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前身是什么族?是汉人迁徙过去转化的吗?

熙来攘去世界 2025-03-01 04:35:26

维吾尔族的历史来源深远而复杂,并非简单由汉人迁徙形成。

以下是对维吾尔族历史来源的详细阐述。

一、维吾尔族的远古起源

维吾尔族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当时游牧于我国北方和西北贝加尔湖以南、额尔齐斯河和巴尔喀什湖之间的“丁零”(又称“丁灵”、“丁令”)。也有人认为,维吾尔族的先世与匈奴有血缘关系。这些早期的游牧民族生活在山地森林和蒙古草原的北部边缘,以狩猎和畜牧为生,并相继受到草原上的匈奴、鲜卑和柔然汗国的奴役。

随着时间的推移,“丁零”在4世纪以后被称为“铁勒”、“铁历”、“赤勒”或“敕勒”,并广泛分布于欧亚北方大草原上,从西起伏尔加河到东至兴安岭,东西万余里。由于他们使用的车轮高大,因此又被称为“高车”。活动于贝加尔湖一带的被称为东部铁勒,其中的“袁纥”部在5世纪时成为“高车”诸部之首,也就是7世纪时“铁勒”诸部中的“韦纥”。

二、回纥汗国的建立与回鹘的西迁

5世纪中叶,在准噶尔盆地东部出现了一个以阿史那氏为核心的铁勒部落,被称为“突厥”。552年,阿史那氏建立了包括整个蒙古草原和准噶尔盆地的突厥汗国,使其他一些铁勒部落成为它的属部。突厥贵族的残酷统治激起了各铁勒部落的反抗。为了与突厥贵族相抗衡,“韦纥”、“仆固”、“同罗”、“拔野古”等东部铁勒中较大的九个部落结成地域性的“回纥”部落联盟,被称为“九姓铁勒”,简称“九姓”。

744年(天宝三年),以骨力裴罗为领袖的回纥联盟在唐朝大军的配合下,推翻了突厥汗国,并建立起漠北回纥汗国。回纥汗国的疆域包括贝加尔湖以南、阴山以北、兴安岭以西和阿尔泰山以东的蒙古草原地区。诸部落原有的名称从此基本消失,统称“回纥”。就在这一年,骨力裴罗被唐朝册封为怀仁可汗,回纥汗国成为唐朝的属国。此后,历代可汗都接受唐朝的册封,回纥与唐朝一直保持友好和从属关系,并两次出兵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乱”。

788年(唐贞元四年),回纥可汗顿莫贺上书唐朝,取“回旋轻捷如鹘”之意,改回纥为“回鹘”。9世纪中叶,回鹘为黠戛斯所败。回鹘诸部纷纷离散,有的被黠戛斯所俘,有的南迁至内地,但大部分迁到西域,进入安西都护府辖地和于阗以西的地方。西迁的回鹘,一部分进入天山东部地区。866年,居住在北庭和吐鲁番一带的回鹘首领仆固俊自北庭出击,大败吐蕃的大将尚恐热,夺取西州、北庭、轮台等要地。从此,回鹘人以高昌为中心建立了高昌回鹘王国。其势力范围东起哈密,西及阿克苏,北至伊犁河,南接吐蕃(今和田、敦煌间)。西迁的回鹘,还有一支进入中亚草原地区,强盛之时,其辖境包括今新疆地区的疏勒、莎车、于田、和田等地。

三、喀喇汗王朝与维吾尔族的初步形成

到11世纪初,玉素甫·喀迪尔汗将于阗的李氏王朝灭亡,把伊斯兰教传到今日的和田地区。喀拉汗王朝统治时期,在促进当地各族经济发展、提倡游牧的突厥部落定居和传播伊斯兰教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这一时期的回鹘人,既融合了早就分布在天山以北和西部草原游牧的突厥语各部,也融合了两汉以来移居这里的汉人,他们同原来就居住在南疆广大地区操焉耆、龟兹、于田语的人民长期相处,繁衍发展。

四、西辽、蒙古与维吾尔族的进一步融合

12世纪初,部分契丹人在耶律大石的率领下,从东北西迁至中亚,先后征服了喀拉汗王朝和高昌回鹘王国,建立了契丹人的政权,史称西辽。西辽统治者对回鹘百姓的政治压迫和经济掠夺非常严重。西辽末期,蒙古强盛。高昌王决定依靠蒙古汗国来摆脱西辽统治,他们设计除掉了西辽派来的少监,并宣布脱离西辽,归顺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的次子察合台在封地上建立了察合台汗国。

到1320年,察合台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1514年夏,东察合台汗国阿黑麻汗的三子赛义德定都叶尔羌,称叶尔羌汗国。其疆域东起哈密,西至帕米尔高原,南界西藏,北接天山。西迁后定居西域的回鹘,进一步融合了塔里木盆地的焉耆人、龟兹人、于阗人、疏勒人等,以及后来迁来的吐蕃人、契丹人、蒙古人等,到16世纪初形成了维吾尔族。

五、维吾尔族在元明清时期的发展

元代,维吾尔族先民在汉语中又称畏兀儿。在大批汉族人民调遣到天山南北屯田的同时,还有许多维吾尔族人进入内地,他们中的手工业工匠和知识分子对元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例如,最早的蒙古文就是塔塔统阿采用回鹘文字母创制的;维吾尔族人在元朝中央和地方政府中担任过中书平章政事、尚书右宰相和平章政事、宣慰使等重要职务;维吾尔文学家贯云石创作了流传于明代的散曲“海盐腔”;还有维吾尔族人参与了《金史》、《辽史》和宋英宗、显宗实录的修纂工作。

明代,哈密卫的设立控制了新疆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并管理维吾尔聚居区的军政事务。清代,伊犁将军府的设立对维吾尔聚居区实行了更加系统的治理政策。1884年,在维吾尔聚居区建新疆省。1934年,新疆省发布政府令,决定统一使用“维吾尔”作为汉文规范称谓,意为维护你我团结,首次精确表达了维吾尔名称的本意。

六、总结

综上所述,维吾尔族是经过长期迁徙和民族融合形成的。其先民主体是隋唐时期的回纥人,经过与突厥、汉人、焉耆人、龟兹人、于阗人、疏勒人、吐蕃人、契丹人、蒙古人等民族的长期相处和融合,到16世纪初形成了维吾尔族。维吾尔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对中华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因此,维吾尔族的历史来源并非简单由汉人迁徙形成,而是经过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民族融合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涉及多个民族的迁徙和融合,还与中国历史的发展紧密相连。

20 阅读:7017

评论列表

外比与贤

外比与贤

14
2025-03-31 22:20

看脸的长像就跟蒙古人种不同。中国的史书记载他们属于“回鹘”,跟蒙古人种相同,简直是胡言乱语!就可靠吗?非常简单的分析就可以看出,他们和跟蒙古人种是完全不一样的! 据说新疆维吾尔人应该是从古伊郎时期向东迁往新疆的。他们从长相来看应该属于古雅利安人种,跟蒙古人完全不一样。 当然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维吾尔族人的长相有一部分跟蒙古人种接近,但综合来看,他们应该是属于伊朗人种。

独孤浪人 回复 外比与贤 04-08 21:54
所以有回鹘的时候蒙古在哪里?

外比与贤 回复 04-08 20:54
蒙古人种只是近代名词,最早就是匈奴!

夢囬連州

夢囬連州

10
2025-03-30 08:01

汉人正统前身华夏族,包括秦,楚,燕,赵,魏齐的后裔!维吾尔人种与汉族都不同。他们属于中亚人种。

用户16xxx76

用户16xxx76

9
2025-04-08 11:54

如果说血脉的话,考古发现哪怕在秦汉之前南疆本地人就是混血了,基因跟现在南疆人相差并不大;至于说文化,元末明初时,伊斯兰势力攻占吐鲁番,新疆最后的佛国被摧毁,与佛教文化同存的回鹘古文化荡然无存[doge]

用户16xxx76

用户16xxx76

7
2025-04-08 11:58

如果说血脉的话,考古发现哪怕在秦汉之前南疆本地人就是混血了,基因跟现在南疆人相差并不大;至于说文化,元末明初时,伊斯兰势力攻占吐鲁番,南疆最后的佛国被摧毁,与佛教文化同存的回鹘古文化荡然无存;北疆一直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竞技场,各个民族你方唱罢我登场,跟南疆天壤之别[doge]

文艺

文艺

6
2025-03-30 09:28

应该把总结放到第七,第六呢应该单独说一下民国时期的维吾尔族称呼的形成,这样你才把维族的维是怎么来的说清了。

奇迹

奇迹

5
2025-03-29 10:05

中亚突厥人包括维吾尔族基本是蒙古高原的游牧名族与东征的雅利安人融合形成的。

用户16xxx68

用户16xxx68

4
2025-03-30 20:12

什么人什么人有什么意义呢?都是中国人,你想搞种族

用户10xxx35

用户10xxx35

3
2025-03-29 22:21

我只记得巴依老爷和阿凡提

用户15xxx03

用户15xxx03

3
2025-03-29 14:10

和汉族一样是经历过几个世纪的民族大融合

用户10xxx05

用户10xxx05

3
2025-03-29 06:51

汉朝国的才是真正的汉人,而且成分颇多,后面非汉朝国的都伪汉人。汉族和以前的汉人又不一样,看统计方式就知道了。虽然都有个汉名称,但并不是同一回事。维吾尔族的一些先祖在汉朝时候也是汉朝人,也就是真正的汉人,汉朝国崩塌了之后,真正的汉人就不存在了,自称汉人的那是伪汉人,本质都是儒人,也就是吃着人家的饭咋着人家的锅 ,不认同汉朝之后的朝代的那群。

色乃本性

色乃本性

2
2025-04-02 09:28

伊朗人种与蒙古人种的混血人[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用户10xxx11 回复 04-03 09:53
不是,回鹘占比较大的比例,然后有些是蒙古和汉基因。其实说某个族的血统非常笼统,北方汉族和南方汉族的血统就有相当差异,南方汉族又有西南和东南、客家等的差异,历史上族群迁移融合很多次了,没有哪个族群血统能保持几千年。

赵大明白

赵大明白

1
2025-03-30 18:46

突厥人[笑着哭]

熙来攘去世界

熙来攘去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