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河南省汤阴县韩庄镇的汤阴县文化中心场馆外景,该文化中心占地120亩,总投资3.5亿元,文化中心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相继开馆。
6月份,汤阴县文化中心场馆外绿树成荫、萱草绽放。萱草,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中国的文化意象里,萱草代表母亲和孝亲,《诗经》:“北堂幽暗,可以种萱”。
炎炎夏日,辛勤的园林工人在修剪草坪。古时候,北堂为主妇之居室,母亲居屋门前往往种有萱草,人们雅称母亲居室为“萱堂”,于是“萱堂”也借指母亲。
汤阴县文化中心场馆外景。我国传统文化意象里,萱草代表母亲和孝亲。《诗经》疏称:“北堂幽暗,可以种萱”。当下的社会,国人大多知道“康乃馨”是母亲花,不忘过洋节,但多数人却遗忘了中国的母亲花——萱草,甚至许多人将萱草误认为黄花菜。
单朵花从日出到日落仅开1天的萱草。宋代学者王炎《题杨解元寿萱堂二首其一》诗文:冬夏勤温情,晨昏洁膳羞。堂中人不老,庭下草忘忧。唐代诗人孟郊诗云:“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我国传统文化中与萱草有关的词语,“萱堂”借指母亲,女儿或儿子结婚喜事也以“萱堂”代表,“萱堂之喜”就是女性当婆婆或者岳母,与之对应的“新翁之喜”是指男性当公公或者岳父。
汤阴县文化中心场馆外景。此外,我国古人以“椿庭萱堂”借指父母双亲。椿庭:比喻父亲;萱堂:比喻母亲。萱草忘忧,《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同‘萱’)草,言树之背?”。毛传:“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
萱草,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1974年,我国开始大花萱草的育种工作,当时仅获得171粒杂种萱草种子,经反复选育,培育成60余个新品种,在国内各地园林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