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进士实授知县难吗?以平均值计算要在吏部排七年的队,不夸张

野路说历史 2023-11-17 20:56:00

◑前言

知县一职虽然在人们心中被贬为“七品芝麻官”,但在清代却远非普通官职可比。从各方面来看,知县都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其职位之重要和获取之难可谓是人人皆知。

科举制度下的最高荣耀自然是进士,而进士又分为一、二、三甲,其中前三名直接成为翰林院官员,而其他进士则需要经过朝考,才能成为庶吉士进入庶常馆。就一般情况来说,庶吉士的选拔率大约只有30%左右,未能通过朝考的进士会被登记在册,成为候补官员。

在清初时期,官员数量严重不足,所以新科进士基本上不需要候补,当年就可以直接获得官职。当然,并非说所有新科进士都会被任命为知县,有一部分会留在京师的各级院衙门中,从六品主事一步步开始工作。

然而,随着国家逐渐稳定,官员数量逐渐增多,形成了官职稀缺的局面。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康雍两朝,进士从候补到实授官职的最短时间需要4年,而最长时间则可达9年。而从乾隆至道光朝,进士授职的平均时间也基本上在7年左右。

如果与现在进行对比,新科进士最多也只是通过了笔试,还需要通过面试才有可能成为正式公务员。那么,造成进士选官之难的原因是什么呢?以知县一职为例,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 职位少,候补多

在清代,全国共有1300多个知县,这个数字虽然不少,但每年空缺的岗位却并不多,有时一个省一年甚至只有几个空缺。而吏部在选拔官员时的主要依据是“出缺”情况,如果没有岗位空缺,那么任何选择都只是空谈。

一旦知县岗位出现空缺,地方督抚就会立即向吏部报告,这个程序被称为“截缺”。如果在规定的时限内未能及时报告,督抚将会受到降级处罚。

吏部获取具体的空缺岗位信息后,才能根据条件选择适合的候补者。然而,铨选过程设定了许多门槛,根据候补官员的情况,将其分为各种不同的“班次”。新科进士被归入“除班”,也就是初次入仕者,不仅限于进士,还包括举人、贡监生以及捐纳者。

除了除班之外,还存在着补班、转班、改班、升班、调班,一共有“六班”。在这六个班次中,除班是排在升班(有升官需求的情况)和补班(因各种原因暂时空缺,如服丧、生病等)之后的。

如果有一个知县岗位空缺,新科进士几乎没有被选中的机会。只有在其他候选者都不符合条件的情况下,才会轮到新科进士,但这种情况极为罕见。

◑ 新科进士选知县有太多不确定因素

在古代,吏部每月都会举行铨选,即选拔官员的过程。而其中,被提及最多的环节就是“投供”。投供就好比现在的求职投递简历,吏部会向符合条件的候补者发文,要求他们填写个人资料。这个环节对于新科进士来说非常重要,一旦顺利通过,他们就会进入下一个阶段——政审。

政审阶段的目的是审查候选者是否有“事故”,主要指的是父母去世未到守孝期限、上祖拖欠赋税、朝廷处罚等情况。如果吏部发现候选者有所“事故”,就无法继续参加铨选程序,必须等待问题解决后才能再次参与。但即便通过政审,也不代表能顺利晋级。因为吏部规定,本籍进士不能在本籍或寄籍地担任官职。比如江苏金坛县知县出缺,就不允许江苏籍的进士参与铨选,这种现象被称为“密其回避”。

铨选阶段,吏部最终是根据候选者的资历来决定是否授予官职。所谓资历,就是按照论资排辈的原则进行考量和比较。初次入仕的新科进士,如果碰巧有知县职位空缺,首先要从资历较高的候补者中选拔。当然,这其中还有吏部做出的一些硬性规定,但除此之外,官场上还存在一些暗箱操作,涉及到一些潜规则和政治腐败。

如果新科进士有背景或家底殷实,只要有钱势和愿意花费,就能够在短时间内谋得实缺。特别是在清朝中期以后,吏部文选司的官员滥用选官权力,大肆收受贿赂。这些人被称为官场上的“难缠小鬼”,他们认为朝廷的规矩不如黄金白银来得真实可靠,只要付出足够的金钱,很快就能得到官职。

从康熙中期开始,新科进士的候补期变得越来越漫长。因为出身贫困的进士无法负担京城的生活开销,大多数都要回到自己的籍贯等候选机会。这部分人占据了至少70%以上的比例,所以他们的候选周期一般都要超过6年以上。进士们经历了艰辛和漫长的道路,所以说清代的知县绝非“芝麻官”,而是每个人争相争夺的香饽饽。

5 阅读:2058
评论列表
  • 2023-11-20 23:42

    6年非常短了,现在做到县级一把手,大部分人需时两个六年不止。

    SYM 回复:
    先把古代科举了解下,再把官跟吏分清楚再说,按现代换算,官至少是正处级干部。现在公务员考试招聘的是吏

野路说历史

简介:分享历史 带你了解历史上精彩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