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引以为傲的四渡赤水,到底有多牛?西点军校多次模拟均失败

胥言看历史 2024-04-04 03:26:36

1960年5月,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在会见毛主席时,对毛主席曾经的军事著作赞不绝口,尤其是后期的三大战役简直如有神助,在他看来,三大战役的指挥,媲美世界上任何战役。

听闻对方的夸赞,毛主席会心一笑的表示:“三大战役对新中国的成立固然重要,但我自己看来,“四渡赤水”才是最完美的”。

毛主席何出此言呢?

1935年1月,红军在贵州遵义开会后,毛主席重新担任军队指挥最高指挥的职位。但是,红军当时面临的情况极为严峻险恶。

经过数次大败溃退,原有10万士兵的红军只余3万余人。士气与实力均受重创。与此同时,国民党方面却调集了近40万大军从各地赶来,力量悬殊巨大,红军已陷入绝境死角。

更为糟糕的是,尽管毛主席重新获得党内的主导地位,但部分人员还听信外人说法,全军思想统一度还未建立起来。

红军此时几乎陷入了被尽数歼灭的颓势。武器装备匮乏,士气与人数严重不足。一旦遇到全面围攻,存亡格局将面临崩溃。

在遵义会议结束后,毛主席原定的战略计划是,红军分成三路北上,目标是先接管赤水县城,然后渡过长江进入四川,与当地红军会师。

这一计划一出,立即引起四川军阀刘湘的重视。考虑到红军一旦进入四川可能会加强,他下令从各地动员十二个旅的兵力,总计三万六千人向红军进逼。

川军以极强攻势南下抵达赤水一带,并很快控制了赤水县城。随后又继续向南搜寻红军下落。

就在此时,川军与红军林彪部队在该区交战发生冲突,加之对地形不熟悉,林彪两个师在战斗中接连吃到败仗。在这危急存亡的时刻毛主席决定一渡赤水!

毛主席原计划的第一步,夺取赤水桥头堡以打开北上之路,顷刻破灭。更糟的是,此次战败还使得川军得以进入红军行军路线,形成夹击之势。

困局只增不减,毛主席面临重大变数,必须迅速找到新的突破口才能化险为夷。

这时,在渡过东北部的青杠坡地带时,毛主席注意到这里地形复杂难辨,适合埋伏伏击。于是便在这个优势地形设置重重陷阱,利用这里的地形隐蔽红军主力,待川军探头进犯时一网打尽。

继而,红军一军团配合伏击行动,重新夺取赤水县城,以此重新打开原定北上的道路。

虽是临时起意,但这一战术打算却充分利用了当地环境优势,有望能够以逸待劳的伏击敌人一举扭转乾坤。

随后,毛主席下达执行命令,红军各部迅速布置于青杠坡险峻的山坡林立地带,暗中埋伏布防备战。一切悄无声息,只等待天时地利人和,伏击阶段随时可发。

所有人都知道,此举决定格局,生死一掷影响着三万人的生死,若计划得手,将为红军打开生机的大门。

经过一番激烈作战,毛主席领导下的红军在青杠坡成功设下重重伏击,给予川军重创,局面一度得到控制,为红军提供了宝贵时间和空间,毛主席迅速调整原本的行军计划。

第一渡过赤水河时,川军尚未反应过来,红军成功渡过一半兵力。之后红军又分两次渡河,每次都利用夜间的掩护,交替渡河。

尽管渡河过程吃力且险象环生,但毛主席采取的这个“分而渡”的方法,终于将川军的围追堵截都制约在河的一岸。

再渡赤水

1935年1月28日,红军在土城峡谷与川军爆发激战。战斗一开始,红军以为川军仅有四个团兵力,于是全力歼敌。但出人意料的是,川军兵力远超预期竟有六个团,而且后续还有援军赶往增援。

在兵力悬殊下,红军不但无法将川军击败,反而自己的阵地一度被川军突破。

为了扭转战局,红军紧急调遣干部团的林彪率红二师南下增援。缺乏休息四个多小时的红二师在接到命令之后连忙赶到前线,终于稳住了红军的阵脚,避免全面溃败的尴尬。

这时,党中央才意识到,之前对川军实力的情报获取出现重大失误。

原本以为只有四个团的川军,实际上不但兵力更强大,后续还不断有增援部队赶来加强战力。土城的地形条件也不适合长期守徙,面对数字和地利双重劣势,红军继续作战将面临更大风险。

于是,毛主席在经过一番思考之后,直接下令红军放弃守土城的计划,直截了当的向西渡过赤水河,进入川南地区。

渡过赤水河后,红军来到川南地区准备实施第二方案,即依托此地暂时避开国民党的袭击,寻找机会渡过金沙江继续长征。但实际情况相比计划要更为复杂艰难。

红军进入川南伊始,便发现川军布防更为强硬。川军除留下部队防守泸州等地外,主力八个旅立即从各地完成集合,发动大规模拦截追击红军。在这股压力面前,红一军团对叙永的进攻难以继续,红三军团也在途中遇袭陷入苦战。

与此同时,我军获悉川军已大幅加强江边防御,红军原计划的从宜宾上游渡江之举已是难上加难。遵义会议期望的第二方案,在现实考验下根本无法实施。中央只得承认,先前制定的路线图已是堪废废置。

在万般困难中,毛主席冷静决定南下迅速撤离川军的包围圈。红军总部指挥各路先行部队撤退集结,朝四川与云南交界的扎西镇运行行进。在这里,中央指挥机构将重新研判形势,寻求新的解决之道!

抵达扎西镇后,中央红军指挥部立即召开会议,寻求突破困局的法子。会上毛主席以敏锐的政治触觉提出一个富有远见的新思路。

他深入解析国民党当局的军事认知,认为蒋介石等人可能仍固步自封,以为红军唯一目的是北渡长江。那么我们就可利用这一误判,实施一个出其不意的行动方案。于是他建议东进智取国民党,利用敌方不设防的东线城市突围,此举定能迷惑对手。

会后,红军迅速分为两路,一路于2月19日经太平渡,另一路于2月21日由二郎滩二度跨越洄游的赤水河东进。

果然,国民党毫无防备,以为红军仍北上长江。红军借此机会,连克黔北要塞桐梓及遵义等城,将驻防此地的黔军8个团和中央军2个师全歼。

二渡赤水战役取得响亮胜利后,红军把国民党主力牵制赤水河东,可是战役胜利未能解决根本的难题。

遵义会战的失败让蒋介石震怒,随即便调集数十万大军,迅速改变部署以向红军“三万泥腿子”形成严密包围之势。

这时,毛主席又在高层会议中作出重大决定,指挥红军西进,直接对阵国民党的重要起义部队周浑元部。3月15日,红军挥师出击,对周浑元部发起猛烈攻势。但周浑元以坚固阵地作为依托,果断死守不退,到黄昏仍未失守。

此次消耗战进行之际,东线忽有国民党的增援部队抵达红军后方,形成两面受敌之势。为了避免陷入苦战,毛主席及时下令部队撤退。虽歼敌未果,但此战成功吸引国民党主力西调。

在这之后,毛主席又以过人的视野,设计三渡四渡赤水深入敌后,以期引开国军包围圈,突围而出。

完美的四渡赤水

1935年3月16日,此时的红军已经精疲力尽,但士气高昂的将士再一次迫不得已进行跨过洄游的赤水河,此举旨在迷惑敌手。

与此同时,红军还精心部署了一项计谋。他们挑选出一个团的兵力,伪装成主力部队的样子,假意向北进攻古蔺,这无疑会引起国民党注意。

果然,蒋介石就像毛主席猜想的那样上当受骗。他以为红军依旧想北渡长江,于是立即下令各路大军夜以继日的紧急向川南聚集,准备给予红军重重包围。

在毛主席精妙的指导下,红军利用假情报,成功迷惑了日理万机的蒋介石,将对手的注意力和重兵引向川南......在接下来的行动中,红军准备继续利用这一优势向着定下的方向行动。

3月21日,红军为了突破国民党的重重包围之势,第四次横渡洪流壮阔的赤水河。

在太平滩和二郎滩两处,红军分成两路,分头迅速完成渡河任务。尽管河水湍急,渡船简陋,但红军各支部队还是以最快速度抵达河畔对岸,并迅速会合重整队列。

而国民党军队浑然不知,这次东渡的红军将改变前行道路。

而当时驻守川南的国民党重兵尚未反应过来,正形成暂时的兵力空虚。毛主席率领红军趁虚而入,抓住难得先机,迅速掉头向南发起追击。

日夜兼程后,红军成功突破乌江防线,将尾随多日的国军远远甩在乌江以北。成功钻出了蒋介石几十万大军的包围,为后续红军继续向北大转移的步伐打开了局面!

接下来,毛主席又为红军制定了一个全新的计划。毛主席提出利用政治诱敌之策。红军实施假动作,表态将攻打重镇贵阳。

果然,在贵阳的蒋介石闻讯大受刺激,赶忙从重庆飞抵贵阳亲自督导防务部署。

与此同时,红军虚张声势似的示威姿态更是吓得云南各路民团都冲到贵阳打混水摊去了。就在国民党兵力在贵阳滞留之际,红军下狠手突然改变行军方向,直接南下向昆明攻去。

在随后日子里,红军通过连续诱敌计谋,终于在国民党各路兵力未及时回调的当口决死一战,而后成功突围。

4月29日,毛主席下达命令,红军分成三路急袭金沙江。这条宽阔的江流,长期以来被视为国军防线的关窍所在。各支部队此时精疲力尽,但仍旧鼓足全力一举渡江。

在5月2日黄昏时分,一部分红军在皎平渡成功入川的消息传来,瞬间点燃了所有战士内心的希望之火。

此后,红军正式进入川西苏区,找到重要根据地,真正摆脱了长期以来国民党的追击。

结语:

2016年,一位美国西点军校的退休教师在面对媒体时,道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在过去的许多年里,美军一直在试图破解解放军尤其是毛主席个人的一些战术,尤其是毛主席所指挥的“四渡赤水战役”!

但所有的西点军校优秀军官们,在得知双方所有兵力的情况下,他们在沙盘上边无数次推演,依旧没有方法成功的复刻“四渡赤水”这一军事史上的伟大战役!

也正是毛主席如神来之笔般指挥的“四渡赤水”,才在危机存亡中解救了红军!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0 阅读:1

胥言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