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在国外早被淘汰,国内将逐渐停止心脏支架的手术?告诉你真相

诗槐聊健康 2025-03-28 09:13:20
老赵的手术单与邻居的“内幕消息”

秋风吹过天津的胡同,63岁的老赵站在阳台上,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小米粥,小口小口喝着。阳光洒在他花白的头发上,显得格外安静。可就在几天前,他还躺在医院的抢救室里,胸口疼得像被刀割,汗水湿透了病号服。那天,他突发急性心梗,医生紧急给他装了个心脏支架,才把他从死神手里拽回来。手术后,老赵摸着胸口,长吁一口气:“这小玩意儿真管用,命保住了。”

可刚出院没两天,他在楼下遛弯时,碰到了爱聊天的邻居老王。老王压低嗓子,一脸神秘地说:“老赵,你这支架装得晚啦!听说国外早就不用这东西了,咱们国内也快停了,药比支架好使!”老赵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回家翻箱倒柜找出手术单,越看越慌。他拨通了儿子电话,声音发颤:“我这支架是不是白装了?医生骗我钱啊?”儿子赶紧安慰:“爸,别急,我帮你问问专家。”

支架真的被淘汰了吗?国内真要停用它?老赵的疑惑,也是无数人的心结。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话题的真相,聊聊心脏支架的“前世今生”,让你心里有底。

老赵,一个烟不离手的退休会计

老赵,全名赵福林,63岁,天津人,退休前是国企的会计。年轻时,他坐在办公室里,整天跟数字打交道,手边永远放着一包红塔山,一天两包烟是常态。他身高1米68,体重170斤,肚子挺得像怀胎六月,走几步就喘。退休后,他喜欢窝在家看抗日剧,桌上摆着花生米和二锅头,偶尔跟老伙计们搓搓麻将,日子过得舒坦。

可老赵的健康,却是个“定时炸弹”。他有15年高血压史,药吃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血压常在160/100mmHg晃悠。体检报告上,高血脂、高血糖的红字年年都有,他却不当回事,说:“人老了,谁还没点毛病?”老伴张大姐比他小两岁,是个急性子,天天催他戒烟管嘴,他却梗着脖子:“抽了一辈子,戒不了!”直到这次心梗,他才知道,命差点没了。

从胸痛到支架:一场与死神的赛跑

那天早上,老赵起床时觉得胸口不太舒服,像压了块石头。他以为是昨晚麻将打多了,没在意。可刚刷完牙,胸痛突然加剧,像有人拿锤子砸他心脏,冷汗直冒,腿都软了。张大姐一看不对,赶紧拨120。救护车一路鸣笛,把他送到天津市胸科医院。

急诊室里,医生做了心电图,结果显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堵得只剩一条缝。心内科的李主任当机立断:“得马上做手术,装支架!”老赵躺在手术台上,麻醉药还没完全起效,就听见医生说:“左前降支堵了90%,再晚点,心肌就坏死了。”不到一小时,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成功,血流恢复,老赵的胸痛也渐渐消退。

术后第二天,他能下床走几步了。李主任拍着他的肩说:“这次运气好,支架救了你。”老赵松了口气,可老王的“内幕消息”却让他犯了嘀咕:这支架到底靠不靠谱?

传言的源头:支架真被国外淘汰了?

老王的话,像根刺扎在老赵心上。他让儿子上网查,果然看到不少文章说:“国外淘汰支架了,药比手术好!”还有人说:“国内支架滥用,迟早停!”老赵越想越怕,找到李主任讨说法:“医生,我这支架是不是没必要装啊?”

李主任听完,笑了:“这传言半真半假,别慌,我给你讲清楚。”他拿出一张心脏血管图,指着说:“支架没被淘汰,但它的用法确实在变。咱们得从头说起。”

心脏支架,学名叫冠状动脉支架,是个金属网状小管子,用来撑开堵塞的血管,恢复血流。20世纪80年代问世后,它成了救命神器,尤其对急性心梗患者,堪称“黄金标准”。可这些年,医学进步快,支架的地位被重新审视。国外有些研究提出疑问:对于某些慢性冠心病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比支架差。于是,传言就来了:“支架过时了!”

李主任解释:“国外没淘汰支架,只是更谨慎了。比如,美国和欧洲的指南更新过,建议慢性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先试试药物,像他汀类降脂、阿司匹林抗凝,再加控制血压、戒烟。如果效果好,不一定非装支架。但急性心梗,像你这样,支架还是首选,没人敢废掉它。”

真相解码:支架的“功”与“过”

老赵挠挠头:“那国内为啥还用这么多?”李主任叹口气:“这就得说说实际情况了。”

支架的功劳:救急救命对老赵这样的急性心梗患者,时间就是心肌。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每年约100万人死于心梗,其中不少是因为没及时开通血管。支架手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能在几十分钟内打通堵塞,5年存活率能提高到90%以上。李主任说:“你要是没装支架,可能熬不过那天晚上。”支架的争议:滥用问题可支架也不是万能钥匙。国内有些医院,确实存在过度使用的情况。慢性冠心病患者,本来吃药能控住,却被建议装支架。为啥?李主任苦笑:“利益驱动呗。支架贵,一个几万块,医院和医生有提成。”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PCI手术超100万例,全球第一,有些确实没必要。国外的变化:药物优先国外研究,比如COURAGE试验和ISCHEMIA试验,发现部分慢性患者用药物+生活调整,效果跟支架差不多,甚至并发症更少。于是,欧美医生对慢性病例更倾向保守治疗。但急性病例,支架仍是标配。国内的未来:不会停,但会变国内真要停支架吗?李主任摇头:“不可能。2021年国家集采把支架价格从1万多降到几百块,滥用少了,但急症还是离不开它。未来可能会学国外,慢性病人多用药,急性病人继续用支架。”

老赵听完,松了口气:“这么说,我这支架没白装?”李主任点头:“你这情况,不装不行。传言别全信,关键看病情。”

背后的科学:支架为何没过时?

老赵好奇:“支架不是金属吗?放进去不生锈啊?”李主任笑着解释:“现在的支架是药物洗脱型,涂了药,能防血管再堵,材料也耐腐蚀,放心吧。”

医学上,支架的原理很简单:血管堵了,像水管塞住,支架撑开它,让血流畅通。可它治标不治本,堵塞的根源——动脉粥样硬化,还得靠药物和生活方式解决。比如,他汀降胆固醇,β受体阻滞剂稳心率,都是支架的“好搭档”。

至于“淘汰说”,李主任说:“那是误读。支架像消防栓,平时不用,火起时救命。药物像日常保养,各有各的用。”

给我们的启示:别被传言吓倒

老赵的故事,告诉我们几件事:

急症靠支架,慢性看情况胸痛喘不上气,别犹豫,赶紧去医院,支架可能是救命稻草。但平时胸闷不严重,先吃药调调,别急着手术。健康在自己手里老赵的烟、酒、油腻饭,堆出了心梗。支架救急,救不了根。戒烟限酒,多吃菜少吃肉,才是正道。别信谣言,问医生网上传言多,真假难辨。碰到疑问,找靠谱医生问,别自己吓自己。

老赵出院后,烟戒了,酒少了,每天早晚遛弯半小时。他说:“支架救我一次,我得自己救自己一辈子。”

结尾:从老赵的支架里看清真相

老赵的支架,没白装。他的命,是医学和运气一起保下的。可街头巷尾的传言,也提醒我们:别把支架当万能药,也别把它妖魔化。它没被淘汰,只是换了用法。国外谨慎了,国内也在变,但救命时,它还是那根“定海神针”。

下次听到“支架没用”时,别慌。想想老赵,关键时刻,它撑起了他的心脏。健康路上,医生是灯,你是舵。别让谣言乱了方向,好好活着,比啥都强。

参考文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Levine GN, et al. "2016 ACC/AHA Guideline Focused Update on Duration of 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irculation, 2016.



0 阅读:0
诗槐聊健康

诗槐聊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