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科看诊这么多年,我发现积食内热的情况在孩子中实在是太普遍了。很多家长一带着孩子来,就着急地说:“医生,孩子舌苔又白又厚,嘴里的口气特别大,之前吃饭还好好的,突然就没什么胃口了……”

其实呀,这些明显就是孩子积食的表现!咱们大人有时候吃多了,还会肚子胀得难受,更何况是脾胃尚未发育健全的孩子呢! 尤其是碰到喜欢的食物,孩子们往往不知道节制,一不小心就吃多了。这些过多的食物消化不了,就会堆积在胃里,时间一长,内热就产生了。

要是不及时帮孩子解决积食内热的问题,像发烧、上火、咳嗽、扁桃体发炎或肿大、便秘、盗汗等一系列毛病就会找上门来,耽误孩子长个长肉,影响孩子的健康发育。
我在儿科临床一线已经工作20多年了,经手调理过数不清的积食内热的孩子。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我得出了一套专门针对孩子积食内热的调理方法。这套方法很简单,只要照着这三步坚持做,就能看到明显的效果。
一、适当“挨饿”给脾胃减负
最快的消积办法,就是让孩子适当饿一饿,给脾胃一个休息缓冲的时间。家长们可别心疼,一定要学会“狠心”控制孩子的进食量,每餐吃到七八分饱就可以了,晚上睡觉前千万不能再让孩子吃东西。
二、食疗调养,助力脾胃恢复
孩子积食期间,饮食上一定要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像山药、小米、白萝卜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同时要避免给孩子吃高油、高糖、高盐的食物,比如炸鸡汉堡、蛋糕甜食这些。
下面给大家分享两个实用的食疗方:
1.白萝卜山楂水:
把白萝卜切成片,和山楂一起放进养生壶中,加入适量的水,煮15分钟左右,最后再加入适量冰糖,继续煮5分钟就可以了。

这个食疗方能够消食化滞、清热生津、理气化痰,对缓解孩子积食很有帮助。
2. 苹果山药水:
将苹果切成片,和山药一起放入养生壶,加入适量清水,煮30分钟即可。

它可以帮助孩子消食化积、减轻腹胀,还能健脾益胃。
三、中医调理,标本兼治
如果调整了饮食,用了食疗方,孩子的症状还是没有明显好转,那就说明孩子积食内热的情况比较严重了,光靠食疗法是不够的,需要借助中药来让脾胃恢复正常运转。很多来诊室的孩子,因为反复积滞生热,脾胃已经受到了长期的损伤。 在给孩子调理时,我会根据孩子的年龄、症状、舌苔、体质等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法。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我通常会多用外用的穴位贴敷;年龄大一些、能够接受中药的孩子,我会开成中药颗粒,每次一格冲水喝,非常方便。如果孩子实在吃不了中药,我会熬制成健脾消积的膏方,每天用温水冲服一勺就行。

之前我接诊过一个来自湖北的小男孩,7岁了,身高却只有118厘米,体重也才40斤。他明显就是积食内热的症状,舌苔白厚,经常口腔溃疡、扁桃体发炎,大便好几天才一次,而且特别干。因为身体总是不舒服,他还老是生病,个头和体重增长得越来越慢。

像这个孩子,反复积食、内热严重,已经对他的长高发育造成了很大影响,这时候光靠食疗消积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采用中医综合调理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脾胃问题。
我给他开了一个消积清内热的方子,里面有焦山楂、茯苓、山药、丹皮、炒栀子、柏子仁、太子参、酒黄精等药材,加入调味剂熬制成了甜甜的膏方,孩子很容易接受。同时,配合使用穴位助长贴,通过刺激经络穴位,促进孩子的消化吸收功能,让脾胃恢复正常运转。
按照我的治疗方案,孩子刚调理了十天左右,舌苔就干净了不少,排便也不再干燥,积食的症状减轻了很多。坚持调理了三个月,孩子的胃口变好了,每天都能正常排便,睡觉也安稳了,基本没再生过病。更让人高兴的是,孩子长高了4厘米,长胖了3斤多!
所以我经常跟家长们说,内热是孩子百病之源,如果不及时清除,就算孩子底子再好,也很难健康长高。只有把脾胃调理好了,孩子的体质才能强健起来,自然就能长高长肉,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