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易经》和道家《易》初探

文化虚而待物者 2024-04-17 07:37:21
谈到儒家《易经》之外的道家《易》,首先得讲清两件事。 一是儒家有《周易》了,研究了两千年,还不够吗?儒家《周易》的缺陷是什么,或者它不足,那么局限在哪? 二是谈道家《易》,道教是东汉末年出现的,“道家”这个名词是因为道教遵从“黄老”而来的,谈“道家《易》”,其实是说“黄老《易》”。也只有黄老《易》才够分量和“儒家《周易》”来分庭抗礼。 那么作为诸子百家的 “道家”与道教截然不同,最初的道教组织只是借用道家之名,东汉末年,朝堂上宦官与外戚尔虞我诈,相互倾轧,政治昏暗,朝堂外豪强地主土地兼并形成军阀割据,在连年灾荒的情况下,社会普通下层人民“死相枕籍”、“饥民相食”,这是张角创建太平道和黄巾军的时代背景,“致太平”是目标,围绕这个目标组织民众的纲领是《太平经》和道家思想关系不大。 《太平经》的来龙去脉有迹可循: 《汉书·李寻传》记载:汉宣帝时甘忠可诈造《天官历立仓元太平经》十二卷,传授夏贺良、丁广世、郭昌。 宗室大臣刘向认为该书“假鬼神罔上惑众”,拘捕甘忠可并致其死于狱中。汉哀帝时,李寻出资使该书流行于世,夏贺良推广此书以“左道乱政”罪名伏诛,此书被禁,李寻获罪,此事告一段落。 《后汉书·襄楷传》:初,顺帝时,琅琊宫崇旨阙,上其师于吉于曲阳泉水上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缥白朱介、青首朱目,号《太平青领书》,其言以阴阳、五行为家而多巫觋杂语。有司奏崇所上妖妄不经,乃收藏之,后张角颇有其书焉。 由于太平道组织对象是黄河下游和东部沿海的饥民和病患的灾民,必须借助当地风俗,而自战国时代起,燕齐就比较流行阴阳五行神仙方术,有了这个基础,谶纬、巫祝、卜筮很容易给予贫病交加灾民以超出常人的能力,张角及其门徒四方区帅“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口头思过,饮符水,病得愈即信道,不愈则不信。”(《 后汉书·皇甫嵩传》) 儒生和道教教众最大的区别是前者为生活有保障才可以读书为上进的途径,他们的目标是满足统治阶层需要以取得相应的社会地位;而后者是因为各种原因流离失所加入道教求得生活保障,一般没有读书条件,行为受原始习俗影响。黄巾起义瓦解后,太平道三十六方术数为后来道教信众继承,道士持节仗、着黄赏、带黄冠、用符水咒语治病消灾成为标志区别于常人。 这里把张角太平道而不是张陵的正一盟威道作为道教发源,其实还是一个教众主体特征的问题:张陵在巴蜀组织教众,离不开当地的主流风俗——巴蜀原住民信奉氐羌原始巫教鬼道,张陵在青城山“除鬼”,并将青城山改造为“鬼城”,以“鬼道”治民,形成所谓的二十四治,张陵张衡张鲁祖孙三代家传之道为“鬼道”。 (见《后汉书·刘焉传》) “五斗米道”创始者另有其人,即巴郡本地人张修。《后汉书·灵帝纪》: 中平元年秋七月,巴郡妖巫张修反,寇郡县。时巫人张修疗病,愈者雇以五斗米,号五斗米师 《三国志·张鲁传》引用《典略》讲的很清楚: 光和中,东方有张角,汉中有张修。骆曜教民缅匿法,角为太平道,修为五斗米道。 为什么大家习惯称张陵为五斗米道?吕思勉在《道教史》中说张鲁杀张修而夺其众,为了服众,召集后续来者,“不欲云袭其道,乃诡托诸其父祖。” 意思是张鲁要在汉中割据,必须收服和依靠五斗米教众,但是不能说他杀了张修却继承张修的“道”,于是伪托五斗米道是他父亲张衡和祖父张陵的,张鲁这是家传,因而是真传。 以上说的是儒家传承《周易》的人和道教教众的不同,一是属于社会不同的层次,学易出发点和目的不同;二是道教教众普遍文化程度低,学易更多的来自师徒口授心传而不是书本,因此更接近易的朴素起源:巫术和民间风俗习惯。
0 阅读:18
评论列表
  • 2024-06-14 16:40

    先说一下道:那道家走的是唯物主义哲学真理科学路线,那道教是伪装道家进行江湖诈骗的,走的是唯心主义胡编乱造。

  • 2024-06-14 16:40

    再说一下儒:儒起源于祭祀。孔子为了复古周礼,也就是奴隶社会,玩两性年龄社会地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创建了个儒家,被后面的人美化神话迷信化成了儒教。如果你去观察现实中的儒家儒教思想严重的人,你会发现他们特别喜欢迷信基因和天命责任的捆绑,他们认为后代永远也不可能逃出那个“未知”的“他们自己也说不清”的“无比强大”的“老祖宗”的命运安排,这就是一种强行捆绑的教条迷信,是一种还没有发展成宗教建立起神像的迷信。它否定特定基因携带者(如性别基因,如未知的基因,如别人的基因)的先天价值和后天努力,具有极强的私利性和排斥性和挑剔性,为掠夺剥夺这些人的财产和成就做足了洗脑基础。

文化虚而待物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