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的安全感,来自于自身的努力,来自于相关部门的依法依规办事。
老百姓的幸福感,来自于自身的收获,来自于相关部门的热情周到。
倘若老百姓与相关部门产生联系,充满期待,而相关工作人员不作为,甚至乱作为,就会令老百姓伤心,进而产生不信任感。
01
日前,山东济南一女士视频爆料,称自己被市监局工作人员骂了“狗东西”。之前她买了个二手iPad,感觉不太对劲,就打了12315投诉。平台处理完之后,市监所工作人员回电话,但她手机静音没接到。结果,在两条语音留言里,一个人说“给她解决她不接电话,狗东西”,另有一人也应和说:“狗东西”。
11月6日,济南市市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通报,承认确有其事,对2名当事工作人员予以停职;对所在市场监管所所长调离工作岗位;责令向消费者赔礼道歉。
02
看完这件事,感慨万千。因为,我们在小县城遭遇了12345的态度,比这更甚。那天,我遇到了一点突发事件,致电经办单位,值班电话无人接听,于是打给了12345。
根据我的经验,12345是有转接功能的。即使不能即时转接,它也可以形成工单,转办,督办。12345,是人民群众最信任的“后台”。
然而,电话一接通,我就被打脸了。我清晰地听到电话那头两个人在聊天,一个人不耐烦地喊道:“有什么事儿吗?”我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她是问我的。于是,我赶紧将我要说的问题跟她说了。没等我说完,她就挂断了电话。
占线了吧?或者是不小心挂断了?我心里想着,又赶紧拨了过去。
没等我开口,对方就甩过来一句:“这不归我们管。”于是,电话又被挂断。
故意的!我努力平复情绪,再次拨打,耐心地说:“归不归你管,我不想跟你理论,也许我也不完全清楚你们的工作流程,但我建议您先记录下来,向上反馈,说明群众诉求……如果无效,那就算了。”
我不了解对方当时是阳了,还是大姨妈来了不舒服,抑或是和同事聊天没用get到自己想要的点上。反正,她就是很火爆:“你咋这么多事儿呢?你当我们这是菜市场呢?你有本事就投诉去……”
于是,我再次致电,要求接线的工作人员直接转接其领导。两天后,她的领导换了三个手机号码给我打电话道歉。
03
在一些小县城,类似的情况并不罕见。
日常,遇到了一些不便或者相对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反馈给有关部门,迎来的第一句话是:“你又没有损失什么,等真损失了再说。”
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后,他们不是拿出解决方法和处理结果,而是问你:“你是某某村的吧?是不在时某某单位上班?”
所以,明明遇到高空抛物,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因为没有造成重大损伤,却求助无门?
这,竟然成了小县城的一种“正常”生态。
难道一定要出了问题,才能处理吗?难道不能预防吗?真等到出了问题,其实已经晚了。
难道必要要等人死了?或者受到重大创伤了?
04
就山东济南这件事儿而言,大家并不是网友揪着这名工作人员不依不饶,而是因为此事触动了很多人的痛点。类似的事,很多人都遇到过。大家期待的是,和谐相处,友好沟通。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解决不了问题好好解决,没有人情愿挨骂。
退一步说,真有工作人员出现了失误,公众真正需要的是认真诚恳的反思,并切实改正对老百姓的态度。
在这件事中,人家没接电话,工作人员就很顺溜地说出了“狗东西”这样的话,且得到了同事附和。试问,当老百姓没有当面的时候,她们私下到底还有多少见不得人的言行呢?细思极恐。
现实中,一些公职人员从心底里瞧不上求他们办事的老百姓,讽刺、鄙夷、不耐烦主导了她们的情绪。如此这般,怎能把工作做好呢?
05
其实,一些小县城,暂时经济落后,并没有什么关系。我们可以端正态度,把工作做好,没本职落实好。人性化的氛围,小而美的服务,社会怎么变化,都能与人民群众团结一心。这,其实是一个浅显的道理。但是,总有个别公职人员不懂。老百姓求助,工作人员解决问题,这本身是落实工作职责,并不存在谁求谁的问题。个人问题,针对个人处理。工作问题,到工作场合处理。在一些地方,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动不动就喜欢找个人的单位、社区、村里,心理阴暗可见一斑。这,不是处理工作的态度,反而像是掩饰自己的心虚。
把工作做好,其实很简单。偏偏,有些人搞偏了。
仅仅是搞偏了吗?真的没有其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