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及下辖的几个县,改回古称,会不会提高旅游经济和知名度?

熙来攘去世界 2025-03-02 04:09:10

眉山市,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部,岷江中游,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自古以来,眉山及其下辖县区历经多次更名与行政区划调整,形成了丰富的古称历史。

以下是对眉山市及其下辖县区古称的详细介绍,揭示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一、眉山市(古称眉州)

眉山市,古称眉州,是一座拥有近1500年州郡建制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眉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16年,当时在现眉山境内的彭山区建武阳县,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

1. 眉州的起源与演变

• 起源:南齐建武三年(496年),置齐通左郡和齐通县,郡县同治于今东坡区太和镇,为眉山建置之始,逾1500年。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改眉州为眉山郡,州治迁通义县城(今东坡区),自此,眉山老城距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

• 演变:历经隋唐、两宋、明清等朝代,眉州的行政区划和治地多有变迁。如唐朝时期,眉州领眉山、彭山、丹棱、青神、洪雅、通义六县;宋朝时期,眉州领眉山、彭山、丹棱、青神四县,属成都府路;明清时期,眉州领四县,属嘉定府。

• 近代变迁:民国时期,眉州改为眉山县,属上川南道;1935年,属第四行政督察区;1950年,属川西行署区眉山专区;1952年,属四川省眉山专区;1959年,撤销青神县并入眉山县;1962年,恢复青神县;1968年,眉山专区改为眉山地区;1997年5月,眉山地区正式成立;2000年6月撤销眉山地区建立地级眉山市,眉山市于2000年12月正式挂牌设立。

2. 眉州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 政治中心:眉州在历史上长期作为巴蜀地区的政治中心之一,对周边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如唐朝时期,眉州作为巴蜀地区的重要行政区划之一,对维护地方稳定、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 经济文化交流:眉州地处长江上游和成都平原经济区的交汇地带,是巴蜀地区与周边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如两宋时期,眉山进士多达886人,史称“八百进士”,这一数字足以彰显眉山文化的繁荣与昌盛。同时,眉山还是宋代大文豪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史称“三苏”)的故乡,他们的诗文传世,影响深远,使得眉山被誉为“中国诗书城”。

• 文化遗产:眉州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如三苏祠、东坡书院等历史文化遗迹,以及雕版印刷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眉山独特的城市文脉。

二、眉山市下辖县区古称历史信息

1. 东坡区(古称通义、眉山)

• 通义: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改眉州为眉山郡,州治迁通义县城(今东坡区),自此,通义成为眉山的治所所在地之一。历经唐朝、宋朝等朝代的发展变迁后,通义逐渐融入眉山的历史长河之中。

• 眉山:唐朝时期,眉山作为眉州的治所所在地之一,对眉州的历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唐朝武德元年(618年),眉州改为眉山郡时领眉山等县;宋朝时期,眉山作为眉州的治所所在地之一,继续发挥着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作用。

• 东坡区:2000年12月地级眉山市正式挂牌设立后,原眉山县改为东坡区至今。东坡区以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命名,不仅彰显了眉山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体现了对苏东坡的敬仰和纪念。

2. 彭山区(古称武阳、彭山)

• 武阳: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后在此置武阳县,属蜀郡,治所在今彭山区武阳镇。武阳县作为眉山地区最早的县级行政区划之一,对眉山的历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彭山:隋朝时期,改武阳县为彭山县,属眉州。此后,彭山县历经唐朝、宋朝等朝代的发展变迁后逐渐成为眉山地区重要的县级行政区划之一。如唐朝时期彭山县属眉州;宋朝时期彭山县仍属眉州并作为眉州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 彭山区:2000年12月地级眉山市正式挂牌设立后彭山县改为彭山区至今。彭山区以境内的彭山命名不仅具有地理标识性也体现了对眉山地区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3. 仁寿县(古称陵州、仁寿)

• 陵州:唐朝时期置陵州治仁寿县(今仁寿县文林镇),领仁寿、井研、始建、资官、普宁五县。陵州作为眉山地区重要的行政区划之一对眉山的历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唐朝时期陵州属剑南道东川节度使辖境;宋朝时期陵州仍属眉州并作为眉州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 仁寿:隋朝时期改普宁县为仁寿县并作为陵州的治所所在地之一。此后仁寿县历经唐朝、宋朝等朝代的发展变迁后逐渐成为眉山地区重要的县级行政区划之一。如唐朝时期仁寿县属陵州;宋朝时期仁寿县仍属陵州并作为陵州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 仁寿县:明清时期仁寿县仍属眉州;民国时期属上川南道;1950年后属眉山专区、乐山专区等地;1997年眉山地区成立后属眉山地区;2000年地级眉山市成立后属眉山市至今。仁寿县以境内的仁寿山命名不仅具有地理标识性也体现了对眉山地区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4. 洪雅县(古称洪雅)

• 洪雅:隋朝时期置洪雅县属眉山郡;唐朝时期属眉州;宋朝时期仍属眉州并作为眉州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洪雅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眉山地区重要的县级行政区划之一。

• 洪雅县:明清时期洪雅县仍属眉州;民国时期属第四行政督察区;1950年后属眉山专区、乐山专区等地;1997年眉山地区成立后属眉山地区;2000年地级眉山市成立后属眉山市至今。洪雅县以境内的洪雅山命名不仅具有地理标识性也体现了对眉山地区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5. 青神县(古称青衣、青神)

• 青衣:青衣县历史悠久可追溯到秦汉时期。如西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置青衣县属蜀郡;东汉时期仍属蜀郡。青衣县作为眉山地区早期的县级行政区划之一对眉山的历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青神:隋朝时期改青衣县为青神县并作为眉州的治所所在地之一之一。此后青神县历经唐朝、宋朝等朝代的发展变迁后逐渐成为眉山地区重要的县级行政区划之一。如唐朝时期青神县属眉州;宋朝时期青神县仍属眉州并作为眉州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 青神县:明清时期青神县仍属眉州;民国时期属第四行政督察区;1950年后属眉山专区、乐山专区等地;1997年眉山地区成立后属眉山地区;2000年地级眉山市成立后属眉山市至今。青神县以境内的青神山命名不仅具有地理标识性也体现了对眉山地区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6. 丹棱县(古称齐乐、丹棱)

• 齐乐:南齐时期置齐乐县属齐通郡;隋朝时期改齐乐县为丹棱县并作为眉州的治所所在地之一之一。齐乐县作为眉山地区早期的县级行政区划之一对眉山的历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丹棱:隋朝时期改齐乐县为丹棱县后历经唐朝、宋朝等朝代的发展变迁后逐渐成为眉山地区重要的县级行政区划之一。如唐朝时期丹棱县属眉州;宋朝时期丹棱县仍属眉州并作为眉州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 丹棱县:明清时期丹棱县仍属眉州;民国时期属第四行政督察区;1950年后属眉山专区、乐山专区等地;1997年眉山地区成立后属眉山地区;2000年地级眉山市成立后属眉山市至今。丹棱县以境内的丹棱山命名不仅具有地理标识性也体现了对眉山地区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三、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眉山市及其下辖县区历经多次更名与行政区划调整形成了丰富的古称历史。这些古称不仅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更见证了眉山地区在历史长河中的沧桑巨变。展望未来,在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的基础上,眉山市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巴蜀地区的繁荣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的学者和专家,能够深入挖掘和研究眉山市及其下辖县区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

0 阅读:1
熙来攘去世界

熙来攘去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