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用这个姿势躺一躺,大脑立刻安静下来,让你一觉睡到自然醒!

凌古阅览养护 2025-02-15 15:16:50

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

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困扰?

明明已经关了灯,躺在床上,眼睛闭着,身体放松,可脑子就是停不下来。白天的烦心事、明天要做的计划,还有莫名其妙的回忆,全都涌上来,越想越清醒,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

有的人尝试数羊,数着数着更焦虑;有人喝热牛奶,但效果一般;

还有人用助眠音乐,结果听着听着又忍不住刷起了手机。到底有没有一个简单的方法,让大脑快速安静下来,好好睡一觉?

答案是:有!这个姿势,能让你的大脑快速进入放松状态,帮你睡个好觉。

这个姿势,能让你的神经系统“刹车”

这个姿势叫 “仰卧屈膝式”,也有人称它为 “睡前静躺”。

做法很简单:

躺平在床上,脊柱自然放松,不要刻意挺直。双膝弯曲,两只脚平放在床上,与肩同宽。双手自然放在腹部或身体两侧,肩膀不要耸起。

闭上眼睛,深呼吸,用鼻子吸气,嘴巴缓慢吐气,感受身体的重量沉入床垫。

保持这个姿势 5-10分钟,你会发现,原本紧绷的肩膀松了,心跳慢了,脑子里的杂念也没那么多了。

为什么这个姿势能让你快速放松?

关键在于——它能激活副交感神经,让你的身体和大脑从“战斗模式”切换到“休息模式”。

为什么你越想睡,大脑越兴奋?

很多人晚上睡不着,并不是因为身体不累,而是 大脑停不下来。

白天工作、学习、应对各种事情,身体虽然累了,但神经系统还处在“兴奋”状态,尤其是 交感神经 还在运转。交感神经负责让人保持清醒、专注、应对压力,但到了晚上,它如果不“下班”,你就很难入睡。

而“仰卧屈膝式”可以帮助激活副交感神经,让心率下降,血压降低,肌肉放松,大脑慢慢安静下来,进入“准备睡觉”的状态。

有研究表明,当副交感神经占主导时,体内的皮质醇(压力激素)水平会下降,这意味着你的焦虑感、紧张感都会减少,睡眠质量自然会提高。

这个姿势,为什么比普通平躺更有效?

有人可能会问:“我平时躺着不就行了吗?为什么一定要屈膝?”

区别就在这里:

减少腰部压力,肌肉更放松很多人腰部有紧张感,长期坐着工作,腰部肌肉一直处于紧绷状态。如果直接平躺,腰椎可能会悬空,反而让腰部更不舒服。但屈膝后,腰部可以自然贴合床面,肌肉放松,身体更容易进入休息状态。

稳定核心,让身体更有安全感研究发现,当身体处于稳定的姿势时,大脑会更容易感到安全,不会有“悬着”的感觉。屈膝能让骨盆更稳定,脊柱贴合床面,让神经系统更快进入放松状态。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手脚冰凉有些人睡觉时手脚总是冷的,可能是因为血液循环不够好。屈膝能让下半身的血流回流到心脏更顺畅,帮助改善四肢的血液供应,让身体更容易暖起来。想睡得更香?加上这个呼吸法

如果你想让这个方法的效果更好,可以搭配 “4-7-8呼吸法”:

用鼻子吸气4秒,感觉空气充满整个肺部。屏住呼吸7秒,让氧气充分进入血液。用嘴缓慢吐气8秒,想象自己把所有的疲惫和焦虑都呼出去。

重复 4-5次,你会感觉整个人变得很轻松,眼皮也开始变沉了。

这个方法的原理是:延长呼气时间,降低心率,让副交感神经更快启动,对入睡困难的人特别有帮助。

除了姿势,睡前这3件事也很重要

1. 戴上眼罩,减少光线干扰黑暗环境能让褪黑素分泌得更稳定,帮助大脑进入睡眠模式。房间如果有光源,可以戴个眼罩,会更容易入睡。

2. 远离手机,别让蓝光骗过大脑手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让大脑误以为“天还没黑”,导致你越来越清醒。最好的办法是睡前30分钟放下手机,让眼睛和大脑真正放松。

3. 睡前泡脚,让全身暖起来脚是血液循环的末端,如果脚是暖的,身体会更快进入放松状态。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10-15分钟,能帮助血液循环,让你更快入睡。

总结:这个姿势,让你一觉睡到天亮!

如果你总是睡不着,或者半夜醒来后难以再入睡,不妨试试 “仰卧屈膝式”,让你的神经系统刹车,让大脑慢下来,帮你睡个好觉。

做法很简单: 躺平,屈膝,深呼吸,搭配“4-7-8呼吸法”,再加上良好的睡前习惯,你会发现,自己睡得越来越好,白天的精神状态也越来越棒!

今晚就试试吧!

参考文献

Tobaldini, E., et al. (2017). "Impact of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on the Regulation of Sleep and Wakefulness."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6(2), 8.

Walker, M. P. (2017). Why We Sleep: Unlocking the Power of Sleep and Dreams. Scribner.

Brown, R. P., & Gerbarg, P. L. (2005). "Sudarshan Kriya yogic breat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stres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Part I—Neurophysiologic model."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 11(1), 189-201.

2 阅读:757
凌古阅览养护

凌古阅览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