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再解密:女人咖啡忧郁症到疾病殖民与疾病经验的文化变迁

许海维 2024-07-25 10:43:07

疾病经验与疾病体验实际上酷似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哲学困惑。而人类对疾病的体验受地域文化影响而对疾病的阐述是不同的,很多时候人类的感觉会被文化信息塑造和混淆,这就是“心理疾病”最容易被错误引导的根源。

从开始的忧郁症(拉丁文melancolie),换为新概念的抑郁症(拉丁文depressio),从黑胆汁到单胺等假说,从精神分析法到后来的认知疗法。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更多概念的和理论的生成或演变,诸如思想障碍症,愁眉苦脸症,过度幻想症,在疗法上可以有神奇目光照射法,以毒攻毒法,思想解剖与净化法,观念投影与远程刺灸等等。

显然,这其中必将与时代文化和地域文化关联,近期就可能出现人工智能情绪修复仪,人工智能思想净化器等等。

随着抑郁症的魔术被拆穿,全人类逐渐生成免疫力,这一“疾病”将因为市场的疲软或消失而逐渐被淡忘,但不一定会随之消亡,而是在资本新的脑洞大开中完成历史性的转移和变迁。

因为资本是执着的、永不言弃的、无孔不入的。就如同那些锲而不舍的电诈广告、骚扰电话,之所以比苍蝇还不要脸,因为他们就是苍蝇下在你创口的蛆,他们的目的单一而纯粹——吸取你的血液和营养,榨干别人壮大自己。

所以,应时刻警惕资本的搔首弄姿,资本的石榴裙下向来是累累尸骨。

西方文艺复兴冲击下的思想解放和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在与所谓“腐朽封建思想”的冲撞和斗争及文艺作品的塑造下,精神投射与情绪障碍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渲染和传播,而超凡脱俗与卓尔不群在任何时代都会得到精神成长中的青年们追捧,“精英”和“高知”的标签似乎是潜移默化的。歌德笔下的维特,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等都是西方“忧郁青年”的典型形象(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后导致青少年心理问题增多和自杀率飙升,而至今在很多国家都是禁书,在我国是畅销书,甚至你提一下,平台都会自动推送这个书)。

西方抑郁症概念从清末民初首次在中国露面之时即带着“高知”的标签,后来由于文学作品的渲染又带上了“文艺范儿”和西方贵族气息。从郁达夫的《沉沦》和《女人、咖啡、忧郁症》,到后来的诗歌《抑郁症》,忧郁,颓废,忏悔,灵与肉,性与情,人性碰撞,精神冲突,在自我中挣扎和沉沦,幻想和放纵,从语境到情境,都张扬和交织着西方颓废主义和现代浪漫主义的冷光。正如《沉沦》小说开头就这样一句话:他近来觉得孤冷得可怜。

也正如“女人、咖啡、忧郁症”的意向,《沉沦》这一篇几千字的短篇小说里连文字也使用了大量英文著作的原文,而不是故事发生地的日语。

因彼时根深蒂固的中华文化尚不具备短期被突破的可能,尽管他们在大报上整版宣传,也有小报和文人不自觉的跟风,显然,彼时西方抑郁在中国的营销失败了——抑郁症这一疾病概念和体验,在我国几乎一直是空白的。直到2000年日本京都那个“神秘会议”的召开,已经被多次埋下“精神故事”伏笔的日本被成功突破,步日本之后尘,随着媒体的文化、信息传播及非正常死亡的名人们不断被普遍定义之后,抑郁概念在我国遍地生根枝繁叶茂。

恰如《沉沦》第二节开头一句话:他的忧郁症越闹越甚了。

0 阅读:4

许海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