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四四年,明末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帝于煤山上吊自杀,李自成率领的西北农民起义攻入北京,大明就此覆灭。后来李自成的大军被清朝的八旗大军击败,这就是“甲申天变”之后,明朝和清朝的统治就发生了变化。华夏在经历了蒙古王朝的洗礼之后,也迎来了一个外来者的天下。大明的覆灭,简直就像是一场梦幻。一夜之间,风云突变,很多做着江南荣华富贵美梦的大明百姓,还没来得及回过神来,就被贬为奴隶,留了辫子尾,换了装束。堂堂大明,竟然就这么灭亡了?怎么想,大明覆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一六○年代,大明的疆域,是天下各大民族中,最大的一个。从人口来看,这个广阔的国土上培养出了几乎2亿人,这个民族的人数在那个时代是最多的,比同期欧洲各国加起来还要多得多。而在政治方面,从传承了几千年的历史来看,大明的执政经历可谓是最多的。在经济方面,由于城市和商贸的兴盛,商品市场非常成熟,许多商贸小镇被建立起来,对外贸易非常活跃,而且还广泛存在着一些企业间的雇佣制,这使得后世的中外许多学者都相信,中国已经有了“资本主义的雏形”。而在文化方面,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儒家中出现了“新圣”,同时也诞生了一大批的民主派人物,如李贽与黄宗羲。
在对外交往方面,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中国热”,以致法国在1789年通过了《人权宣言》,其法制核心就是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明代后期,科技水平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尤其是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更是创造出了一种新的化学元素。此外,在这段时间里,明代的军队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四川播州的杨应龙叛乱,宁夏的哱拜叛乱,海外的朝鲜叛乱,被称为“三大征战”。在这三场战役中,没有哪场战役比1592至1598之间的朝鲜之战更具影响力。在此期间,明军协助朝鲜半岛击败了丰臣秀吉时期的日本驻军,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几次对外征战的成功案例。但是,就像是夕阳西下,大明王朝的覆灭,却成了现实!
明代灭亡绝非巧合:全球性的碰撞。对于明代的覆灭,大部分时候,人们总是把它看成是一种孤立的、单独的、仅仅是与中国有关的事件而加以认识和思索。但从十五世纪起,一条新的航线被发现,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大明作为当时最强大的大国,必然会被卷入一个“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中,而其衰败的根源,则需要以“全球一体化”的视野来审视。而在对外贸易方面,明代靠着丝绸和瓷器这类高端的奢侈品,常常取得了较大的外贸盈余。由于西洋大航行所带来的大批银元,也被强行引入中国,使得明代以铜为主的贸易交易,逐渐转变为以银为主的基础货币。
但是,银子的流入,并没有给中国带来任何改变,而是带来了通胀和铜币值的下降。虽然张居正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变革,实行了一项“一条鞭法”,让银子成为主要的赋税,抑制了通胀的冲击。但是,明代赋税制度过于死板,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从而引发了更大规模的通胀。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货币的不断下跌,导致了农户无法承担赋税的压力,只好通过出售农田来维持生计,成为了被兼并的受害者。这些人在破产化为“流民”之后,也就成了农民起义的中坚力量,这使得农民的暴动更加剧烈,进一步扩大了农民起义的规模。同时,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区域间的联系也日益密切。随着两国之间的贸易越来越多,武器也越来越多,这也让许多小国拥有了更强的武力,这也是为什么日本敢于他们在朝鲜半岛开战的原因。大明王朝的覆灭,有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大明王朝的军事功劳,被清朝人夺走,导致了明清王朝的易鼎。
用户74xxx08
一派胡言 不知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