
转眼间,十年过去了。
翠花已经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但她的精神依旧矍铄,每天依旧在田里忙碌着。
有一天,村里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
翠花好奇地走出去一看,顿时愣住了。
只见一个英俊的小伙子正站在村口,手里拿着一束鲜花,眼里满是激动和感激。
“翠花婶!
我回来了!”小伙子喊道。
翠花一听,顿时觉得眼眶一热。
她仔细地看了看小伙子,终于认出了他。
这就是当年被黑牛救上来的那个孩子,如今已经长成了一个英俊的小伙子。
翠花激动地跑过去,一把抱住小伙子,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她喃喃地说:“孩子啊,你终于回来了!
你可知道,我等你等得好苦啊!”
小伙子也激动地流下了眼泪,他说道:“翠花婶,我也很想你啊。
这些年,我一直在外面闯荡,但从来没有忘记你和那头黑牛。
我终于找到了它!”
“找到了?
你找到了黑牛?”翠花一愣,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小伙子点点头,从怀里拿出一张牛皮纸,递给翠花。
翠花接过一看,顿时愣住了。
只见那张牛皮纸上,画着一头栩栩如生的黑牛,正是当年救她的那头黑牛。
“这是我在外面闯荡时,遇到的一个老画家画的。
他告诉我,这头黑牛曾经救过很多人的命,是条好牛。
他把这头黑牛画了下来,希望我能把它带回家乡,让更多的人知道它的故事。”小伙子说道。
翠花听着小伙子的话,泪水再次滑落。
她喃喃地说:“黑牛啊,你看到了吗?
你的故事被传颂下来了,你没有白死啊。”
小伙子看着翠花,眼里满是敬佩和感激。
他说道:“翠花婶,我想在村里建一座庙,专门供奉这头黑牛。
让更多的人知道它的故事,记住它的恩情。”
翠花一听,顿时觉得心里暖暖的。
她点点头,说道:“好孩子,你去吧。
这是件好事,我支持你。”
于是,小伙子在村里建了一座庙,专门供奉那头黑牛。
庙里香火不断,每天都有很多人来祭拜。
大家都被黑牛的故事所感动,都感激它的恩情。
翠花时常会去庙里看看,看着那头栩栩如生的黑牛雕像,她的心里总是暖暖的。
她知道,黑牛虽然不在了,但它的精神却永远活在了人们的心中。
而那个小伙子,也留在了村里,和翠花一起照顾着村里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
他们一起过着平淡而幸福的生活,而那头黑牛的故事,也成为了村里流传最广的传说。
。
翠花坐在炕沿儿上,手里把玩着那串磨得发亮的黑牛骨手串,心里头五味杂陈。
庙建成了,黑牛的事迹被更多人知道了,可翠花总觉得心里头空落落的,像是少了点儿啥。
翠花擦了擦眼角的泪花儿,点了点头:“是啊,大娘,黑牛走了这些年,我这心里头啊,总像是缺点儿啥。”
王大娘叹了口气,把碗搁在炕桌上,拉过翠花的手:“翠花啊,黑牛是条好牛,它救了咱村里多少人啊。
可它走了,咱也得往前看啊。
你看,这庙建得多好,村里人都没忘了它。”
翠花勉强挤出个笑:“是啊,大娘,我知道。
我就是有时候想起来,心里头不好受。”
翠花听了,心里头舒坦了不少。
是啊,黑牛走了,可它的故事还在,它的精神还在。
自己得好好活着,才对得起黑牛。
日子一天天过去,翠花依旧每天去庙里看看,给黑牛上炷香,心里头跟它说说话。
村里人也常来庙里祭拜,黑牛庙成了村里一个重要的地方,大伙儿有啥事儿都喜欢来这儿拜拜,祈求黑牛保佑。
转眼又是一年冬天,大雪纷飞,整个村子都被白雪覆盖,银装素裹,美得像幅画儿。
翠花坐在炕上,手里拿着针线,给村里的孩子们缝制过冬的棉袄棉裤。
她一边缝着,一边想着黑牛,想着它当年在雪地里救人的场景,心里头暖暖的。
“翠花啊,外面有人找你!”院子里传来村长的喊声。
翠花放下针线,披上棉袄,走出屋子。
只见一个陌生的小伙儿站在院子里,手里提着个挺大的包裹,冻得直哆嗦。
“你找谁啊?”翠花问道。
小伙儿看见翠花,眼里闪过一丝激动:“您是翠花婶儿吧?
我是黑牛的儿子!”
翠花一听,愣住了。
黑牛的儿子?
她仔细打量着小伙儿,长得跟黑牛可真像,那双大眼睛,那股子倔强劲儿,简直就是黑牛年轻时候的样子。
“你……你是黑牛的儿子?”翠花声音都有点儿颤抖了。
小伙儿点点头,眼眶也红了:“是啊,婶儿,我是黑牛的儿子。
这些年我一直在找我爹,最近才听说它的故事,才知道它在这儿救了这么多人。”
翠花一听,眼泪儿就下来了。
她拉着小伙儿的手,把他带进屋子,坐在炕上。
“孩子啊,你爹是条好牛,它救了咱村里多少人啊。
你爹走了这些年,婶儿一直想着它。”翠花说着,从柜子里拿出那串黑牛骨手串,戴在小伙儿手上,“这是你爹留下的,婶儿一直留着。
现在给你,留个念想儿。”
小伙儿看着手串,眼泪儿也下来了。
他握着翠花的手:“婶儿,谢谢您。
这些年我一直在找我爹,现在终于找到了。
我想留下来,跟村里人一起,把我爹的精神传下去。”
翠花一听,心里头那个美啊。
黑牛的儿子要留下来,这简直就是天意啊!
“好啊,孩子,留下来吧。
婶儿支持你。
咱一起把黑牛庙建得更好,把你爹的精神传下去!”翠花说着,拍了拍小伙儿的肩膀。
就这样,黑牛的儿子留了下来,成了村里的一员。
他跟着大伙儿一起种地,一起照顾村里的老人和孩子。
他还时常去庙里给黑牛上香,跟翠花一起讲述黑牛的故事。
日子一天天过去,黑牛庙成了村里人的精神寄托。
大伙儿有啥事儿都喜欢来这儿拜拜,祈求黑牛保佑。
翠花和黑牛的儿子也成了庙里的常客,他们时常一起打扫庙里的卫生,一起给黑牛上香,一起讲述黑牛的故事。
就这样,翠花和黑牛的儿子一起,在村里过着平淡而幸福的生活。
而黑牛庙,也成了村里一个重要的地方,承载着大伙儿对黑牛的怀念和敬仰。
每当大雪纷飞的时候,大伙儿都会想起黑牛,想起它当年在雪地里救人的场景,心里头总是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