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文史|殉职汀州的查仲道

冯晓晖 2024-09-03 22:08:19

作者:周斌 编辑:冯晓晖

“九江文史”发布研究九江的文史类文章。本系列在“浔阳叙话”“冯晓晖”两个公众号上发布,并在国内主流自媒体网站(今日头条、百度、搜狐、新浪、网易、微博、豆瓣等)上同步转载。欢迎原创作者投稿,联系方式见本公众号自动回复。

古代修水读书人在考究修水本邑人物时,都认为被苏轼赞誉为“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的黄庭坚即为魁首,而认为能紧随黄庭坚的就是明代的查仲道,《义宁州志》在查仲道传记里写道:“识者溯分宁人物,六七百年来,能追配文节(黄庭坚)者,推仲道一人。”

族谱上的查仲道像

查仲道,字文夫,号北邨,查孟常的小儿子,为苏轼维修祠堂的查仲儒的弟弟。青少年时期,和哥哥查仲儒一起在州学里学习。州学里几十个学子,个个都是通过场场考试层层关卡,百里挑一而来,自是十分了得。但查仲道和哥哥查仲儒兄弟俩更是才华横溢,聪颖异常,读书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四书五经三坟五典,不管怎么晦涩难懂,老师一点就通。每次考试都是数一数二,其他学子只能屈居在后,时人称查仲道“与兄仲儒才名竞爽”。当时的提学敖公认为他们两兄弟将来俱是国家栋梁,前程不可限量。不久,查仲道又到太史程楷门下游学。

程楷,字正之,号念斋,行桂廿一。明代宗景泰四年(1453年)八月二十一日生于江西饶州府乐平县城清显坊,成化十年(1474)举人,成化二十二年(1486)中礼部会试第一名(会元),中殿试二甲第一名,赐进士出身,明宪宗指定他入翰林院任庶吉士。程楷一生机敏好学、博通经史、文采华丽、著作等身,在学界享有崇高的声望。弘治五年(1492)正月程楷因父亲病故丁忧在家,弘治七年(1494)三月母亲又撒手人寰,接连五年他都在父母的坟墓附近结庐而居,为双亲守孝。

《义宁州志》查仲道传

查仲道听说程楷回到了家乡,立即奔波上千里赶往乐平,拜程楷为师。查仲道和其他远近赶来的学子一起,聚集到乐平县城郊外的古塘书院听程楷讲授圣贤的微言奥义。学习了很长的时间,查仲道的学问越来越深,名气越来越大。正德三年戊辰(1508),查仲道以岁贡的身份进入京城里的太学学习。太学是古代的最高学府,老师个个都是学富五车的饱学之士,贡生人人都是龙凤翘楚的人杰俊彦。查仲道在太学里如鱼得水,经常向老师请教疑难问题,与同学诘难辩论砥砺,以致诗书焕彩学问精进。

正德八年癸酉(1513),查仲道在京城应天府参加乡试,考中举人。第二年甲戌(1514)和家乡宁州人周昺一起考中唐皋榜进士。不久,即被授予兵部武库司主事官职。武库司是兵部下属的四个司之一,负责戎器、符勘、档案、武学、薪隶等事务,设正五品郎中一人、从五品员外郎一人、正六品主事一人。查仲道第一个官职就获得正六品的主事,相当不易。到职之后,立即找来有关书籍进行阅看熟读,晚上或休沐时间都在孜孜不倦地学习,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纸上谈兵棋推兵演。同时,对武库司的有关职事,比如兵器、印信、军籍管理、缺员招募、物资管理等等进行全面了解掌握,并做到烂熟于心。因而,无论是在兵部还是在朝堂上,对上官或皇帝提出的问题,虽然在匆忙之间,都能把握分寸对答如流,甚至刨析堂奥,揭示底牌,得到了大家的赞誉。一代名臣、兵部尚书王琼称赞:“老吏不能过之!”相国张洪阳在为查仲道撰写的《康敏公行状》中赞其:“才识精炼,言论侃侃。凡执事奏对,虽匆遽间,悉中程度。”

族谱上《重修康敏公忠节坊记》

正德十四年(1519)三月,武宗朱厚照意欲南巡,文武百官纷纷上疏谏阻。武宗对这107名谏阻的官员或罚跪或廷杖或贬谪,在被廷杖的官员中竟有14人或当场杖毙或因伤重而亡,最后武宗也取消了南巡计划。同年六月,宁王朱宸濠在江西南昌叛乱,几十天之后即被佥都御史、南赣巡抚王阳明平定。武宗对此密不宣告,八月,借口平叛,自封镇国公、大将军,开始南巡。

在这107人上疏谏阻的官员中,就有查仲道。看到上疏的官员不是被打就是被贬,他还是毅然决然地冒死呈递奏疏,在谏疏中说:“臣伏观陛下违弃京师根本重地,举南巡之典,声言讨贼,臣窃有杞忧焉!陛下去江西之贼易,去肘腋之贼难也!”“肘腋之贼”指的就是娱皇弄权惑乱朝政的太监刘瑾、江彬等人,他们比宁王还要阴险凶狠。武宗奏疏都没看完,就勃然大怒,猛地站起将奏疏狠狠地摔在地上,立即诏令廷杖八十。一番板子打下去,查仲道的屁股上皮开肉绽鲜血模糊,几乎气竭身亡。好在年轻气盛底子强壮,虽是奄奄一息命悬一线,但还是挺了过来,不致去和那14人为伴。据说,晚上有神人送药,立即断骨复联,竟是完好如初。刘邦斩蛇起义、赵构泥马渡江、达摩一苇以航……这些神迹故事往往发生或附会在改变乾坤影响世界的大人物身上,查仲道能“神人传药,骨断复联”,享受这一待遇,说明他的未来一定是一个了不起的存在。

过了很久,武宗反思对谏阻官员的处置是简单粗暴了一些,又复读这些奏疏,觉得这些臣子忠心耿耿有如长虹贯日,后来发生的一些事情验证了查仲道在奏疏中的预判,因而,认为查仲道是难得的人才,遂提拔其为兵部职方司员外郎,职级提升为从五品。

族谱上《重修康敏公忠节坊记》

正德十六年(1521)三月,武宗朱厚照无嗣崩殂,根据太祖朱元璋“兄终弟及”的遗训,袭封为兴王不久、在湖广安陆州(今钟祥市)就藩的朱厚熜被迎往北京入继大统,是为世宗,即嘉靖皇帝。嘉靖皇帝登基后,查仲道又被擢升为兵部车驾司正五品的郎中。查仲道反思自己多年的为官之道,认为自己除了忠于朝廷、政事娴熟、精于筹划、长于实干等等之外,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不阿权贵,直道自任”,于是,在后来的为政理事上,更加坚定这些信念,坚守这些原则和底线。这是,正逢朝廷奉迎嘉靖皇帝生母章圣太后从安陆州来北京,查仲道为此事上了一个条陈,对奉迎大事的方方面面做了非常慎重周密的考虑,对几千里之间的迎来送往提出了严密周详的建议,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这一条陈深得嘉靖皇帝的嘉许,查仲道这个人在嘉靖皇帝心中留下了非常良好深刻的印象。

后来,查仲道出守杭州。杭州和苏州一样是全国的丝织业中心,朝廷委派太监驻在杭州专门为皇宫采买丝织品,后来发展到监管杭州的丝织业生产。当时的织造太监叫吴勋,他仗着宫廷权势,肆意残暴地对待从事丝织业的机户、机工和老百姓,以致“肆暴于民,民不堪命”。查仲道和州同知马卿商量,两人一致对抗吴勋,坚决阻止吴勋残民虐人的做法,但收效甚微,吴勋依然蛮横无理我行我素。查仲道愤怒地说:“吾职在牧民,安能忍民困厄至是耶?!”立即邀上同知马卿一起向藩、臬两司长官汇报吴勋残民虐人情状,四人商量共同协力阻止抑制吴勋的狂妄作为。不想,查仲道竟被吴勋借端污罔构陷,酿成罪责,以致锁拿逮捕戴枷押送至京。刑部会同都察院一同审理,尽是污蔑不实之词,但顶不过吴勋的后台大太监在皇帝面前搬弄是非,还是将查仲道贬为福建盐运司同知。而查仲道清廉自守坚持气节、硬骨铮铮的名声反而传播得更加广远,名气更加显著。

嘉靖八年己丑(1529),查仲道被朝廷从福建盐运司同知任上,擢升为汀州知府。有段时间,汀州久雨不晴,山洪暴发,屋倒路断,受灾百姓饥肠辘辘衣食无着。查仲道和其他官员、府吏分头深入受灾严重地方进行安抚赈灾工作,按受灾人数分发粮食。连续三天持续赤脚在泥水里奔波,从没进入房屋或车轿中休息一下。由于多日在泥水里浸泡,连续三天没有休息,加上看到老百姓受灾的艰难困苦和可怜情状,以致忧心不已急火攻心,一下子就病倒了。病来如山倒。由于病情发展迅疾,中医药性缓慢,就是杏林妙手,也是回天乏术,最后查仲道病逝于汀州府衙,终年六十四岁。

查仲道墓碑

汀州的百姓惊闻查知府病逝的噩耗后,好像自己的亲人逝世一样地痛哭流泪,大家争相凑钱购买汀州府城郭外的山林,围绕山体进行植树,将山命名为“查公山”,又建设查公祠,在祠内塑造查仲道的塑像,春秋四季早晚晨昏进行祭祀。万历初年,神宗皇帝下达诏书核查各郡各县乡贤名实相符情况,言官认为查仲道“正直之气,百折不回,可以廉顽立懦”,于是皇帝命礼部开会商议,决定对查仲道加赠谥号,谥号为“康敏”,并亲笔御书“两朝忠节”予以旌表,并诏令汀州及所属各县建立牌坊“崇祀贤良(查仲道)”。曾任知府的杭州也将查仲道作为名宦入祀到名宦祠中,享受人们崇敬虔诚的香火。

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查仲道的儿子将其灵柩运回家乡宁州,安葬在武乡来苏村,按朝廷的敕谕,还在墓前建立了康敏公忠节坊。

宁州“双凤”之一的周季凤出生于天顺甲申年(1464),仅比查仲道大两岁,他们是同学、好友加姻亲。某一次,查仲道北上京城,时任巡抚的周季凤正在家乡宁州,特意赋诗《赠北村查公仲道北上诗》为查仲道送行:

江城风雪入行厨,却忆当年老故吾。

程珦白头方识茂,欧公青眼独怜苏。

乾坤似子真奇也,公道于人可昧乎。

此去一鞭宜远着,宫花朵朵照前驱。

大约两百多年后,族人查文溥路过武乡来苏村,知道家族先贤忠节之士查仲道就安葬在这里,特意虔诚地拜谒,并赋诗一首,抒发自己澎湃激动的心情。

拜康敏公墓(名仲道)

邑人查文溥 盛川

批鳞拜杖叱天阊,垂死犹留铁石肠。

一卷弹章惊辇毂,千秋尸祝盛汀杭。

恨遗直节抛青史,愁绝忠魂泣白杨。

幸有苏亭相洽比,数声笛鹤慰泉堂。

还有一事值得一记,几百年之后,查仲道的后裔中出了一个驰誉神州的古琴宗师査阜西。

2024年8月25日

周斌

【作者简介】

周斌,1962年6月出生,江西修水人。江西书院研究会会员、东华理工大学修水创新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顾问。作品散见有关平台及书籍。

【编后记】

查仲道的后裔査阜西是近代著名的古琴演奏家、理论家,是最重要的古琴琴谱的搜集者之一,也是修水引以为傲的文化名人。关于他的故事,您可阅读编者之前写的《九江文史 | 古琴大师査阜西的精彩人生》。

0 阅读:5

冯晓晖

简介:旅行、摄影、码字,多个职业,多种角色,多一种维度的生活。