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有两个著名的景点——山海关和老龙头。山海关,位于秦皇岛市东北15千米处,是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素有“天下第一关”之称,曾经被认为是明代万里长城东端的起点。
秦皇岛市另一处著名的景点——老龙头,老龙头位于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城南5千米处,是明代蓟镇长城的东部起点,也是万里长城唯一集山、海、关、城于一体的海陆军事防御体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里长城山海关老龙头标志石牌。后人之所以把这里称为“老龙头”,因为人们把万里长城比作一条巨龙,这条龙走过大漠,翻越太行,自燕山而下,引颈入海,这入海的部分便是老龙头了。
老龙头由入海石城、靖卤台、南海口关和澄海楼组成。据史料记载,明朝初期修建的长城极为简陋,真正大规模的修筑是公元1568年起由戚继光所修。东起山海关老龙头,西至北京昌平,全长1200余公里,共有1337个敌楼。修建的长城由城墙、敌台、墙台、烽火台、关城等组成。
老龙头石城的制高点——澄海楼。澄海楼的前身叫做观海亭,是明朝初年建筑的。1611年山海关兵部主事王致中扩建成澄海楼,楼高14.5米,面宽15.68米,进深12米。楼分二层,砖木结构,歇山重檐瓦顶。澄海楼匾额“雄襟万里”,为明代大学士孙承宗所题。孙承宗先后两次受命督师蓟辽驻守山海关。
澄海楼前的“一勺之多”碑刻,明朝天启五年(1625年)山石道刘永基题,天启六年海运同知王应豫立。清末被湮没。1987年修复老龙头时清出,恢复原状,碑高2.15米,宽0.78米,厚0.19米。“一勺之多”出自《中庸》博学篇。
从明初洪武年间到明末崇祯年间的260余年中,老龙头不断修建,逐步完善。直至清代长城内外成为一统,老龙头从此失去了军事防御的作用,成为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观光览胜的佳境。
老龙头的入海石城结构独特,巧妙利用了海岸中的老龙岗脉岩为基,以石块夹砌其间,找平后,上方叠筑起九层的花岗岩巨石,最长的2.6米,最重的达3吨,令世人惊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