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0多年前的广场舞蹈流传至今,200多人盛装跳舞,向天仙玉女“三仙老奶”献礼请愿

建安视觉 2020-07-10 12:18:22

五年前的春夏之交,第七届安阳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暨安阳市经济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河南省安阳市两馆广场开幕。开幕式当天,来自汤阴县古贤镇支村的200多名群众表演表演汉族传统广场舞蹈——跑帷子。

支村有3000多人,村中大部分人家姓燕。以前每年的二月初十,支村就像过年一般热闹,盛装出演“跑帷子”,后来改为四年一次,演出不息,延续至今。

跑帷子也叫帷子舞,从古代战争中演变而来,已有2600多年历史。有传说是春秋战国时为纪念齐桓公的爱妃卫女而举行的祭祀活动,也有说是云霄、琼霄、碧霄三姐妹为哥哥赵公明报仇,在汤阴支村附近的广润陂操练兵马,还有的说是祈雨祭天。

村民介绍,在北宋真宗年间,四年一届的跑帷子改为了一年一次,祭祀活动演变为模仿行兵布阵的娱神活动,继而发展成向传说中的天仙玉女云霄、琼霄、碧霄“三仙老奶”献礼请愿活动。

民俗专家介绍,帷子舞具有战争行兵布阵与民间祭祀的双重特点,是一种独特的集体型、广场型的民间传统舞蹈,200多名舞者按照《易经》中的八卦阵法变换出100多种阵势,

跑帷子由主干72人、辅助180多人,共计200多人组成,72人手举的帷子类似传统丧葬祭祀的“招魂幡”,帷子用水红、黄粉、翠绿、淡蓝、浅紫等七色彩带装饰,由穿着红衫红巾和黄衫黄巾战袍的演员举着跳舞、跑动。

跑帷子覆盖于豫北、冀南大片地区,具有典型的民俗文化艺术特点。据河北省磁县的《磁州志》记载:“帷子舞盛传于冀南,以南大峪村帷子为最。”

跑帷子,寄托着老百姓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祈盼和国泰民安的梦想。2008年,支村帷子队融入“汤阴帷子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0 阅读:8
建安视觉

建安视觉

热爱生活,独立摄影:关注民生,记录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