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作《易传》(又叫《十翼》),后人把《易经》和《易传》参揉起来以后形成的书叫《周易》。看一本书,把目光聚焦作者很重要,因为不同的人写书难免带有作者的浓厚特征。孔子的特征就是他首先是一个鲁国官员(从基层卑贱小吏做到了鲁定公的相),然后得罪执政者(季氏)被流放(周游列国),临老托关系(他学生)很不容易回到鲁国,七十岁开始学《易》,再著述《易传》,他不可能象普通学者那样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毕竟有政客进退取舍和利益与道义的顾忌,同时也自然带有政客发表意见的立场、态度和判断,这一点从他前一个著作《春秋》可以得到印证。
胡适先生是这么评价《春秋》的:
《春秋》那部书,只可当做孔门正名主义的参考书看,却不可以当做一部模范的史书看,后来的史家把《春秋》当做作史的模范,便大错了。因为历史的宗旨在“说真话,记事实”。《春秋》的宗旨不在记事实,只在写个人对于实事的评判。明是赵穿弑君,却说是赵盾弑君,明是晋文公召周天子,却说是“天王狩于河阳。”这都是个人的私见,不是历史的实事。后来的史家崇拜《春秋》太过了,所以他们作史,不去讨论史料的真伪,只顾讲那“书法”和“正统”种种谬说,《春秋》的余毒就使中国只有主观的历史,没有物观的历史。——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第四篇孔子》
轮到《周易》,我们现举一个关于《大壮》卦的例子,
在《易卦》,雷乘乾,曰《大壮》,天之道也。
晋赵简子问史墨曰:季氏出其君而民服焉,诸侯与之,君死于外,而莫之或罪也。对曰:物生有两,有三有五,有陪贰。故天有三辰,地有五行,体有左右,各有妃耦。王有公,诸侯有卿,皆有贰也。天生季氏,以贰鲁侯,为日久矣。民之服焉,不亦宜乎?鲁君世从其失,季氏世修其勤,民忘君矣。——《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这是孔子用《周易》评价季氏放逐鲁昭公这一历史事件。其实孔子本人也是季氏放逐的,但是他考虑得失以后,对季氏放逐鲁昭公予以歌颂,“雷乘乾,曰《大壮》,天之道也。”并按照卦象予以卦理上的支持。大概是不这样做,季氏不会放过他。事情这样做,可以理解,但是把这种做事方式上升到学问,太过谄媚了。
既然《周易》出自孔子,孔子的身份和履历直接对《周易》学问的客观性造成影响,介绍孔子时期鲁国的政治背景很有必要。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尚在襁褓,周公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王叔摄政,并制定《周礼》,犯了一个制定制度的人经常爱犯的错误,那就是,“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结果是十几个亲弟弟联合殷商余孽武庚造反,史称“三监之乱”。平靖叛乱,周公平息曲阜周边给儿子伯禽打下了鲁国,本来是要把鲁国作为推行《周礼》模范样板给诸侯树典型的,结果周公后代不争气,或者说,带头破坏《周礼》:
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继室以声子生隐公。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鲁国夫人”,故仲子归于我。生桓公而惠公薨,是以隐公立而奉之。——《左传·隐公元年》
这是鲁国内乱的开始,左传很会春秋笔法粉饰,替礼仪之邦把丑事遮掩了。《史记》把这一段还原了:
息长,为娶于宋。宋女至而好,惠公夺而自妻之,生子允,登宋女为夫人,以允为太子,及惠公卒,为允少故,鲁人共令息摄政,不言即位。——《史记·鲁周公世家》
这里的息是鲁隐公,允是鲁桓公。《左传》相传是左丘明编撰的,后人讲是假托,但有一个事实那就是鲁国国史是在孔子的主持下编写的《春秋》,而《左传》全名是《春秋左氏传》,解释《春秋》的,采录这一段,是展示孔子“春秋笔法”,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满满的都是立场,罔顾事实”:《左传》讲惠公娶宋武公的女儿仲子,极富天命色彩——她出生手上就有“鲁国夫人”的胎记!是上天让她做惠公的正室。但司马迁揭示的实情为,惠公的正室(元妃叫孟子)死了,他继室的儿子到了结婚年龄,给他要娶宋女,娶回来惠公见儿媳妇长得好看,夺了过来,还生了儿子。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立宋女为夫人,给她一个宋武公女儿的名义,那么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把宋女生的儿子立为太子(先立宋女为夫人成为正室,然后正室所出即为嫡子)。未成想惠公死的早,庶子已过了结婚年龄,而太子还小,鲁国人(国人指宗室)都知道怎么回事,就让庶子摄政,而不称即位,这个庶子就是鲁隐公。这多像周公摄成王政啊,这样过了十一年,摄政隐公不归政给太子,自然有太子来路不正的原因,但是显然对太子党利益构成侵犯,于是公子翬设计在隐公外出祭祀时杀掉隐公,扶持太子即位,这就是鲁桓公。
那时候齐鲁宋郑都是宗室关系很好,鲁桓公娶了齐襄公的妹妹,(桓公十六年)鲁桓公去齐国时发现了齐襄公和妹妹有私情,齐襄公派人勒死鲁桓公,仓促之下,鲁国鲁庄公即位。
鲁庄公有一帮厉害的弟弟,其中三个鲁桓公的庶子比较有名:长曰庆父,次曰叔牙,次曰季友。这三个人就是所谓的“三桓”的祖先,鲁国国君的废立从此掌握在三桓。
庄公死时,庆父让叔牙给庄公建议“兄终弟及”,就是庆父要继承君位,庄公不同意,和季友合谋立了庄公儿子斑,并毒杀了叔牙,立叔牙儿子为“叔孙氏”。庄公一死,庆父就派人杀了斑,立了庄公另一个儿子开,称鲁闵公,季友只好流亡到陈国(陈国君是季友的外公)。庆父借着立闵公的威势公然爬上了庄公夫人哀姜的床,凶横霸道,称“孟孙氏”,哀姜乘机撺掇庆父杀闵公而自立。流亡陈国的季友依靠陈国力量,接应鲁国公子申,策动国人讨伐庆父,结果是庆父出奔率莒(ju,今日照市莒县),季友拥立公子申为鲁僖公,同时贿赂莒国遣返庆父,季友杀掉庆父,从此季友执政(公元前626年——公元前573年),公室实际上听从季氏,这期间经历了鲁僖公、文公、宣公、成公四代。
季友之后,“三桓”——季孙氏、“叔孙氏”、 “孟孙氏”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削弱公室,在鲁襄公、昭公(公元前572——公元前495年)搞了“政治改革”,即初税亩、作丘甲和舍中军,公室不再拥有“公田”,而依靠宗室上贡,其实是让公室看宗室脸色才给饭吃;作丘甲让宗室有了装备自主权;舍中军从公室手中夺取了军队,鲁国君主没有军队甚至随时吃饭都会断供。这其中季氏最强,事态发展到三桓驱逐了鲁昭公,(公元前487年——公元前481年)导致鲁昭公流亡国外七年,邻国多次试图帮助鲁昭公返回鲁国,都被三桓阻挠,鲁昭公最后死于晋国的乾侯,史书记载“鲁国人共立昭公弟宋为鲁定公。”孔子就是在此期间逐步从食不果腹的没落贵族子弟一步一步爬到鲁国中高级官员(公元前501年(鲁定公九年)孔子51岁为中都宰)
让我们看看《春秋》是怎么粉饰季氏执政的“天命”。同样使用了《周易》卦辞:
成季之将生也,桓公使卜楚秋之父卜之。曰:‘男也。其名曰友,在公之右。间于两社,为公室辅。季氏亡,则鲁不昌。’又筮之,遇《大有》之《乾》,曰:‘同复于父,敬如君所。’及生有文在其手曰‘友’,遂以命之。——《左传·闵公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