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一直以来,学生会干部在学生中的形象都不是很好。大概,是因为在学校的规矩范围内,他们有一定的特权,所以学生不太感冒吧!
毕竟,在校还是以学习为主,遵规守纪是基础。
不太感冒归不太感冒,只要遵规守纪就好。如果违法乱纪,那就令人刮目相看了。
01
11月10日,河南信阳信阳市实验高级中学被曝出学生会干部涉嫌受贿事件。据知情人透露,学生会干部在没收学生手机后,私下向学生收取每台300元的费用以归还手机,并不上报给老师。“这个时候你不给他交钱,他就给你处分,给你申报老师。”
11月10日,该校发布通告称,已撤销涉事学生会干部的职务,并待公安机关调查后作进一步处理。
11日,记者联系涉事学校和教体局,均表示正在对此事进行核查,警方也已介入调查。
匪夷所思。一个中学生,就开始索贿了,到底是跟谁学的?长大了怎么办?
02
学生会干部,我们并不陌生。
30多年前,笔者还在读小学,那时就有学生会干部了。虽然全校只有一人——学生会主席,但那时我们就见识过他的“威力”,也见识过“双标”。
比如,午睡时,学生会主席在全校转悠,对于不好好睡觉、说话的、上厕所的、喝水的,统统揪到操场上跪着。有时午睡不小心动了一下,也要去操场跪着。
对于这些,我们从来没有异议。一是我们遵守学校纪律,二是年少无知,说什么我们做什么就得了。
但是,我们会感到疑惑:同样的情况发生,有的人需要去跪着,有的人不需要跪着,为什么?
答案很简单:不需要跪着的学生,是学生会主席的老表。要么是他姑姑家的孩子,要么是姨家的孩子。再不济,是他表姑家的孩子。
所以,“双标”“官僚主义”在我们小时候就早已经有了,不要奇怪。
03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学生会干部以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甚至演变为校园里的“掠夺者”,他们的底气来自何方?
正常而言,学生会作为学校与学生的桥梁,应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即使这个过程中,有一些不太恰当的言行,在可接受、可理解的范围内。但是,如果索贿,那就不是理解这么简单了。
在河南这起事件中,学生会干部对同学查违纪时,目的并非出于管理,而是以“处理违纪”的名义进行压榨。
众所周知,现在学校不允许学生带手机。所以,带手机上学属于违规行为。你只是带了手机被没收,但若想拿回,就必须付出不小的代价。
若不交钱,学生会干部甚至威胁“通报老师、记录处分”。这是赤裸裸的威胁和敲诈啊!作为一个学生,竟然带着社会习气,这怎么了得?
04
学生索贿的危害特别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给同学增加经济负担。
二、扰乱学校的正常管理秩序。
三、导致不良的价值取向。
四、破坏学校形象。
无论是哪一种,对学校、对学生都巨大极大的伤害。校园本应是一片净土,学生之间都是平等的关系。如果有人顶着“学生会干部”的名义,挥洒不受约束的权力,势必会成为众矢之的。
05
这起事件的发生,反映出学校在管理和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会组织的指导和监督,确保其正常履行职责,而不是成为某些人谋取私利的工具。与其指责“违规”的学生会干部,不如反思这件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导致个别干部做出如此匪夷所思的行为呢?
一、学校教育的不足。学校除了书本知识,还应该加强对学生道德教育的引导,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但凡有一项不足,都可能导致价值观尚未定型的学生走偏。
二、家庭环境的影响。现在,一些家庭沉迷于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拜金主义,父母对孩子灌输相关的“知识”,甚至让他们目睹相关行为。久而久之,学生的言行必定受到影响。
三、网络环境的影响。互联网发达,短视频流行,学生近距离接触,各类关于金钱、索贿的警示性宣传或者讽刺性教育,让一些学生不加区分,模仿到某些行为,进而尝试。
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很多学校连食堂都搞不好,连涉及学生餐饮的关键问题都连接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让学生如何区分正确和错误?
环境不好,想独善其身很难。环境变好了,自然更容易干净。学生索贿,触犯了法律,违反了校规。但他的警示性作用,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中学生心智还不成熟,需要多作正向引导。他们做出这样匪夷所思的行为,到底是跟谁学的呢?这是个问题。
事件曝光后,学校第一时间撤销了涉事学生会干部的职务,并向公安机关报警,这是值得肯定的。日后,还应加强管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出现。
“小官巨贪”发生校园,发生在学生身上,无论怎么说,都是一个天大的笑话,是对当前教育的莫大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